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第344章 有一桩大事要宣告于天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44章 有一桩大事要宣告于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雄英,此物价值几何?”

  朱标回过神,紧握望远镜,对格物一道的认知已截然不同。

  “并不昂贵。”

  朱雄英环顾四周,语气平静。

  “这只是光学应用之一。”

  “早前大明典籍已有记载,玻璃炼制之法本就存在,透明之质可自行制成。”

  “玻璃,形似水晶。”

  “这些年来,西洋之人借此蒙骗,骗取大明百姓无数钱财。”

  “而此物成本——”

  “比瓷器更低。”

  语毕,四下寂静。

  人群一片哗然,脸上写满了惊愕与疑惑。

  忽然有声音响起:“莫非是西洋人所说的那价值千金的水晶?”

  朱雄英缓缓开口:“方才点燃火苗的镜片,名为凸透镜,中心厚而边缘薄。”

  “另有一种,中心薄、两边厚,名为凹透镜。”

  “这两种镜片,皆为光学中最基础的应用。”

  他稍作停顿,语气转沉。

  “物理之学,探究天地万物运行之理。”

  “化学之学,则窥探肉眼难见的微细构造。”

  “以这些镜片组合而成的器具,能看见凡眼无法察觉的细微生命。”

  “此器,正是通向格物三大学问之一——生物之学的大门钥匙。”

  “它名叫显微镜。”

  朱雄英目光扫过众人脸庞。

  他已看出,那些眼神中的迷茫正逐渐被好奇取代。

  望远镜也好,显微镜也罢。

  当镜片技艺发展到某一程度,这类发现便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

  这两样器具,将带领大明百姓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与头顶这片天空。

  唯有亲眼所见,方能打破旧念。

  眼界开阔了,心也随之宽广。

  当然。

  今日现身于此,并非只为讲授光学之理。

  真正目的,是要迈出桃园空间的界限。

  他要在此刻,为这片土地种下未来的种子。

  让所有人记住:这不只是奇技淫巧,而是通往新知的起点。

  如此,今日格物院之立,才有真义。

  想到此处,朱雄英环视四周,不再多看朱允炆、孔讷等人一眼。

  自齐泰失语、连孔圣遗问都被解答之后,他们已无立足之地。

  舞台之上,只剩一人执言。

  “光学,不过是物理学中的一支。”

  “另有力学、磁学、电学等诸多分支。”

  “诸位可曾想过,先前所提之问——”

  “为何抛向空中的东西总会落下?鸟儿能飞,人却不能腾空?”

  众人面面相觑。

  这些事,过去从不觉得有何特别。

  可如今,在光学的启发之下,竟觉其中藏着巨大玄机。

  原来寻常现象背后,竟有规律可循。

  “答案在于力学。”朱雄英指向地面。

  “世人常说天圆地方,但实则我们所居之地,并非平面,而是一个球体。”

  “球体?”

  这个词令众人茫然不解。

  “只要细心观察,便可知晓——太阳东升西落,并非因金乌驾车。”

  “而是外界有一巨大火球,持续燃烧,照亮半个世界。”

  “我们的世界,始终在转动,从未停歇。”

  朱雄英话音落下,周围百姓面面相觑,神色茫然。

  他们听不懂这些话语背后的含义。

  见状,他微微一笑,“若你们怀疑我所说镜片叠加之事……”

  “那就亲自去看一看天外之景。”

  “从今往后,有兴趣者,可前往格物院登记姓名。”

  “格物院的第一桩使命,便是让大明子民,重新理解头顶的这片苍穹。”

  话语稍顿。

  有人忍不住发问:

  “天外是火球?那……天上又是什么?”

  “天上究竟有什么?”

  “不是说有神仙居住吗?”

  此时的大明,仍深信仙神鬼怪之说。

  但朱雄英并未否定。

  只是缓缓道来:

  “这正是格物学将要解答的下一个问题。”

  “若有兴趣,不妨亲自登高一探。”

  “登到高空?”众人惊愕。

  “正是。”朱雄英点头,“格物学,是为解答万物运行之理而生。”

  “比如,鸟儿为何能翱翔天际?”

  “而人只能踏足地面?”

  “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一切,皆与‘力’相关。”

  “你们身上有力,万物之间亦有力。我们无法飞行,是因为大地有一股牵引之力将人拉住。”

  “鸟儿之所以能飞,因其双翼产生一种反向之力,抗衡了自身的重量。”

  他语气沉稳,条理清晰。

  “格物学能揭示这种抗衡重力的方式。”

  “也能让我们仿照此法,摆脱束缚,凌驾云层之上。”

  “飞起来?”人群已陷入呆滞。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碎了他们心中固有的认知。

  “没错,就是飞翔。”

  “不仅如此。”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月相盈亏,皆非天意。”

  “还有火焰何以燃烧,呼吸为何维持生命,铁器为何生锈……”

  “每一件,都有其缘由。”

  “我可以直言——”

  “这些都与一种名为‘氧气’的东西息息相关。”

  “你们所有的疑惑,只要深入探究,终会找到答案。”

  说到这里,朱雄英自觉已言尽其意。

  格物院的意义,并非由他一人宣讲教条。

  而是引导人们自己去发现、去验证、去领悟。

  毕竟。古人的观念受限于眼界,对自然缺乏系统理解,又常将未知归于神明意志。

  于是风雨雷电,皆成仙迹。

  但真相,藏在观察与实验之中。

  华夏天地自古便蕴含无穷的创造力。

  事实如此。

  连传说中的神明,也是由人心所塑。

  后人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踩在无数先辈堆砌的高岭之上前行。

  若只谈“智慧”二字,今日之人未必胜过往昔之民。

  试看——

  两千年前一部《道德经》,纵使后世亿万众生穷尽心力,也难再着其一章。

  而眼下,朱雄英所言,并非只为引动众人兴趣。

  他今日现身,另有一桩大事要宣告于天下。

  为自己的归来铺路!

  念及此处,朱雄英的面容少有地沉静下来。

  “如今,整个大明京师上下,想必皆已知晓……”

  “因某些缘故,吾长久未能露面于朝野之间。”
  http://www.zwhl.cc/zw36485/6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