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宪章的萌芽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就在“砺刃谷”中回荡着“家园守卫军”铿锵的训练呼喝声,陈远带领着技术小组跋涉在“初始绿洲”的山川河流之间,勘测并勾勒着“绿洲屏障”最基础的能量节点之际,艾文长老所主导的另一项关乎文明灵魂的浩大工程——“知识传承与文化建设”以及“方舟宪章”的酝酿工作,也在一种相对宁静却同样充满活力的氛围中,悄然展开。这项工作从一开始,艾文长老就格外注重吸纳不同背景成员的参与,因为他深知,一部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宪章,必须根植于所有成员的共识之中。

  在希望基地相对中心、靠近生命温室的一片较为平坦的区域,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被迅速建立起来。它并非完全由合金构成,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周围生长的、一种具有天然穹顶结构的巨大活体树木作为主体框架,辅以从“希望之芽”号上回收的轻型板材和守护者提供的柔韧藤蔓进行填充和加固。建筑顶部覆盖着散发着柔和荧光的苔藓,门口悬挂着一块用古地球文字和守护者象形文字共同书写的木匾——**“传承之殿”**。

  这里,迅速成为了基地的知识储藏地、思想交流场,以及未来文明宪章的孕育之所。艾文长老不仅向基地内所有识字的成员开放此地,更亲自出面,诚恳地邀请了一些以见识广博着称的星际流浪者首领,以及几位熟悉联邦律法体系、社会结构乃至其弊病根源的原驱逐者(尤其是那位曾在联邦法务部门任职的莫里斯先生),共同参与到这场关乎未来的大讨论中。

  殿内的布置朴素而富有深意。光线透过活体树木枝叶的缝隙和荧光苔藓,洒下斑驳而柔和的光影。四周并非冰冷的金属书架,而是一排排利用天然树洞和藤蔓编织而成的“书格”。里面存放的知识载体五花八门:有从“希望之芽”号数据库抢救出来的、记录着旧地球辉煌文明的电子阅读器和纸质典籍的复制品;有守护者一族世代相传、用特殊颜料绘制在兽皮或经过处理的树皮上的古老卷宗,上面记载着他们的历史、传说以及与自然共存的智慧;有流浪者们带来的、记录着不同星域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甚至是一些残缺科技图纸的杂录;甚至,还有莫里斯等人凭借记忆默写出的部分联邦法律条文和社会管理条例——这些并非作为范本,而是作为剖析反面案例或批判性参考的教材。

  每天,当基地的其他部分在忙于建设和训练时,“传承之殿”内却时常爆发出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辩论声。

  这一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未来社会至关重要的“权力制衡”问题上。

  身材瘦高、戴着一副用废弃光学元件勉强修复的眼镜的前联邦法务官莫里斯,情绪有些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诸位!我们必须正视联邦覆灭的深刻教训!其腐朽的根源,绝非仅仅在于外敌,更在于内部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有效监督的彻底缺失**!最高议会那寥寥数人,就能决定亿万人的命运,底层的声音无法上达,不同的意见被无情打压!这绝对是导致僵化和最终崩溃的毒瘤!”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更富说服力,“因此,我强烈建议,在我们酝酿的新宪章中,必须明确写入**分权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立法、行政、裁决,这三者的权力必须由不同的机构独立行使,并相互监督!尤其是**独立的裁决机构**,必须能公正地仲裁纠纷,制约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

  他的发言引来了不少深思的目光,尤其是那些曾深受联邦体制之苦的流浪者和驱逐者,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名叫青藤的、年长的守护者长老,眉头却微微蹙起,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他抚摸着手中那根盘根错节的藤木手杖,声音缓慢而沉稳:“莫里斯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权力的野马,确实需要缰绳。但是……”他话锋一转,环视众人,“我们此刻的处境,并非处于和平安定的温室。我们脚下是新生的土地,头顶是危机四伏的星海!海盗的威胁刚刚退去,联邦的追兵不知何时就会降临!过于复杂、环环相扣的制衡体系,会不会像太多的藤蔓缠绕住战士的手臂,导致在危机来临之时,我们无法做出**快速、统一的决断**?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值得信赖的核心,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冲破黑暗!”

  他的担忧也代表了一部分务实派的想法,尤其是在经历过生死存亡危机的人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两种观点似乎形成了对峙。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几分沙哑和玩世不恭味道的声音插了进来。说话的是“独眼”杰克,一位在星海边缘混迹了大半辈子、以见识广博和 survival skill 闻名的流浪者头领,他只剩下一只眼睛,但那只眼睛里却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嘿,我说两位,别争得面红耳赤嘛。”杰克靠在一个树洞书格旁,把玩着一枚不知从哪个星系捡来的奇异硬币,“我在银河系不少旮旯角落都待过,见过各种各样的破烂政府和所谓‘先进制度’。说实话,很多都是听起来美妙,实行起来一塌糊涂。”他顿了顿,看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才继续说道,“不过,我倒是记得,在一些比较成功的边缘殖民地,他们搞过一种……嗯,有点像‘长老会’和‘民选执行官’并存的模式。”

  他比划着解释道:“‘长老会’嘛,由各族群、各行业有威望的人组成,负责制定大的规矩,讨论长远的事情,速度是慢点,但考虑得周全。而‘民选执行官’呢,负责日常管理和处理紧急事务,权力不小,但干得不好或者乱来,‘长老会’有权把他撤掉,甚至追究责任。平时互相牵制,战时或者紧急情况下,执行官可以临时获得更大权限,但事后必须向‘长老会’和民众解释清楚。” 他耸耸肩,“这法子不一定完美,但至少看起来既不会太僵化,也不会在需要的时候变成没头的苍蝇。或许……咱们可以参考参考,弄个适合咱们自己的‘混合体’?”

