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黄鹤楼情缘 >第38章 斑竹血泪与谪仙之疑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8章 斑竹血泪与谪仙之疑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江雾如纱,缭绕着这艘顺流而下的小舟。李太白一袭白袍,独立船头,手持酒壶,目光穿透迷雾,望向两岸疾速后退的、墨染般的山峦。他突然回身,眸中带着三分醉意、七分锐利,直刺向正在船舷边试图将所见所感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我,声音清越如剑鸣:“小友,你昨日论及湘妃泣竹,言那斑痕乃情至深处所化之‘血泪’,其见地之悲艳,远超俗论。然,老夫辗转反侧,总觉此说背后,另有一股……不属于此间天地的凄怆。你,究竟从何处听得这般见解?”

  我心猛地一沉,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僵住。他看出来了?还是仅仅诗仙的直觉在作祟?

  事情源于昨日泊于湘水之畔。夜幕低垂,星子零落,江风带着水汽与草木的清香。先生酒至半酣,兴致勃发,便与我讲起娥皇、女英的古老传说。他语带唏嘘:“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二妃泪洒青竹,竹尽成斑。是谓湘妃竹,其情可悯,其哀动天。”

  我听着那穿越了数千年的悲音,想起后世无数文艺作品对此的演绎与解读,一个在现代看来寻常、在此刻却堪称惊悚的念头脱口而出:“先生,学生以为,二妃之泪,初时为清,继而为血。那竹上斑痕,非是泪渍,实乃心碎之血所沁染。是极致的爱恋与绝望,赋予了死物以不朽的魂灵,如同将一段永恒的爱情,镌刻入了时光的脉络。”

  当时,李白闻言,执壶的手顿在空中,良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击节赞叹:“‘心碎之血沁染’,‘将爱情镌刻入时光’!妙!绝妙!此解悲恸入骨,更兼瑰丽奇崛,直指本源!小友,你每每总有惊人之语,仿佛……仿佛站在巨人的肩头,俯瞰这人间悲欢。”

  那时我只当是夸赞,心中窃喜。如今看来,他那句“站在巨人的肩头”,或许并非全是褒义,更包含了一丝探究与不解。

  此刻,面对他直接的诘问,我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穿越是我最大的秘密,如同怀揣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我强行压下心惊,脸上挤出一个学徒应有的、略带惶恐又努力镇定的表情,躬身道:“先生谬赞,学生愧不敢当。那些胡思乱想,不过是……不过是偶读杂书,又结合自身一些荒谬的梦境,胡乱揣测罢了。当不得真,万万当不得真。”

  “哦?梦境?”李白走近几步,带着酒气的呼吸拂近,他的眼神仿佛能洞穿肺腑,“何等梦境,能孕育出如此沉郁顿挫、直指人心的悲情?小友,你的诗词见解,时而稚嫩如蒙童,时而老辣胜过大儒;你的言语间,常夹杂着闻所未闻的词汇,观念亦与当世格格不入。便如你前日所言,‘人人平等’四字,石破天惊,至今仍在吾耳畔回响。”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更具压迫感:“你观这荆楚山水,眼神中常有疏离与审视,似在比对,又似在怀念。你,真的只是蜀中一个寻常的求学少年吗?”

  空气仿佛凝固,江流的哗哗声变得异常遥远。我喉咙发干,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编织一个能蒙混过关的谎言,却发现任何说辞在诗仙那澄澈又深邃的目光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色陡然暗沉下来。原本轻柔的江风变得暴烈,呜咽着卷起浑浊的浪涛,狠狠拍打着船身。小舟剧烈地颠簸起来,像一片无助的落叶。

  “不好!要过峡口了!”船夫惊恐的呼喊声传来。

  只见前方,夔门如巨斧劈开,两岸绝壁陡立,遮天蔽日。江面骤然收窄,浑浊的江水被挤压成狂暴的激流,翻滚着、咆哮着,形成无数致命的漩涡。水声如万雷齐鸣,震耳欲聋。我们的船只被一股巨力攫住,猛地甩向一处布满狰狞礁石的岸边。

