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法则涟漪,青霖之悟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新真界,青霖星。距洛川发现“初心之壤”已过去百年。

  这百年间,青霖星文明经历了认知上的颠覆与重塑。洛川带回的信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至今未曾平息。“星象逻辑派”与“万物有灵派”的争论并未停止,却在“初心之壤”那无法辩驳的存在面前,逐渐走向融合,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派——“共鸣探寻者”。他们不再执着于唯心或唯物,而是致力于研究如何与世界中那些古老、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回声”或“道韵”建立连接与理解。

  洛川本人,已从当年那个孤身探索星空的年轻学者,成为了青霖星“共鸣研究院”的奠基人与精神领袖。他的修为依旧不算高深,但他对那种独特“回声”的感知与理解,已无人能及。他深知,“初心之壤”带来的并非答案,而是一个更宏大问题的开端。

  这一日,就在“共鸣研究院”最深处的静室中,洛川如同往常一样,试图引导几名最有天赋的年轻研究员,去感知天地间流淌的细微法则韵律。突然,他心神勐地一悸!

  并非来自外界的声响,而是源自他灵魂深处、与那远方“初心之壤”隐隐相连的那丝感应,传来了一阵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紊乱。

  几乎是同一时刻,研究院内所有高精度的“灵韵感应器”同时发出了低频警报。光幕上,代表青霖星乃至周边星域法则稳定性的曲线,出现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短暂的抖动。

  不是能量风暴,不是空间震荡,而是更深层次的、构成世界基石的“法则”,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

  “法则涟漪……”洛川脸色微变,霍然起身。这个词汇,是研究院基于对“初心之壤”信息的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当某种超越当前世界理解极限的“现象”或“存在”触及宇宙底层规则时,可能会引发法则层面的轻微扰动,如同水面的涟漪。

  但这仅仅是理论!新真界自诞生以来,法则稳固远超旧史记载,从未观测到如此清晰、且能被仪器捕捉到的“法则涟漪”!

  “源头!分析涟漪源头!”洛川声音急促,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研究院内瞬间忙碌起来,所有计算单元全开,试图追溯那转瞬即逝的涟漪轨迹。数据流疯狂闪烁,模型不断构建又崩溃。这涟漪太微弱,太短暂,仿佛来自无穷远处,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与维度。

  “院长!轨迹无法锁定!能量级数太低,干扰太大!”

  “模型显示,源头可能……可能来自星尘河之外!甚至更远!”

  星尘河之外?所有研究员都感到一阵寒意。青霖星所在的星尘河,对于他们而言已是浩瀚无垠,河外是何等景象,连最先进的星梭都未曾抵达。

  洛川沉默着,他闭上双眼,不再依赖仪器,而是全力运转那独特的天赋,将心神沉入那冥冥中的“回声”之海。他捕捉着那丝来自“初心之壤”的紊乱感应,如同在暴风雨中追寻着一缕微弱的灯塔之光。

  无数杂乱的信息碎片涌入他的感知:扭曲的光线、冻结的时间碎片、破碎的因果线、还有……一种冰冷的、与这充满生机的世界格格不入的……“饥饿感”?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再次响起了那古老而温和的意念,但这一次,带着一丝此前未曾有过的凝重:

  “涟漪已现……非敌非友,乃‘未知’之触须。”

  “旧障已除,新景无垠,然‘无垠’本身,亦藏万般形色。”

  “勿惧,勿躁。静观其变,以‘心’映之,以‘道’载之。”

  “守护之意,非固步自封,而在明辨与包容。”

  意念消散,洛川缓缓睁眼,额角已布满细汗。他明白了。这“法则涟漪”并非归寂再现,也不是某种恶意攻击,而是这广阔无垠的新真界、这“可能性之海”中,自然存在的、他们尚未理解的某种“现象”或“存在”,其活动偶然触及了他们所知的法则框架。

  就像生活在二维平面的生物,突然感知到了三维空间的一个投影。

  危机?不,这更像是一个……邀请。一个来自未知领域的、充满挑战却也蕴含无穷机遇的邀请。

  “停止追踪源头。”洛川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启动‘观澜’计划。调整所有感应阵列灵敏度,不再试图‘捕捉’,而是‘记录’和‘感受’。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防御,而是如何……理解这种‘未知’。”

  命令下达,研究院的氛围为之一变。从紧张、戒备,转向了一种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沉静。他们开始像倾听风声、观察流水一样,去记录和分析那偶尔泛起的“法则涟漪”,试图从这些微弱的波动中,解读出背后可能存在的“信息”。

  洛川走到观测窗前,望着窗外青霖星生机勃勃的大地与璀璨的星空。他想起了“初心之壤”传递的意象——“林”、“风”。林,代表着扎根与繁茂,是坚实的根基;风,代表着流动与探索,是无限的可能。

  此刻,这“法则涟漪”,不就是一阵来自未知之域、拂过新真界这片浩瀚森林的“新风”吗?

  它可能带来新的种子,也可能带来寒意。

  但正如那古老意念所言,“守护之意,非固步自封,而在明辨与包容。”

  数日后,一份由洛川亲自撰写的、题为《论“法则涟漪”现象及其对文明认知边界拓展的潜在意义》的报告,被提交至青霖星最高议事会。报告中,他详细阐述了此次事件、研究院的分析结果以及他自己的感悟,并郑重提议:

  不再将“法则涟漪”视为潜在威胁,而是作为拓展认知边界的契机。建议集中资源,一方面深化对“回声”与本土法则的理解,夯实文明之“林”;另一方面,开始着手研制能够抵御更极端环境、能对“法则层面”变化进行更有效探测的新一代深空探索器,以拥抱那无限之“风”。

  此议一出,举世哗然。保守者认为这是冒险,将整个文明的命运置于未知的风险之中;激进者则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文明迈向真正成熟的标志。

  争论持续了数年。

  最终,青霖星文明做出了选择。

  一支代号为“追风者”的特殊项目组正式成立,洛川担任首席顾问。他们的目标,不是征服,不是殖民,而是理解与对话。他们要建造的,不是战舰,而是能随风潜入更深维度、传递友好信息的“信使”。

  在项目启动仪式的当天,洛川再次来到了“回声研究院”的静室。他盘膝坐下,心神与脚下的大地、与远方的“初心之壤”、与这浩瀚的新真界相连。

  他不再去“听”那特定的回声,而是让自己彻底融入这片天地无处不在的“道韵”之中。他感受到了青石的包容,启明的理性,金煞的锐意,冰芸的守护……所有古老的道,都已成为这世界呼吸的一部分。

  他也感受到了那偶尔泛起的、来自无垠未知的“法则涟漪”,它们如同投入这宏大乐章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略显突兀,却也让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充满悬念。

  “前行吧,如风拂过林海,自由,且充满生机。”

  古老的话语在他心中回荡。

  洛川知道,属于青霖星、属于新真界所有生灵的、真正的探索,刚刚开始。他们不再是需要被庇护的幼苗,他们是这片无垠森林的一部分,他们将与风同行,去见证,去守护,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传说。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百年前,那片星尘之中,一方小小的、承载着初心与希望的土壤。

  (第1253章 完)
  http://www.zwhl.cc/zw43623/12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