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为梦想而窒息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外界的风暴,没有影响到陆沉渊的脚步。

  在渊龙科技公告发出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京州。

  他的第一站,是北方的哈州。

  哈州工业大学。

  夏国航天工程师的摇篮。

  陆沉渊只是简单和校领导通了气,并没有进一步见面安排。

  高层的沟通之前已经全部完成,现在需要陆沉渊自己,三顾茅庐了。

  冬日的哈州,寒风刺骨。

  陆沉渊穿着一件深色大衣,独自站在材料学院一栋老旧的实验楼下。

  他像一个最普通的访客,安静地等待着。

  从下午两点,一直等到近三点。

  一个身影,才从实验楼里,慢慢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背微微有些驼。

  但是,他的脚步却极为稳健。

  周明远教授。

  夏国最顶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专家。

  也是,最孤独的专家。

  他的理论太过超前,研究方向太过烧钱。

  以至于二十年来,始终得不到大规模应用。

  他的项目经费少得可怜。

  陆沉渊迎了上去。

  他没有递名片,也没有客套的寒暄。

  他只是将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文件,递到老人的面前。

  “周教授,您好。我叫陆沉渊。”

  周明远微微一愣,之前校方领导其实已经和他通过气。

  校长的形容是,有一个强大的资方,手眼通天,资本雄厚,想要找他合作。

  只是,这些年,以“产学研”的名义找他的资方太多了。

  但是,真正能支撑他研究的,一个也没有。

  甚至,更多的,都是带着某些目的而来。

  他对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研究成果落地,其实几乎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了。

  不过片刻之后,周明远还是接过了文件。

  他抽了出来,发现不是什么合作意向书,而是几页技术报告。

  “您五年前发表的那篇,关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火箭发动机喷管中应用前景的论文,我的团队,根据您的理论,做了三组补充实验。”

  陆沉渊说道,

  “这是,实验数据和一些不成熟的优化建议。”

  周明远愣住了。

  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低头看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手就开始微微颤抖。

  纸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公式,都精准地击中了他多年研究中的痛点。

  那些他曾经设想过,却没有条件去验证的路径,被清晰地推演了出来。

  这不是一个外行人的恭维。

  这是一个,真正懂他的人,跨越了五年时光的回响。

  “你……你们……”周教授的声音有些沙哑。

  “周教授,我希望,能由您来牵头,组建一个新的材料实验室。”陆沉渊诚恳地说。

  “预算,没有上限。”

  “目标,只有一个。”

  “造出,能承受四千度高温,全世界最顶尖的发动机喷管。”

  寒风吹过,吹起了老人花白的头发,却也吹起来了老人沉寂多年的雄心。

  ……

  陆沉渊的下一站,是航天工程大学的一间实验室。

  实验室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对着一具火箭残骸的模型,紧锁眉头。

  李默博士,年轻一代里,最有才华的结构工程师之一。

  却因为一次设计上的失误,导致项目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陆沉渊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走到了他的身边。

  他蹲下来,指着模型上一级箭体分离的机构。

  “这里的液压管路布局,太过密集,在高过载环境下,容易产生共振。”

  李默猛地抬头,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

  “如果借鉴深海探测器的抗压设计,用分布式冗余管路,是不是能解决这个问题?”

  陆沉渊继续说。

  李默的眼睛,瞬间亮了。

  那正是他失败的那个项目里,最关键的症结所在。

  他研究了几个月,百思不得其解。

  却被这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你是谁?”

  陆沉渊没有回答。

  他只是掏出自己的平板电脑,打开一份文件。

  上面是远征科技预留的研发资金流向图。

  一个长得,让他眼晕的数字。

  “我缺一个,敢于从失败里,爬起来的结构总师。”陆沉渊说。

  ……

  在一个布满灰尘的老厂房里。

  陆沉渊见到了退休多年的工程师,赵建国。

  赵建国正抚摸着一个,锈迹斑斑的燃料贮箱。

  “这可是当年‘巡天一号’的配套产品。”老人满眼都是回忆。

  陆沉渊戴上手套,仔细观察着贮箱的焊缝。

  “赵工,这种螺旋焊接工艺,现在已经没人用了。”

  “但它在应力分布上的巧思,比现在的很多技术,都强。”

  “我需要一个技术顾问,把这些老物件里的智慧,重新找出来。”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重新泛起了光。

  ……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陆沉渊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夏国。

  从沈州的飞机制造厂,到江城的遥感技术研究所。

  从金陵的天文台,到西疆的发射基地。

  他像一个最虔诚的播种者,走在一条不为外人所知的路上。

  他拜访了,一位又一位被遗忘、被边缘化,或者被低估的天才。

  他带去的,不只是钱。

  更是尊重,是理解,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肆意挥洒才华的舞台。

  一张关于夏国未来星辰大海的版图,正在他的手中悄然拼接。

  “远征”的队伍,终于开始充实。

  在招揽顶尖人才的同时。

  陆沉渊的另一项布局,也在悄然进行。

  京州。

  渊龙科技专科学校。

  校长办公室里,任茜将一份刚刚审批通过的文件,放在了蔡校长桌上。

  “航天工程技术”、“空间信息应用”、“航空复合材料”……

  随后,几个崭新的专业,出现在了招生简章上。

  …………

  “老陆,资质批下来了。”任茜在电话里说。

  “师资呢?”电话那头,传来陆沉渊平静的声音。

  “按你的指示,已经联系了几个航天院所的退休教授。周明远教授和赵建国老先生,也都答应了,会定期过来,开讲座。”

  “很好。”陆沉渊说。

  “天才,需要被发现。”

  “但更多的天才,需要被培养。”

  “远征,不能只靠我们去外面挖人。它需要自己,有造血的能力。”

  “我明白了。”任茜说,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建一座高塔。更是要,培育一片能长出参天大树的土壤。”

  一个月的奔波后,陆沉渊回到了京州。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远征科技的临时总部。

  林远早已等在那里。

  他的办公室,依旧简陋。

  但墙上,已经挂满了一张张复杂的项目排期表。

  “老陆,你交代的人,基本都到位了。”

  林远递过来一份名单。

  “周教授的实验室,设备已经开始进场。”

  “李默博士,带了三个他最得力的学生过来,正在搭建模拟平台。”

  “夏航那边,也派了第一批交流的青年工程师过来。”

  “我们的班底,搭起来了。”

  林远的脸上,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陆沉渊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

  这些名字背后,是夏国航天领域,几代人的心血和积累。

  “辛苦了。”陆沉渊说。

  “接下来,给他们最好的资源,最大的权限。”

  “不要用KPI去考核他们,不要干涉他们的技术路线。”

  “给他们失败的空间,给他们犯错的权利。”

  他看着林远,交代了最后一句话。

  “相信他们。”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他只负责,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火种聚集在一起。

  而点燃他们的,将是他们共同的,关于星辰大海的梦想。

  回到云顶壹号时,夜已经深了。

  墨清漓还没有睡,在等他。

  她没有问他这一个月的行程,只是为他,倒了一杯温水。

  “回来了。”

  “嗯,回来了。”

  陆沉渊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

  “清漓。”

  “嗯?”

  “我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些人,很幸运。”

  “国家,用几十年的时间,为我们打下了地基,培养了最优秀的人。”

  “而我要做的,只是把他们,重新找到。”

  “然后,为他们建一座,能通往星空的高塔。”

  他的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

  墨清漓从身后,轻轻抱住他。

  “嗯。”

  她把脸,贴在他的背上。

  “欢迎回家,我的……播种人。”
  http://www.zwhl.cc/zw15071/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