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第193章 没有心烦事的刘清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93章 没有心烦事的刘清儒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台下有个年轻工人忍不住嘟囔:“主任,不是不乐意,就是家里老人孩子没人照顾……”

  李怀德听见了,把手里的演讲稿拍得啪啪响,皱着眉说:“嘿!你丫这话听着就不占理!

  家里有困难不会找街道?不会找厂里工会?组织上还能不管你们的家?

  平时跟车间里耍小聪明挺能耐,到了关键时刻就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像话吗?”

  那工人被说得脸通红,头低得快埋到胸口,不敢再吭声,手紧紧攥着衣角。

  旁边的干事赶紧递了杯热水过去,李怀德喝了一口,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当然,

  组织上也不会让同志们白吃苦。去了分厂之后,每月给你们多加五块钱补助,

  粮食定量往上提十斤,厂里还给每人准备了两床新棉被、十斤干粮,路上吃!”

  他指了指台下堆着的行李,“一会儿让后勤的人给大伙儿分了,都麻利儿着点,

  别磨磨蹭蹭的,跟没嘴儿葫芦似的!”

  台下有人小声议论:“五块钱也不够干啥的啊……”

  李怀德耳朵尖,又瞪起眼:“嫌少?知足吧你们!现在这年月,

  能有补助就不错了,别不知好歹!告儿你们,到了分厂好好干活,服从领导安排,

  要是敢耍滑头、拖后腿,到时候厂里饶不了你们!”

  挤在人群里的何雨柱,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马华,小声说:“这李怀德,还是老样子,

  没有一点厂长的样儿,就知道跟咱普通工人横。”

  马华撇撇嘴,压低声音:“可不是嘛!也就对着咱们普通工人横,见了上头领导,

  那屁颠屁颠的样儿,谁没见过?他大爷的,真让人瞧不上!”

  两人正嘀咕着,就听见李怀德又喊:“都别在底下交头接耳!听我把话说完!

  到了分厂,每月必须给厂里写一封思想汇报,说说工作情况,说说思想进步!

  要是三个月不写信,厂里就按旷工处理!”

  说完,他挥了挥手:“行了!时间差不多了,

  各车间主任把人带好,赶紧上车!别耽误了行程!”

  接着,他走下台,跟几个分厂来接人的干部握了握手,脸上堆着笑,又嘱咐:

  “这些都是咱厂的好苗子,到了那边多费心,好好带带他们!

  有啥情况及时跟咱厂里通个气儿!”

  工人们开始扛着行李往卡车那边走,脚步沉甸甸的,有的还回头望了望,眼里满是不舍。

  等最后一个工人上了车,李怀德挥了挥手:“开车!”

  卡车 “轰隆隆” 地启动了,卷起一阵尘土,渐渐远去。

  李怀德看着卡车走远,扭头跟身边的干事说:“一会儿把欢送仪式的照片洗出来,

  送到局里去,让领导也看看咱轧钢厂的工作态度!麻利儿去办,别耽误了!”

  干事赶紧点头,陪着笑:“得嘞您呐!主任,我这就去办,保证误不了事儿!”

  说完,撒丫子就跑,生怕慢了一步挨骂。

  轧钢厂和外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压根儿没搅和着刘清儒的心情。

  自打 1969 年开春,何雨水生下个大胖小子,

  刘清儒的日子就跟泡在蜜罐里似的,舒心得没边儿。

  眼瞅着到了 1970 年开春,孩子满一岁出头,能扶着炕沿慢慢挪步了,

  还会含糊地喊 “大爷”“妈妈”“奶奶”。

  这孩子的名字是刘清儒给起的,叫刘安盛 —— 他特意挑了 “盛世中华” 这组字,

  想着往后刘继祖、刘继业的孩子也接着用。

  可这份舒心劲儿里,藏着个不能对外说的底细:

  孩子明面上得叫他 “大伯”,背地里却是他的亲孙子。

  刘清儒家人口多,天天热闹得跟集市似的,

  抢着抱孩子、陪孩子玩的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刚满四十的刘清儒,头发黑亮得能照见人影,脸上的褶子都没几道,

  看着就比同龄人精神不少。

  每天下班跨进院门,他鞋都来不及换,撒丫子就往屋里冲,

  从秦淮茹手里把孩子抢过来,蹲在地上伸着胳膊,逗着刚学会挪步的刘安盛:

  “安盛,来,往我这儿走!麻利儿着!”

  小安盛穿着奶奶给做的虎头鞋,鞋底纳得厚实,鞋面绣的老虎眼睛亮闪闪的,

  他晃悠着小身子扑过来,刘清儒赶紧把孩子搂在怀里,糙手轻轻捏了捏孩子的脸蛋,

  亲了口软乎乎的腮帮子,心里甜得没法说,嘴上不停念叨:“嚯!瞧瞧咱刘家这小子,

  多精神!一岁多就会走了,长大准是个有出息的!”

  许是孩子小,招人疼,秦淮茹待这孩子比亲儿子还上心。

  她手巧,针脚细得跟绣娘似的,总给小安盛做合身的小衣裳,领口袖口都缝得整整齐齐,

  还绣着小老虎、小兔子图案,穿上跟年画里的娃娃似的。

  当然,疼孩子的不止秦淮茹一个,全家老小,就没有不把小安盛当宝贝疙瘩的。

  秦京茹每次休班回家来,进院先不找别的,颠儿颠儿就往孩子屋里钻,

  一进门就笑着喊:“安盛,姨姨来啦!快让姨姨瞧瞧,又长个儿没?”

  说着蹲在地上,从布兜里掏出块米糕,掰成小块喂孩子,

  看着孩子吃得满脸都是米糕渣子,她笑得眼睛都眯成条缝: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小心噎着!”

  孩子的亲奶奶陶小蝶,那更是疼孙子疼得没边儿。

  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没离过她的手。

  每天天刚亮,她衣裳都没穿利索,就往后院跑,一边拍门一边喊:

  “继祖,快开门!我来接我大孙子了!再不开门,我可推门进去了啊!”

  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围着小安盛转。

  刘敬国跟刘继祖在一个厂上班,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跟几个弟弟抢孩子抱,

  你拉胳膊我拽腿的,把屋里搞得跟菜市场似的,吵吵嚷嚷的,可谁也不真生气。

  最让人省心的要数十七岁的刘春燕。

  去年下半年,为了躲开知青下乡,刘清儒托了不少关系,跑前跑后的,

  总算给她在南锣鼓巷的邮局找了个分拣员的工作。

  这活儿体面,还能挣工资补贴家用,每月还能给家里多带点口粮回来。

  每天早上出门,刘春燕都得跟小安盛挥挥手:

  “安盛,姐姐上班去了,晚上给你带糖吃啊!”

  傍晚回来,一进门准先问:“咱家安盛呢?今儿听话没?”

  要是见着孩子在哭,她立马就把孩子抱起来哄:“哎哟,咱安盛不哭啊,姐姐在呢,

  谁欺负你了?告儿姐姐,姐姐替你收拾他!”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刘清儒看着家里热热闹闹的,

  抱着软乎乎的孙子,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

  甭提多顺心了,用他的话说:“这日子啊,过得真舒坦,啥烦心事没有!”
  http://www.zwhl.cc/zw21045/5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