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龙气绕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长安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养龙池的水面已泛起粼粼波光。李砚踏着露水走向白玉亭,远远便见那条青色蛟龙正用尾鳍轻拍水面,将一颗圆润的河珠推送至岸边。这河珠是长江深处的灵物,昨夜被青蛟衔回,珠内隐约可见江涛拍岸的虚影。“陛下,岭南送来的荔枝到了,用冰窖镇着,还带着露水呢。”内侍捧着个青玉盘上前,盘中的荔枝饱满红润,果皮上凝着细小的冰晶——这是用冰蛟从西域带回的寒气冰镇的,即便远隔千里,也能保持新鲜。
李砚拿起一颗荔枝,剥开果皮,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竟带着淡淡的龙气。他能“尝”到其中混杂的长江水汽、西域寒气,还有岭南土地的温热——这些气息通过蛟龙的灵脉与帝国的驿道,交融成独特的滋味,恰如大秦如今的气象,兼容并蓄,生生不息。
此时,周烈带着镇魔司的卷宗赶来,靴底的泥水还未干透。“陛下,江南的‘莲妖’已镇压,这是从它巢穴里找到的‘水心珠’,能净化江河,臣已让人送去工部,琢磨着用来改良漕运。”他将一颗莹白的珠子呈上,珠内仿佛有活水流动。
李砚接过水心珠,放在掌心。珠子立刻与养龙池的灵气产生共鸣,池中的青色蛟龙欢快地游了过来,用头顶着珠子玩耍。“让工部将水心珠嵌在漕船的船底。”他吩咐道,“有了这珠子,漕运时便不会再有水怪作祟,航程至少能缩短三成。”
周烈领命退下,清虚道长又捧着星图赶来,图上用朱砂标注着海外的一处异动。“澳洲的火山群又活跃起来,黑龙传回消息,说地底有‘熔岩兽’在冲撞封印,恐会引发海啸。”他指着星图上的红点,“需派术士去加固锁海阵,再让黑龙配合,方能镇压。”
李砚看向池中那条黑色蛟龙。它似乎已感应到远方的异动,正不安地搅动池水,鳞片上的黑光忽明忽暗。“让黑龙即刻启程,再让玄道司派十名 senior 术士随行,带足‘镇煞符’和‘定海神针’。”他沉声道,“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绝不能让海啸波及沿海百姓。”
黑龙接到指令,在池中翻腾一周,撞开通往海外的暗门,激起的水花溅在亭柱上,竟凝成黑色的龙纹——这是力量全力运转的迹象。看着它的身影消失在暗门后,李砚望向南方的天际,仿佛能看到那片遥远大陆上,黑龙正与熔岩兽对峙的景象。
养龙池的蛟龙们,早已不是当初那些被封印力量的幼体。在长安龙脉的滋养与李砚的龙契加持下,它们的力量与日俱增,青色蛟龙能引长江水灌溉万亩良田,金色蛟龙可让黄河汛期平稳无虞,冰蛟能冻结西域的流沙,黑龙则能镇压海外的凶煞。它们就像帝国的“灵枢使者”,将长安的龙气输送到天下各处,维系着大秦的安宁。
这种安宁,不仅体现在没有妖邪作祟,更体现在百姓的生活里。关中的农夫发现,地里的庄稼一年能多收一季,且颗粒饱满;江南的织工察觉,蚕丝的韧性更强,织出的锦缎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北境的牧民们惊喜地发现,冬季的牧草竟能保持青绿,牛羊再也不会挨饿——这些都是龙脉稳固、灵气充裕带来的福祉。
连异域的商队,也越来越多地涌入大秦。他们带来香料、宝石、异兽,带走丝绸、瓷器、铁器,更带走关于“龙之国”的传说。在波斯的史书里,大秦被描述为“有真龙庇佑的国度,那里的河水能治病,土地能生金”;在南洋的歌谣中,长安是“天上的城郭,凡人进去便能沾染仙气”;在欧洲的游记里,镇魔司的巡捕郎被称为“屠龙的勇士,他们的刀能劈开黑夜”。
“陛下,西域的波斯使者求见,说愿以三座金矿为礼,求一条幼龙回去镇国。”礼部尚书前来禀报,语气里带着几分为难,“臣不知该如何回复。”
李砚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池中那条刚孵化不久的金色小龙。它只有尺余长,正围着母龙的尾鳍嬉戏,天真烂漫。“告诉使者,龙是大秦的灵物,与国运相连,不可赠予。”他沉吟道,“但可以送他十枚‘龙鳞符’,此符用蛟龙自然脱落的鳞片制成,虽不能如真龙般神通广大,却也能镇压一方邪祟。”
礼部尚书领命而去。李砚知道,这些异域使者想要的,并非真正的蛟龙,而是蛟龙所代表的“气运”。但气运这东西,从来不是靠外物得来的,而是靠民心、靠根基、靠对天下的担当——就像大秦的龙气,看似源于养龙池的蛟龙,实则源于千万百姓的劳作,源于镇魔司的守护,源于玄道司的调和,源于帝国每一寸土地上的生机。
这日午后,养龙池突然泛起巨大的涟漪。池中的蛟龙们纷纷潜入水底,只露出头顶的尖角,对着西方的天际发出低沉的啸声。李砚心中一动,运转万寿无疆功,立刻感应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正在靠近——是去澳洲的黑龙回来了。
片刻后,暗门处涌起黑色的水花,黑龙庞大的身躯从水中跃出,落在唤龙台上。它的鳞片有多处破损,嘴角还残留着岩浆的痕迹,但眼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在它身后,跟着一名浑身是伤的术士,手里捧着块燃烧着火焰的晶石——正是熔岩兽的内丹。
“幸不辱命。”术士跪倒在地,声音嘶哑,“黑龙与熔岩兽缠斗三日,最终将其斩杀,火山已平息,海啸不会来了。”
李砚扶起术士,看着黑龙身上的伤口,心中微动。龙契传来黑龙的心声,没有抱怨,只有完成使命的喜悦。他运转功法,将体内的龙气通过契约输送给黑龙,黑龙身上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鳞片重新焕发出黑光。
“将熔岩兽的内丹送到百工坊。”李砚对术士说,“让工匠们炼制成‘焚天炉’,此炉可熔化万物,用来锻造铁轨,定能让铁路网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术士领命退下,黑龙在唤龙台上盘成一团,享受着龙气的滋养。池中的其他蛟龙纷纷游来,用头轻蹭黑龙的身体,似在庆祝它的归来。养龙池的水面重新恢复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与蛟龙们的鳞甲交相辉映,温暖而祥和。
李砚坐在白玉亭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片安宁。他知道,帝国的疆土还在延伸,未知的挑战还会出现,或许有一天,会遇到比熔岩兽更强大的凶煞,比血巫教更隐秘的邪祟。但只要养龙池的蛟龙还在,只要镇魔司的刀还在,只要亿万百姓的生机还在,大秦就永远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为长安城镀上一层暖意。养龙池的蛟龙们浮出水面,对着夕阳发出悠长的啸声,啸声穿过朱雀大街,穿过经纬塔,穿过千家万户的窗棂,与百姓的笑语、工匠的敲打声、术士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属于大秦的、永不落幕的乐章。
李砚站起身,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宫灯,转身向宫殿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身后,是一座被龙气守护的神都,是一片被灵气滋养的大地,是一个正在走向巅峰的帝国。而他,将与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一起,守护这份安宁,直到时间的尽头。
http://www.zwhl.cc/zw42523/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