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装修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租金风波平息后,“惠泽堂”的装修终于驶入正轨。云舒没有照搬普通医馆的布局,而是结合女子就诊的特殊性,亲自绘制了数十张设计图,从诊室隐私保护到病房舒适度,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打磨——她要让“惠泽堂”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能让女子感受到安心与尊重。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铺面,云舒便带着工匠头领刘师傅逐一确认布局。一层临街的空间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左侧是候诊区,她特意让工匠打造了六张带靠背的木椅,椅垫缝上柔软的棉絮,墙上挂着《女科养生图》,角落摆着一个小花坛,种着清雅的吊兰与薄荷,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中间是诊脉室,用雕花屏风隔出独立空间,屏风上刻着缠枝莲纹样,既保证隐私,又不失雅致,诊脉的木桌旁放着一个小炭炉,天冷时可烧热水温手,避免患者诊脉时受凉;右侧是药房,打造了整面墙的药柜,每个药柜抽屉上都贴着清晰的药材名称,药柜旁设了一个小窗口,患者只需在窗口递药方、取药,无需进入药房内部,既规范又高效。

  “刘师傅,诊脉室的屏风一定要选楠木,不仅结实,还能散出淡淡的香气,让患者更放松。”云舒指着设计图,语气细致,“药房的药柜抽屉要做双层的,外层放常用药材,内层放稀缺药材,还要在药柜顶部装几个小抽屉,专门存放炮制好的丸、散、膏、丹。”

  刘师傅一边点头记录,一边赞叹:“姑娘考虑得真周到,比那些男医馆想得还细致。之前我装修过不少医馆,从来没见过把候诊区做得这么舒服的。”

  二层则被划分为病房与女医休息室。四间病房中,两间为普通病房,各放两张病床,床品选用浅粉色的粗布床单,既耐脏又温馨,床头设了小床头柜,可放患者的随身物品;另外两间为单人病房,专为病情较重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准备,病房内还隔出一个小隔间,可让家属临时陪护。每间病房的窗户都装了双层窗纸,天冷时糊上厚棉帘,保证室内温暖,窗外还搭了小小的窗台,可摆放患者带来的盆栽。

  “普通病房的病床之间要加个小屏风,让患者换衣服、休息时更自在。”云舒站在二层的空地上,比划着位置,“单人病房的床头要装个小架子,方便挂汤药碗和毛巾,墙角再放个小炭盆,天冷时可取暖,但一定要装烟囱,避免患者煤气中毒。”

  后院的小院子则被规划为草药晾晒区与女医培训区。靠墙的位置搭了两层晾晒架,用于晾晒新鲜草药,架子旁挖了一个小水池,方便清洗草药;院子中央摆了一张石桌和四张石凳,作为临时培训场地,石桌旁种了薄荷、艾草、金银花等常用草药,既方便教学,又能让学员直观认识药材。

  装修过程中,云舒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馆,从木材选择到颜色搭配,事无巨细都亲自把关。有一次,工匠们为了节省时间,想将诊脉室的屏风换成普通的松木,云舒发现后立刻制止:“刘师傅,楠木虽然贵些,但它的香气能安神,而且不易变形,对患者的体验很重要。麻烦你们重新换成楠木,费用我来承担。”

  刘师傅见她态度坚决,只好重新采购楠木。后来他跟其他工匠感慨:“这位云姑娘看着年轻,对医馆的事却比谁都上心,连一块屏风都这么较真,将来这‘惠泽堂’肯定能办好。”

  除了硬件布局,云舒还特别注重细节设计。她让青禾缝制了一批浅青色的布帘,挂在诊脉室与病房的门口,布帘上绣着小小的“惠”字,既统一又显特色;药房的药秤选了最精准的“十六两秤”,确保药材称量无误;候诊区的桌子上放了一本《就诊登记册》,患者可按顺序登记,避免插队;甚至连卫生间都设在后院偏僻处,铺了防滑的青石板,放了干净的草木灰,保证卫生。

  装修接近尾声时,三位受邀的老女医——擅长妇科的陈大夫、精通接生的周大夫、擅长儿科的吴大夫,特意来医馆查看。看到候诊区柔软的座椅、诊脉室的独立屏风、病房温馨的床品,陈大夫忍不住赞叹:“云姑娘,你这布局太贴心了!以前我们给女子看病,要么在自家客厅,要么在简陋的棚屋,哪有这么舒服、这么尊重人的地方?”

  周大夫也笑着说道:“有这样的病房,产妇生产后也能好好休养,比在家坐月子还方便。以后我们在这里坐诊,心里也踏实。”

  云舒看着焕然一新的医馆,心中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些看似细微的设计,承载的是对女子患者的理解与尊重。夕阳西下时,她站在医馆门口,看着“惠泽堂”的匾额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后,这里挤满前来就诊的女子,听到了她们康复后的笑声。

  装修完成的那日,云舒特意在医馆的每个角落都点了一小束艾草,驱散装修后的异味,也寓意着“驱邪避疾”。她摸着诊脉室光滑的木桌,看着药房整齐的药柜,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用医术守护更多女子的健康,让“惠泽堂”成为京城女子最信赖的依靠。
  http://www.zwhl.cc/zw43422/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