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柳暗花明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望都养殖场面试的失败,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吴普同的心头,久久未能散去。那种理论脱离实际、面对具体问题束手无策的无力感,以及被直指“欠缺实践经验”的尴尬,让他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选择都产生了深切的怀疑。他变得更加沉默,在车间里干活时,常常是闷着头,除了必要的交流,很少再主动说话。就连赵师傅都看出了他的不对劲,偶尔会关切地问一句:“小吴,最近咋了?没啥事吧?”

  吴普同总是摇摇头,勉强笑笑:“没事,赵师傅,可能就是有点累。”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溺在这种情绪里。马雪艳说得对,失败是积累经验,知道不足在哪里,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可是,“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他依旧迷茫。再去人才市场,看到那些招聘信息,他总会下意识地先审视自己是否“够格”,是否会再次因为“经验不足”而被拒之门外。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似乎被现实磨掉了不少。

  又是一个休息日。窗外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吴普同躺在宿舍的床上,看着上铺的床板,心里空落落的,无所适从。回去睡觉?睡不着。去找王小军?他今天好像要加班。一个人在市里闲逛?更觉得没意思。

  犹豫再三,他还是爬了起来。与其在宿舍里胡思乱想,被消极情绪吞噬,不如再去开发区人才市场转转。哪怕只是去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了解一下市场的需求,也比躺着强。他这样说服自己。

  没有像上次去望都那样精心打扮,他只是换了一身干净的常服,把几份简历塞进那个半旧的公文包里,心情沉重地出了门。

  开发区人才市场依旧是人头攒动,喧嚣鼎沸。各种招聘展位鳞次栉比,求职者们穿梭其中,脸上带着相似的渴望、焦虑与谨慎。吴普同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在过道里走着,目光扫过一个个展位前的招聘信息。电子厂、机械公司、化工厂、商贸公司……大部分岗位依然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他走到大厅中段靠近角落的位置,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里有几个展位看起来与周围的电子、机械类公司不太一样,显得更“传统”一些。其中一个展位,蓝色的背景板上印着“保定市绿源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字样和一个简单的绿叶Logo,下面一行稍小的字写着“专注于反刍动物营养与健康”。展位前的桌子上放着几袋包装朴素的饲料样品,招聘岗位列表上,第一个赫然写着:“饲料研发专员(奶牛方向)”。

  “饲料研发……奶牛方向……”吴普同在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些。这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关键词!饲料,他熟悉,在红星厂干的就是这个。奶牛,属于反刍动物,虽然他大学主修畜牧养殖是泛泛而学,但对奶牛这块并不陌生,相关课程都学过,而且相比望都那个养猪场,奶牛的营养与饲料研究,似乎更贴近他在饲料厂的经验和大学的理论知识。

  他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仔细看了看招聘要求:“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对饲料原料及配方有基本了解;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饲料厂或牧场工作经验者优先。”

  每一条,他似乎都能对上!专业对口,了解饲料(甚至不止是了解,是有一年多的生产工艺经验),学习能力他自认不差,团队协作更没问题。唯一可能弱一点的是“牧场工作经验”,但他有“饲料厂工作经验”作为弥补,而且是“优先”并非“必须”。

  希望的火苗,小心翼翼地再次点燃。但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没有立刻冒失地上前。他站在不远处,观察了一下这个展位。负责招聘的是两位男士,一位年纪稍长,约莫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穿着灰色的夹克,看起来沉稳干练,正低头看着一份材料;另一位年轻些,像是助手,负责分发公司的宣传页和解答一些基础问题。展位前围着三两个人在咨询,年长的那位偶尔会抬头插几句话,言简意赅。

  吴普同等待那几个人离开的间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心情,迈步走了过去。他先对那位年轻的助手点了点头,然后目光转向那位年长的招聘者,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不失礼貌:

  “您好,打扰一下。我想了解一下饲料研发专员这个岗位。”

  年长的招聘者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目光透过镜片落在吴普同身上,带着审视,但并不让人感到压迫。“你好,请坐。”他指了指桌前的椅子,态度平和。

  吴普同道谢后坐下,双手将自己的简历递了过去:“这是我的简历。”

  招聘经理接过简历,低头看了起来。吴普同紧张地注视着对方的表情,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他看到对方的视线在“教育背景”——“保定农业大学”、“畜牧养殖”上停留,然后迅速下移到“工作经历”——“红星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员”……他的手指在这两行字上轻轻点了点。

  “红星饲料厂?”招聘经理抬起头,看向吴普同,眼神里多了几分兴趣,“你在红星厂做生产工艺员?做了多久了?”

