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各方反应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乾清宫西暖阁的议事结束后,大学士马齐回到府中,依旧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他并未立刻去往书房,而是径直去了正院寻他的夫人。

  马齐夫人见他今日回来得早,眉宇间却带着一种罕见的、混合着震惊与沉思的神色,不由放下手中的茶盏,关切地问道:“老爷今日这是怎么了?可是朝中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难题?”

  马齐挥退了左右侍立的丫鬟,在夫人对面的炕上坐下,自己斟了一盏温茶,一饮而尽,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非是难题,而是……今日在乾清宫,见识了一场真正的‘天家麟儿’之姿!”

  他遂将今日十五阿哥胤祚在御前关于漕运弊政的那一番言论,原原本本、绘声绘色地转述给了夫人听。末了,他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赞叹:“夫人你是没亲眼见到!一个六岁的孩童,端坐在那巨大的疆域图旁,面对我等这些浸淫朝政数十年的老臣,侃侃而谈!思路之清晰,见解之深刻,直指积弊核心!连李光地那老家伙,都忍不住当场行礼拜服,直言‘老成谋国’!皇上那眼神……那是藏不住的骄傲与激动啊!”

  马齐夫人听得也是目瞪口呆,她虽出身大家,见识不凡,却也难以想象一个六岁孩子能有如此表现。她喃喃道:“这……这十五阿哥,当真如此了得?莫不是天生宿慧?”

  “岂止是了得!”马齐斩钉截铁,“此子他日之成就,恐不可限量!皇上让他如此早接触核心政务,其心意,已是昭然若揭!”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庆幸与感慨:“夫人啊,如今想来,当初我们将萱儿许配给容安,这步棋,实在是走得再对不过了!”

  他提及了自己的女婿,赫舍里·容安,舒云皇后的亲弟弟。马齐夫人立刻领会了丈夫的深意,接口道:“老爷说的是。皇后娘娘圣眷正浓,如今又添了十五阿哥这样一位聪慧绝伦的皇子,赫舍里家的荣耀,只怕还在后头呢。咱们萱儿嫁过去,与容安夫妻恩爱,又为赫舍里家开枝散叶(指已生一子安泰),这门姻亲,确实是牢不可破。”

  马齐点头,目光深远:“没错。皇后之位稳固,十五阿哥显露峥嵘,赫舍里家又有容安在军中、容平在翰林,皆是青年才俊,家族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我等与赫舍里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你平日也多与赫舍里府上走动,尤其是萱儿那里,多关心些。皇后娘娘在宫中,有些事不便直接照拂母家,我们作为亲家,理应多尽些心。”

  “老爷放心,妾身省得。” 马齐夫人郑重应下,心中也已将此事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

  与此同时,赫舍里府内。

  容安刚从巡捕营回来,换下官服,便见妻子马佳·萱儿抱着咿呀学语的幼子安泰,笑盈盈地迎了上来。她如今已是赫舍里府的当家奶奶,气度越发温婉从容。

  “今日回来得倒早。” 萱儿将安泰递给乳母,亲自上前替容安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领,柔声道,“方才宫里递了消息出来,娘娘(指舒云)一切都好,明珠公主(舒云刚满一岁的女儿)有些贪玩,扯坏了皇上刚赏的苏绣屏风一角,皇上非但不恼,反而抱着公主直笑,说‘朕的明珠,眼光刁,力气也大’。”

  容安闻言,刚毅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皇上待娘娘和公主,是真心疼爱。” 他顿了顿,想起今日在营中听到的一些风声,以及岳父马齐下朝后派人传来的只言片语,对萱儿道:“今日朝中,似乎发生了一件大事,与祚阿哥有关。”

  萱儿神色一凛,挥手让屋内侍候的人都退下,低声问:“祚阿哥怎么了?” 她对那位年幼的外甥极为关心,不仅因血脉亲情,更因深知他在帝后心中的分量,以及他对赫舍里家族未来的重要性。

  容安将听到的关于胤祚在乾清宫议政时惊人表现的消息,简略说了一遍,末了感叹道:“虽未亲见,但听闻当时几位阁老都震惊不已。咱们这位外甥,怕是真龙转世,天生就是做……的料。” 最后几个字,他声音极低,但萱儿已然明白。

  萱儿听得心潮起伏,她握住容安的手,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祚阿哥如此出色,是娘娘的福气,也是我们赫舍里家的福气。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娘娘在宫中,虽有皇上护着,但暗地里的眼睛,只怕更多了。”

  容安反手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坚定:“放心。有皇上在,无人能伤娘娘和祚阿哥分毫。况且,我赫舍里家如今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我在军中,容平在翰林,皆会谨言慎行,努力上进,绝不给娘娘和祚阿哥拖后腿,更要成为他们的倚仗!”