  “抓紧!”李白再无暇追问,白袍被狂风扯得猎猎作响,他一把抓住桅杆,另一只手紧紧攥住了我的胳膊。

  船身在浪涛中疯狂摇摆,木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一个巨浪劈头盖脸砸下,冰冷刺骨的江水瞬间浸透全身。我死死抱住身边能抓住的一切,胃里翻江倒海,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真切。

  混乱中,我看到船夫面色惨白,几乎握不住舵。而李白,尽管身形踉跄,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死死盯着前方的水道,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用他独有的方式与这天地之威对抗。

  就在船头即将撞上一块突出江面的黑色巨礁时,一个记忆的片段如同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是前世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一本古代水文志,上面简略记载过三峡某处险滩,在特定水情下,有一线贴近右岸的隐秘水路,水流相对平缓!

  “右转!先生,让船夫向右靠!贴近那山崖!”求生的本能让我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声音在风浪中显得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李白猛地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惊愕。电光石火之间,他没有丝毫犹豫,凭借超绝的默契,将我的指令用更大的声音吼给了船夫:“右满舵!贴山崖!”

  船夫几乎是本能地执行。船身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险之又险地擦着巨礁的边缘,冲入了那片我“记忆”中的水域。果然,这里的流速虽依然很快,却避开了最致命的漩涡和暗礁。狂风巨浪被高耸的崖壁阻挡了大半,小舟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所有人都惊魂未定,大口喘着粗气。船夫看向我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激。李白松开我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此刻也微微有些颤抖。他凝视着我,目光中的探究与疑惑,远比之前更深了。那目光仿佛在问:你如何得知这条生路?连世代行于此道的船家都不知晓?

  有惊无险地渡过最险峻的一段峡江后,江面渐阔,水流也平缓下来。夕阳的金光刺破云层,将江水染成一片瑰丽的赤金。

  我们泊船靠岸,检查受损情况。船体有几处刮擦,但无大碍。船夫忙着加固缆绳,收拾残局。

  李白走到我身边,递过他那永远喝不完的酒壶。“压压惊。”他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洒脱,但眼神深处,那抹锐利并未完全散去。

  我接过,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寒意和后怕。

  “方才,多谢了。”他望着洒满金光的江面,淡淡道,“若非小友机智,我等恐已喂了江鱼。”

  “学生也是情急之下,胡乱一喊,幸得天佑。”我低声道,试图将此事归于运气。

  李白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而道:“经此一劫,于那湘妃血泪,倒有了新的体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于世,亦如这江上孤舟,时刻面临倾覆之危。唯情之一字,或可如那竹上斑痕,纵使身灭,其神不朽。小友,你所言‘镌刻入时光’,或许并非虚言。”

  他的话语,将先前的生死危机与古老的传说联系了起来,赋予了一种哲学上的沉重与诗意。我们之间的气氛,因共历生死而悄然变化,少了一丝试探,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亲近与信任。他不再追问我的来历,但那巨大的疑问,如同水下潜藏的礁石,并未消失。

  夜幕再次降临。篝火燃起,驱散了江边的寒湿。李白复又变回了那个纵情诗酒的谪仙,与我们分食着干粮,畅谈着江湖趣闻。

  然而,就在我以为风波已定时,他忽然凑近,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却又无比认真地低语:

  “不过,小友……你身上迷雾重重,非比寻常。今日你救我一命,他日,我或许需得好好审审你,看看藏在这副皮囊下的,究竟是哪路仙魂,亦或是……何方精怪?”

  说完,他朗声一笑,仰头畅饮,仿佛只是说了句玩笑话。

  但我却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巨震。

  火光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那双看尽盛唐繁华、亦能窥破人心虚实的眼睛,在跳动的火焰中,显得格外深邃难测。

  他,到底猜到了多少?
  http://www.zwhl.cc/zw40124/1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