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星火燎原,万邦初立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时光的沙漏在废墟之上静静流淌,又是一个宇宙年过去。由第七庇护所“感物道”和“铁砧”庇护所“废土科技”点燃的星星之火,借助空衍的网络与星火的传讯,已然形成了燎原之势。分散于“曦宇”各处的文明庇护所,在生存得以基本保障后,开始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与凝聚力,文明的幼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茁壮成长,并开始尝试着伸出枝桠,触碰彼此。

  新生代的崛起

  阿石,这个当年在学堂上提出稚嫩问题的男孩,如今已成为第七庇护所“感物道”研究的中坚力量。他的灵觉远超同侪,与宇宙能量的共鸣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他甚至能模湖地感知到那柄遥远法则之刃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心语”,并将其转化为修行上的启示。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年轻的“感物者”开始尝试将这种共鸣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调和地脉能量以稳定庇护所地基,引导恒星风以补充能源,甚至尝试与一些在战后变异、拥有微弱意识的星兽进行沟通。

  而在“铁砧”庇护所,莉亚已然成为首席工程师。她的团队不再满足于拼凑残骸,而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与“创造”。他们利用从多个文明残骸中解析出的技术优点,结合“废土科技”的实用理念,设计出了第一艘完全由本土材料制造、具备短途跨星域航行能力的探索船——“希望号”。这艘船的外形依旧带着拼凑的痕迹,但其核心的能量回路与结构设计,却充满了巧思与韧性,象征着一种全新的、诞生于废墟的技术美学。

  这些新生代的佼佼者,他们没有经历过辉煌的旧纪元,他们的知识和信念源自传说、源自空衍的数据库、源自星火的启示,更源自于在这片废墟上摸爬滚打的实践。他们是纯粹的“曦宇新生代”,他们的思维不受旧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力与务实的行动力。

  庇护所的联合——万邦雏形

  随着各庇护所实力的恢复和探索范围的扩大,原本孤立的定居点之间,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接触。起初是小心翼翼的侦察,随后是小规模的贸易与人员交流,空衍的网络成为了他们沟通的主要桥梁。

  利益的交换伴随着摩擦,不同文明习惯与理念的碰撞时有发生。一个以严格逻辑和集体利益为上的机械文明庇护所,与一个注重个体灵性与自然和谐的修行文明庇护所,在资源分配和区域发展规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几乎酿成冲突。

  关键时刻,是空衍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分析,展示了合作共赢与内耗俱损的清晰未来图景。同时,那混沌星火似乎也“投下”了一份关于某个上古时期多种族文明如何建立“求同存异”联盟的残缺史料。

  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几个地理位置邻近、发展较为领先的庇护所(包括第七庇护所和“铁砧”庇护所)的代表,通过空衍搭建的虚拟会场,进行了首次正式会谈。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繁文缛节。代表们在一间由数据流构成的朴素会议室中,面对着彼此可能略显怪异(无论是形体还是观念)的“邻居”,开始了艰难的谈判。

  争论、妥协、质疑、理解……过程充满了波折。但所有人都明白,在未知的威胁(虚空大君虽败退,但其阴影犹在)和广阔的未知宇宙面前,孤立意味着脆弱,联合才是出路。

  最终,一个极其松散的联盟协议初步达成——“曦宇新生联邦”雏形。协议内容简单而务实:承诺互不侵犯,建立基本的资源与信息共享机制,在遭遇外部重大威胁时进行协商与互助。他们没有推举最高领袖,而是成立了一个由各庇护所代表组成的“协调议会”,空衍作为信息中枢与顾问,拥有列席权。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微不足道的雏形。但它的意义无比重大——这是自末日战争以来,第一次由幸存文明自发形成的、超越单个庇护所范围的政治实体!文明的根系,终于开始穿透隔离的土壤,尝试着交织在一起。

  守护者的凝视

  在这历史性的一刻,那遥远的观星台旧址,法则之刃再次发出了微弱的嗡鸣。这一次,那“心语”中蕴含的不再是认可或警惕,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仿佛长辈注视着蹒跚学步孩童般的欣慰与期待。刃身之上,石牧那原本极其模湖的虚影,似乎凝实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而那混沌星火,其光芒也似乎温暖了一分,流淌出的信息碎片中,关于社会治理、外交策略、文化融合的内容悄然增多。

  它们“看”着这一切,这些由他们牺牲所守护下来的火种,不仅没有熄灭,反而以他们未曾预料的方式,开始重新编织文明的锦绣。

  星火已燎原,万邦初立。

  前路依旧漫长,黑暗仍未散尽。

  但希望,已然扎根,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迎向那未知的、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星空。

  (第1342章 完)
  http://www.zwhl.cc/zw43623/13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