  杰克的提议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新的涟漪。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如何结合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陈远和澹台凤舞也时常在忙碌之余来到“传承之殿”,他们并非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下达指示,而是作为平等的参与者融入讨论。

  在一次关于“个体与集体关系”的讨论中,陈远分享了他与“绿洲”意识连接时的深刻感悟,他的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在与这片土地深度共鸣时,我感受到的,并非某个个体意志的独裁,而是一种宏大的、循环不息的**平衡与共生**。山川、河流、森林、乃至最微小的生命,都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彼此依存,共同构成整体的繁荣与健康。这种平衡,并非僵化的平均,而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和谐。”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不同文明背景的人们,“我想,我们未来的社会,或许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与价值,同时强调我们对集体、对这片共同家园的责任。个体的发展,不应以损害集体为代价;集体的强大,也应是为了保障和促进每一个个体的福祉与尊严。这种理念,或许能超越我们各自原有文明的界限,成为我们共同的基础。”

  陈远的话,如同清泉流淌过心田,他那源自生命本源的感悟,引起了在场所有人——无论是崇尚自然的守护者,还是追求自由的流浪者,亦或是反思联邦集体主义弊病的驱逐者——的深深共鸣。

  澹台凤舞则更多地从维护秩序和应对现实威胁的角度出发。在一次讨论“权利与义务”时,她身姿笔挺地站在殿中,声音清晰而坚定:“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散漫的集体,在残酷的宇宙中无法生存。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规则,界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什么是必须承担的。” 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但其中蕴含的却是守护之意,“但是,这些规则的核心目的,必须是**保护每一个真心为家园做出贡献的人**,无论他来自凤舞军团,来自守护者部落,来自星海,还是来自联邦的废墟!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家园守卫军’的刀锋,永远指向外来的敌人,指向企图分裂和破坏我们集体的害群之马,而绝不会,也绝不允许,指向我们自己阵营中恪尽职守的同胞!”

  她斩钉截铁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给那些曾因出身而心怀忐忑的新成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明确划定了未来法律的底线与温度。

  日复一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智慧在这座充满生机的“传承之殿”中激烈碰撞、反复辩论、又奇妙地相互吸收、融合。渐渐地,一些超越了单一文明背景、凝聚了现阶段最大共识的基本原则,如同经过反复锤炼的精钢,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了未来“方舟宪章”坚实而宝贵的萌芽:

  * **平等与包容基石**:明确禁止任何基于出身、过往经历、原有阵营的歧视与迫害。法律赋予的权利与必须承担的义务,对全体成员一律平等。

  * **贡献导向原则**: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荣誉及资源分配,应优先考量其对家园生存与发展的实际贡献(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战斗、知识创新等),而非依赖血统、资历或任何形式的特权。

  * **生态和谐誓言**:尊重、保护并主动维系“初始绿洲”的生态环境与生命循环系统,将其视为全体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基石,任何破坏行为都将被视为对集体未来的严重犯罪。

  * **知识共享与思想自由边界**:鼓励所有有益知识的传播、学习与创新,保障成员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理性探讨与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煽动种族仇恨、制造群体对立与分裂集体团结的言论与行为。

  * **共御外侮最高义务**:当家园面临外部威胁时,保卫集体安全是每一位具备相应能力成员的最高优先义务,在抵御外敌战斗中获得的荣誉与认可,属于所有勇敢参战的守卫者,不分来源。

  这些初步成形的原则,被一位擅长书法的守护者,用工整的古地球文字和守护者象形文字,郑重地誊写在一块经过打磨的巨大荧光石板之上,立于“传承之殿”的中央,供所有人随时观看、思考、讨论,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

  这个过程本身,其意义甚至不亚于最终成文的宪章。它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融合实践,是一次跨越文明鸿沟的思想启蒙。一位来自联邦某个底层殖民地、因揭露当地官员贪污而被构陷驱逐的年轻技术员,抚摸着荧光石板上“平等与包容”的字样,眼眶微红,低声对同伴感慨:“在这里,在‘传承之殿’,我第一次感觉到,我的声音有人愿意认真倾听,我的过去不被当成污点追究,我的未来……真的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去争取,去创造。”

  陈远静静地站在殿外,感受着殿内传来的思想激荡与那份逐渐凝聚的共识之力。他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对于“领导”二字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升华。他意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或是最终的决策者,更需要成为这种跨越文明背景的思想融合与共识达成的**催化剂**和**守护者**。他的力量,不应该用于强行统一思想,而应该用于维护这个自由、公平、理性的探讨空间,用于确保在分歧出现时,引导大家走向对话而非对抗,用于守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多元文明幼苗得以健康生长的土壤。他要确保,“希望方舟”这艘承载着复杂成分的航船,其车轮能够始终行驶在一条充满希望、公平与光明的新轨道上,驶向那片属于他们自己的星辰大海。

  ---
  http://www.zwhl.cc/zw43142/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