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国家科学院”的成立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危机的警钟,以远比黄金航行更快的速度,通过电波的传递,率先抵达了帝国的心脏——南京。

  当顾昭从那份翻译过来的、字字泣血的电报中,读到“无名之疫”与“已折损我部数百人”时,一种比当年在山海关下面对数十万敌军时,更加沉重的压力,瞬间笼罩了他的心头。

  他知道,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大航海时代,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诗与远方,它是文明的碰撞,是财富的掠夺,也是病毒的交换。印第安人曾经面对的灭族之灾,如今,已经以一种更加凶猛的方式,敲响了大明帝国的大门。

  但顾昭,从来不是一个会在危机面前退缩的人。在他的字典里,危机,往往意味着机遇。

  仅仅在收到电报的两个时辰之后,一个史无前例的机构,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宣告成立——“帝国紧急防疫委员会”。

  由工部尚书、帝国首席工程师孙元化,以及西山医学院的院长,一名来自佛罗伦萨的、对欧洲黑死病有着深入研究的医生——安东尼奥,共同领衔。委员会被授予了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可以调动帝国所有的医疗、海军、以及情报资源,以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看不见的战争。

  然而,顾昭明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是无法战胜这场危机的。真正的力量,源自于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他没有选择封锁消息,制造信息壁垒,因为他深知,未知所带来的恐慌,远比病毒本身更加致命。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旧时代官僚都为之瞠目结舌的决定——公开一切。

  三日后,《皇家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由护国主顾昭亲自撰写的署名文章。

  其标题,足以让整个帝国为之震动——《告全体公民书:我们与未知的战争》。

  在这篇文章中,顾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坦诚到近乎残酷的笔触,将环球舰队在美洲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众。他没有丝毫隐瞒黄金的发现,更没有丝毫粉饰瘟疫的恐怖。

  他第一次,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体国民,普及了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科学概念。

  “……在我们的世界中,除了我们肉眼可见的鸟兽鱼虫,还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看见的、充满了无数微小生灵的世界。朕愿称其为‘微生物’。它们中的一些,与我们和平共处;而另一些,则如同最凶残的虎狼,一旦侵入我们的身体,便会引发疾病,朕称其为‘病毒’。”

  “我英勇的将士,在为帝国带回无尽财富的同时,也遭遇了来自新大陆的、一种我们前所未闻的‘病毒’。我们的身体,对于这种陌生的敌人,尚未形成有效的防御之法,朕称其为‘免疫’。这,便是我等面临的无名之疫的根源。”

  “……恐惧源于未知,而科学,则是刺破未知的唯一利剑。朕在此,不为安抚,只为告知。朕要求每一位公民,从今日起,学习并严格遵守西山医学院颁布的《卫生防疫条例》,勤洗手,饮开水,不食生冷。这不是懦弱,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文明整体,对抗未知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这篇文章,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整个社会的滔天巨浪。有过天花之灾惨痛经历的民众,在最初的恐慌之后,更多地是被顾昭那坦诚的态度,和文章中展现出的、那种被称为“科学”的、强大而理性的力量所折服。

  一种全民动员的、紧张而有序的气氛,开始在帝国上下悄然形成。

  而就在这股由危机催生出的、对“科学”的巨大关注,达到舆论最高点的时刻,顾昭,趁热打铁,抛出了他真正的、酝酿已久的宏伟蓝图。

  南京,钦天监旧址。

  这座曾经服务于皇权,用以观测星象、预言吉凶的古老建筑群,如今已被彻底清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就在工地的中央,一场简朴而又无比庄严的奠基仪式,正在举行。

  一块巨大的、由整块花岗岩雕琢而成的奠基石,被巨大的起重机缓缓吊起,准备嵌入地基。

  而在奠基石前,站着一群足以代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所有顶尖智慧的人物。

  护国主,顾昭。他的身边,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孙元化;是刚刚从民间被请来,神情还有些局促的《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是金发碧眼,身穿大明官服的耶稣会士,汤若望;是来自英国的战俘,如今却被奉为座上宾的蒸汽机工程师,爱德华;还有首席大法官常宇,西山医学院院长等人……

  他们代表着中、西、新、旧,代表着工程、物理、化学、天文、法律、医学……这个国家所有最聪明的头脑,在这一刻,都汇聚于此。

  在万众瞩目之下,顾昭走上前台。他没有拿讲稿,只是环视着眼前的众人,以及更远处那些闻讯而来的、黑压压的市民。他的声音,通过一个原始的、利用共振原理制造的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

  “诸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大明最神秘的地方之一——钦天监。在这里,我们的祖先,用肉眼和最原始的仪器,窥探着星空的奥秘,并试图从中,找到国家的命运。”

  “他们的精神,值得尊敬。但他们的方法,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

  顾昭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三百年前,当郑和的宝船在印度洋上宣扬国威之时,我们错过了继续向西,发现整个世界的机会,我们错过了海洋!一百年前,当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之时,我们与一个名为‘科学’的、能够解释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伟大工具,擦肩而过!”

