爱去小说网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第350章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江山!为的是黎庶——!!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50章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江山!为的是黎庶——!!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萧衍之亡,乃天下之鉴——”

  “帝若忘本,心若虚妄,纵拥万里山河,终将化灰成空。”

  “大秦,不得重蹈其途!”

  殿外风卷宫灯,火光微颤,却不灭不摇,似在回应这份铁血之志。

  嬴政复又落座,翻开北击匈奴的军报。

  指尖停在“蒙恬已率三十万大军抵达九原郡”字句上,轻轻一顿。

  他知道,守国之道,不独在惩戒警诫,更在勤勉求实。

  江山稳固,需以政为本,以民为根。

  此乃帝王之“骨”,亦是长治久安之魂。

  ……

  汉高祖时期!

  长乐宫偏殿,春风携海棠香气盈满帷幕。

  案上摊着一幅渭水水渠修复图,墨迹犹新。

  刘邦执一枚青铜酒盏,盏中酒色微晃,映出他深沉的目光。

  那目光落在图纸上标注“渭水支流”“灌溉区域”的线条间,眉宇微蹙。

  萧何方才禀告:关中去年渠塞,万亩良田失灌。

  今年若不及早修葺,恐误秋收。

  刘邦用指节叩了叩“泾渭交汇”处,沉声道:

  “此处堤土须再筑数层。”

  “去年汛期正是这里决口,百姓受苦,此番不可重蹈覆辙。”

  “陛下放心。”萧何俯首道:

  “臣已调少府百名老工匠,明日即发泾渭沿岸,必保堤固渠畅。”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异光。

  暮色温润的天际被一缕鎏金之辉撕裂,那光直投宫墙,幻化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

  画中,残宫破瓦,蛛网垂挂——

  一老者披褪色袈裟蜷卧墙隅,面黄骨瘦,唇裂无声,面前陶碗空空。

  随之,一道低沉的旁白在殿内回荡:

  “南朝梁武帝萧衍,惑于佛法,荒于政务,致侯景作乱,身陷台城,终以绝食殒命,梁祚遂灭。”

  “啪——!”

  青铜酒盏坠地,酒液四溅,染湿了水渠图纸,“良田”“村落”字迹模糊一片。

  刘邦霍然起身,衣袂翻飞,粗布龙袍扫过案牍,眉目间满是怒火。

  “此萧衍!”

  他指天幕,声如雷霆:“竟将天子之尊,当作儿戏!”

  “他以天下为佛堂,以百姓为供养?可笑!可恨!”

  萧何亦面色凝重。

  典籍之中帝王失德多矣,然如萧衍般荒唐至极者,实罕见。

  刘邦来回踱步,龙靴踏得酒迹斑驳。他回想往昔征伐之苦,语声陡然高昂:

  “鸿门宴上,项羽那厮欲置我于死地!”

  “我咬牙赔笑,只为留命!”

  “彭城一败,兄弟丧尽,老父与妻被掳,他欲烹我父,我仍得强作镇定,说‘分我一杯羹’!为何?”

  “为江山,为黎庶!他萧衍倒好,国在手中,却自弃天下!”

  刘邦怒叱震殿,袖中风起,海棠花瓣随风飘落,落满案上残酒与图纸。

  “咱这一路忍辱负重,究竟图个什么?!”

  “不就是想打下这片江山,让弟兄们有个安稳的去处!”

  “让天下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火折磨、能种地吃饱饭吗?”

  “可那萧衍倒好,本有现成的江山,却不好好守着——”

  “整天钻进寺庙念经,把朝政抛在脑后,折腾得国库一干二净。”

  “如今被人囚禁,倒也罢了!”

  “可他不想着振作、平乱、联络旧部,反而赌气绝食——”

  “这是拿命赌气,拿梁朝的社稷赌气,拿百姓的生死赌气!”

  说到激动处,刘邦抬手一拍宫墙,青砖震得微颤,指节泛白。

  “他一死,倒是图个痛快;可梁朝的百姓呢?”

  “叛军入城,那些无辜的百姓找谁哭诉?

  “那些忠臣宗室,又得受多少连累?”

  “这哪是帝王所为?分明是昏君,是祸国殃民的蠢材!”

  萧何紧随其后,出殿躬身奏道:

  “陛下所言极是!”

  “萧衍之罪,在于‘忘本’——”

  “他忘了自己如何得这江山,也忘了帝王之责是护国安民,更忘了百姓才是根本。”

  “如今天幕显其荒唐,正是给我大汉敲响的警钟。”

  “臣请旨——命太学博士将此事编成通俗讲稿,详述其痴迷佛法、荒废政务、绝食身亡之事!”

  “更要写清梁朝百姓因此受的苦难!”

  “再下令各郡县学官,于市集与乡野间宣讲,使百姓皆知——”

  “明君当以社稷为重,而非沉溺虚妄、意气用事!”

  “也让那些心怀异志之人看看,昏君误国的下场有多惨!”

  刘邦频频点头,眸光扫过远处田野,农夫正弯腰劳作,语气又沉稳下来:

  “准奏!!”

  “此外,再传朕旨——”

  “令各郡太守加紧军备,挑选健壮子弟入郡兵,定期操练,以防盗匪、叛乱!”

  “并命开仓赈济,凡春荒饥民,先救后问,绝不许有饿死的大汉子民!”

  他顿了顿,又叮嘱道:

  “关中水利修缮一事,你得亲自督办,防止工匠偷工减料、官吏克扣粮草。”

  “大汉初立,根基未稳,若再生懈怠,岂不重蹈梁朝覆辙?”

  “昏君误国,岂容再现!”

  “臣遵旨!”

  萧何郑重领命,语气铿锵:

  “臣即刻召集太学博士与各郡太守,确保三日内传遍各地——”

  “让天下人知帝王之戒,不容虚妄之风再起,不让百姓重受昏君之祸!”

  此时,天幕光影缓缓消散,鎏金之色渐褪,暮春的晚霞笼罩庭院,海棠花香浓郁弥漫。

  刘邦望着长安城外升起的缕缕炊烟,那是百姓炊火的气息,是天下安宁的象征。

  他轻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温厚:

  “咱打了这许多年仗,为的就是天下太平,让百姓能安居。

  萧衍的荒唐,咱得记一辈子,子孙也得记——

  大汉的帝王,永不能忘本,永远要以百姓为心,以江山安稳为先。”

  萧何再拜答道:

  “陛下圣言,臣必录之,附于汉律注解,使后世子孙代代铭记,不敢忘怀。”

  刘邦点头,转身入殿,拾起案上被酒浸湿的水渠图纸,小心拭干。

  图上“灌溉区域”几字虽被酒渍晕开,却依旧清晰,那是大汉的根,是百姓的命。

  他心中默念:梁武帝的愚行,绝不能在大汉重演;这片江山,必须稳稳守住,让百姓代代安生。

  偏殿的青铜灯盏次第点亮,光影映着刘邦专注的面庞,也照亮他手中那卷承载民生与希望的图纸。

  窗外春风轻拂,夹着海棠香与大汉新兴的勃勃生机。
  http://www.zwhl.cc/zw13794/3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