  “一年零九个月。”吴普同准确地回答,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对方似乎对红星厂的经历很看重。

  “主要负责哪个环节?”

  “我在生产二科,主要负责饲料的制粒、冷却、包装段的工艺监控和设备日常维护,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和产品质量稳定。”吴普同流利地回答,这是他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工作内容。

  “嗯。”招聘经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继续在简历上滑动,“你对饲料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原料接收到成品出厂,熟悉吗?”

  “比较熟悉。”吴普同谨慎地选择用词,“我们虽然分科室,但经常需要跨工序协作,而且厂里也组织过全线工艺培训。对于主要的原料特性、粉碎、混合、制粒、包装这些关键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控制点,我都清楚。”他没有夸大,但也力求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知识面。

  “制粒……”招聘经理似乎对这个词格外敏感,他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你们主要生产什么料型?猪料?鸡料?”

  “主要是猪用配合饲料和蛋鸡高峰期饲料。”吴普同回答。

  “那你对颗粒料的硬度、粉化率、耐水性这些指标有概念吗?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调整工艺参数来优化这些指标?”问题开始深入技术细节。

  吴普同心里一紧,但好在这些正是他日常工作接触的内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平时操作和向赵师傅请教的点滴:“颗粒料的硬度跟环模的压缩比、原料的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和蒸汽质量都有关系。粉化率主要看冷却器的效果和颗粒本身的坚实度。耐水性则更依赖调质熟化和环模的选择……”他尽量用专业的语言,结合自己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蒸汽压力和提高调质温度来改善颗粒耐久性,如何根据环模磨损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以保证颗粒质量等等,虽然表述上可能不如专业研发人员那么精准系统,但胜在真实、具体,来自于生产一线。

  招聘经理听得很认真,不时微微点头,偶尔会插话问一两个更细节的问题,比如“你们常用的环模压缩比是多少?”“调质器桨叶磨损对熟化度影响大吗?”吴普同都根据自己的所知一一作答,有些不确定的,他就老实说“这个具体参数我需要查一下记录”或者“这部分更偏向设备维护,我们工艺员主要负责监控和反馈”。

  问答之间,吴普同最初紧张的心情渐渐平复,他感觉对方不是在刻意刁难,而是在真地考察他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尤其是谈到饲料生产工艺时,他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在红星厂这一年多的积累,确实让他对“饲料”这个东西,有了远比书本上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

  这时,招聘经理的目光再次落回简历上的“教育背景”栏,问道:“你是畜牧养殖专业,反刍动物营养这块,课程里有涉及吗?”

  “有的。”吴普同赶紧回答,“《动物营养学》是主干课,里面有很大篇幅讲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牛生产学》也是我们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的就是奶牛和肉牛的饲养管理、营养和繁殖。”他顿了顿,补充道,“虽然毕业后没有直接在牧场工作,但理论基础还在,而且我觉得饲料生产和动物营养是相通的,尤其是在理解原料特性和加工工艺对营养素的影响方面。”

  招聘经理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他放下简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看着吴普同,语气变得更为直接和坦诚:“吴普同,是吧?你的情况我基本了解了。不瞒你说,我们绿源公司规模不算大,主要就是做奶牛精料补充料和预混料。研发岗位,我们需要的人,既要有扎实的营养理论功底,能看懂配方,理解设计原理;又要熟悉饲料生产工艺,知道一个好的配方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实现出来,避免纸上谈兵。你这既有科班出身的理论背景,又有红星这样大厂的生产实践经验,说实话,很难得。”

  吴普同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屏住呼吸,等待着下文。

  “我们公司在保定东郊,离市区有点距离,但交通还算方便。”招聘经理继续说道,“研发专员这个岗位,前期肯定需要学习过程,要熟悉奶牛的营养特点,熟悉我们的产品体系和研发流程。可能会经常下车间跟产,也要跟着技术服务团队去牧场看看,了解实际应用效果。工作不会太轻松,薪资待遇嘛……”他说了一个数字,比吴普同目前在红星厂的工资略高一些,但没有高出很多,“起步阶段是这样,后面看个人能力和贡献会有调整。你觉得怎么样?”

  吴普同的大脑飞速运转。公司规模小,但他不介意,小公司或许机会更多,没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地点在东郊,虽然远,但毕竟还在保定,比望都那个村子强太多了。工作内容,既涉及研发(这是他向往的),又离不开生产实践(这是他的优势所在),还能接触到牧场应用,这简直完美契合了他当前寻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渴望!薪资虽然涨幅不大,但只要能离开红星厂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开启新的职业路径,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他几乎要立刻点头答应,但还是强忍住激动,谨慎地问道:“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想了解一下,如果可能的话,面试大概会在什么时候?”