  他的话,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今天!就在这里!在这片曾经只为皇权服务的土地上!我要以中华护国主的名义,将原本松散的西山书院、军械总局、制图总局、医学院等所有研究机构,正式整合,成立一个属于这个国家的、至高无上的科研殿堂——大明国家科学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从今往后,朕,将亲任第一任院长!我更要以护国主的名义宣布:‘科学’二字,将与‘国家’、‘民族’并列,成为我们这个共和国的、不可动摇的最高信仰之一!”

  “我们尊崇孔孟,因为他们留下的典籍,教我们如何修身齐家,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更要拥抱科学,因为它,教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改造世界!如何战胜饥饿、贫穷、以及像此次‘无名之疫’一样的未知之敌!如何让我们民族的这艘方舟,能够在这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世界上,永远,永远地航行下去!”

  话音落下,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欢呼!

  在这一刻,一种新的思潮,一种新的信仰,被以国家最高意志的形式,强行注入了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深处。

  奠基仪式之后,国家科学院立刻投入了运作。

  其下属的数个研究院,也正式挂牌成立:

  由孙元化领衔的“物理与工程研究院”,整合了原军械总局和所有工匠,负责能源、动力、机械等一切“格物致知”的领域。

  由欧洲医生安东尼奥和数名中医圣手共同组建的“生物与医学研究院”,其首要目标,便是攻克一切瘟疫。

  由宋应星主管的“化学与材料研究院”,将《天工开物》中的古老技艺,与来自西方的新化学理论相结合,目标是创造出更坚固的钢铁,和更强大的火药。

  由汤若望负责的“天文与地理研究院”,将绘制更精确的星图与世界地图。

  由首席大法官常宇领导的“社会与法律研究院”,则负责研究适应新时代的法律与社会制度。

  而顾昭亲自签发、并由皇家银行拨付百万银元研发资金的、科学院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便是——彻底搞清楚美洲新病毒的真面目,并开发出有效的防治手段!

  在南京郊外,一座由军队二十四小时看守的、最高安全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内。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孙元化和安东尼奥,以及几名最顶尖的助手,都穿上了由多层浸油帆布和玻璃制成的、笨拙而怪异的全身防护服。

  在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一台由黄铜和水晶打造的、精密无比的仪器。那是一个简单的复合式显微镜,是顾昭根据后世的记忆,画出基本原理图,再由帝国最顶尖的工匠,耗费了无数精力,用最纯净的水晶,研磨出来的。

  安东尼奥小心翼翼地,将一份从檀香山用冰块密封、星夜兼程送来的、来自病死船员的血液样本,涂抹在了薄薄的玻璃片上,然后,将其放在了显微镜的镜头之下。

  年过花甲的孙元化,颤抖着,将自己的眼睛,凑到了目镜之上。

  下一秒,这位一生都在与机械、建筑和物理定律打交道的帝国首席科学家,如遭雷击般,猛地僵在了原地。

  他的呼吸,变得无比急促。

  “天……天哪……”他发出了不敢置信的、梦呓般的呻吟。

  “孙公,您看到了什么?”安东尼奥紧张地问道。

  “一个……一个世界……”孙元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震撼,“一个全新的、从未被任何人想象过的、由无数微小生灵组成的世界!它们……它们在动!就在这滴血里!如同……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般繁多!”

  他让开了位置,让安东尼奥也上前观察。

  当安东尼奥看到那个微观世界时,这位见多识广的欧洲医生,也忍不住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他们看到了。

  在那些正常的、圆盘状的血细胞之间,漂浮着无数微小的、闪烁着诡异光芒的、他们无法理解的“微粒”。它们就像是一群微缩的、贪婪的蝗虫,正在疯狂地侵蚀、破坏着那些红色的细胞。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他们知道,他们找到了敌人。

  那个看不见的、给环球舰队带来死亡与绝望的幽灵,第一次,在人类的面前,显露出了它模糊而又狰狞的身影。

  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微生物学,在这一刻,伴随着巨大的危机,和一个帝国的强力推动,正式诞生了。

  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http://www.zwhl.cc/zw40710/4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