  他想起姐姐舒云从前在隆府受的苦,想到她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心中保护欲更盛。赫舍里家族的荣辱,早已与宫中那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以及那位天赋异禀的小皇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萱儿依偎在丈夫身侧,轻声道:“嗯。我们只管守好这个家,让娘娘在宫中无后顾之忧。明日我便递牌子进宫,去看看娘娘和公主,祚阿哥。”。

  紫禁城西路的慈宁宫,永远笼罩着一股历经三朝、看尽风云的沉静与庄重。午后暖阳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安神定气的檀香气息。

  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斜倚在暖炕的引枕上,身上盖着柔软的锦被,虽已年迈,眼神却依旧清明睿智,带着洞悉世事的通透。苏麻喇姑轻手轻脚地在一旁伺候着茶水。

  这时,心腹太监躬身进来,低声将今日乾清宫西暖阁内,十五阿哥胤祚一番惊人言论,以及皇帝与众臣反应的详情,细细禀报了一番。

  殿内静默了片刻。

  太皇太后原本微阖的眼眸缓缓睁开,那双看尽了太宗、世祖,又辅佐当今皇上直至亲政的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如同冰雪消融后涌出的暖泉,层层漾开的是难以掩饰的欣慰与喜悦。

  她嘴角慢慢扬起一个舒缓的弧度,轻轻叹道:“好……好一个祚哥儿!”

  苏麻喇姑在一旁也听得心惊,见太皇太后如此开怀,忙笑着凑趣:“奴婢听着,也觉得不可思议。六岁的娃娃,竟能把漕运那么大的事儿,说得头头是道,连李中堂、马中堂那样的人物都心服口服。这可真是……天佑大清,降此麟儿啊!”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更深远的地方。她语气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感慨:“玄烨(康熙)小时候,也是这般早慧,懂事得让人心疼。可他那时……肩上担子太重,身边危机四伏,难得有祚儿这般,能在父母羽翼下,从容展露天资的福气。”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更深沉的满意:“舒云那孩子,是个有福的,也是个会教养的。她自身品性端凝,坚韧聪慧,生下的孩子也这般出众。玄烨能得她为后,是玄烨的福气,也是我爱新觉罗家的福气。”

  她想起当初玄烨执意要迎娶已是和离之身的舒云入宫,甚至力排众议立为皇后,前朝后宫并非没有微词。

  如今看来,玄烨的眼光,确实毒辣。赫舍里·舒云不仅稳住了后宫,更诞育了如此出色的子嗣,其家族弟侄也皆是可用之才,这门姻亲,结得值!

  “皇帝如今,想必是高兴坏了吧?”太皇太后含笑问道。

  太监忙回话:“回太皇太后,正是呢!听闻皇上当时虽面上沉稳,但眼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事后还单独留十五阿哥说了好一会儿话,搂着阿哥很是激动。梁公公说,皇上吩咐了,要将十五阿哥今日所言详细记录,存档备查,并着李中堂他们按此思路去办理漕运事宜呢!”

  “嗯。”太皇太后满意地点头,“就该如此。孩子有见识,就要鼓励,更要让他知道,一言一行关乎国计民生,需得慎重。玄烨这样做,很好。”

  她沉吟片刻,对苏麻喇姑吩咐道:“去,把我库里那套前朝留下的、上好的松烟墨和澄心堂纸找出来,还有那方小小的、刻着‘格物致知’的田黄石印章,赏给祚哥儿。告诉他,曾祖母听了他的见解,很是欣慰,望他戒骄戒躁,继续用心读书明理。”

  这赏赐看似寻常,却寓意深远。笔墨纸砚是勉励学业,“格物致知”四字更是对胤祚思路的肯定与期许,远比赏赐金银珠宝更显用心。

  “嗻。”苏麻喇姑领命,立刻去操办。

  太皇太后又想了想,补充道:“再去坤宁宫传个话,告诉皇后,她把祚儿教养得很好,哀家心里高兴,让她得空带着祚儿和明珠一起来慈宁宫坐坐,哀家也想看看曾孙辈们。”

  这道口谕,无疑是对舒云作为母亲和皇后地位的又一次有力肯定。消息传到坤宁宫时,舒云正接着弟弟容安夫人马佳·萱儿递进来的请安牌子,闻听太皇太后如此赞赏,心中亦是暖流涌动,与有荣焉。

  她知道,儿子今日的表现,不仅巩固了玄烨的偏爱,更赢得了宫中这位定海神针般的长辈的认可。
  http://www.zwhl.cc/zw36549/2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