  招聘经理笑了笑,似乎看出了他的急切和谨慎,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这样吧,下周二上午九点,你直接到公司来一趟,地址简历背面我写给你。我们详细再聊一下,也带你看看公司的环境。如果双方都觉得合适,就可以尽快办理手续。你看可以吗?”

  “可以!没问题!下周二上午九点,我一定准时到!”吴普同连忙应承下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招聘经理拿起笔,在吴普同简历的背面唰唰地写下了公司地址和联系电话,然后递还给他:“那我们就周二见。我是绿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我姓周。”

  “谢谢周经理!周二见!”吴普同双手接过简历,如同接过一份珍贵的录取通知书。他站起身,再次向周经理和他的助手道谢,然后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展位。

  走出人才市场的大门,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中带着湿润的凉意。但吴普同却感觉浑身火热,胸膛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雀跃欢呼。他没有立刻去公交车站,而是站在屋檐下,看着眼前朦胧的雨景,深深地吸了几口带着泥土芬芳的潮湿空气。

  成功了!至少,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远超预期的成功!对方不仅没有嫌弃他“经验不足”,反而看中了他的专业背景和生产经验!而且是当场敲定了面试时间!这种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已经太久没有体验过了。

  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想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马雪艳。手指因为激动甚至有些不太听使唤。电话接通了。

  “雪艳!”他声音里的兴奋几乎要溢出来,“我跟你说!我刚才在人才市场……”

  他语速很快,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将刚才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重点描述了周经理如何看重他的红星厂经历和专业背景,如何深入询问技术细节,以及最终如何当场拍板约定面试。

  “……是做奶牛饲料研发的!雪艳,我觉得这次真的有机会!那个周经理看起来很专业,人也挺实在的。公司就在保定东郊,下周二就去面试!”他几乎是喊着说出最后几句话。

  电话那头的马雪艳显然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和欣慰:“真的啊?!太好了!普同!我就说嘛,你肯定行的!红星厂的经验还是很有用的!研发岗位啊,听着就比你现在的工作有前途!”

  “是啊!”吴普同用力点头,尽管马雪艳根本看不见,“虽然公司不大,但我觉得方向挺好的,正好能把我在学校和厂里学的东西用上。就是……薪资比现在只高了一点儿。”

  “哎呀,刚开始嘛,不要紧!”马雪艳立刻说道,“关键是工作本身有没有发展,能不能干得开心。只要你觉得有奔头,咱们少挣点也没关系!总比在红星厂耗着强!”

  妻子无条件的支持,像一股暖流,彻底驱散了吴普同心中因望都之行留下的最后一丝阴霾。他对着电话,重重地“嗯”了一声。

  挂断电话,吴普同依旧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他没有急着回厂,而是在开发区宽阔又湿漉漉的街道上慢慢走着。雨丝拂在脸上,凉丝丝的,却让他感觉格外清醒和舒畅。

  他回想周经理问的每一个问题,复盘自己的回答,觉得大体上还算稳妥,没有出现望都那种完全答不上来的窘境。这让他对下周二的面试,多了几分信心。

  “绿源畜牧科技……奶牛饲料研发……”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未来的图景。或许,这真的就是一个转折点?一个能让他摆脱当前困境,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更好结合起来的平台?

  他走到公交站台,雨水顺着棚顶边缘滴落,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等待公交车的时候,他从公文包里拿出那张写着地址的简历,又仔细看了一遍。墨迹在略微潮湿的空气中有些润开,但“绿源公司”那几个字,在他眼中却无比清晰和明亮。

  否极泰来。他忽然想起这句老话。经历了内部晋升的失望、外部求职的屡屡碰壁以及望都面试的沉重打击之后,这次看似偶然的机遇,仿佛阴霾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虽然前路依旧未知,但至少,他看到了方向,重新燃起了希望。

  公交车缓缓进站,他收起简历,踏上车门。车厢里混合着湿漉漉的雨伞和人体散发出的复杂气味,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干净的街道和建筑,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他知道,下周二的面试至关重要。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全力以赴。他暗自下定决心,回去要好好准备,把大学里关于反刍动物营养和奶牛饲养的知识再系统复习一遍,把在红星厂积累的生产经验再好好梳理一下。

  公交车在雨幕中平稳前行,载着吴普同,也载着他重新点燃的希望,驶向返回红星厂的路。这一次,他的心情不再是沉重的疲惫和迷茫,而是充满了久违的期待与力量。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隐藏在转角后的、充满可能性的新天地。
  http://www.zwhl.cc/zw37401/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