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考古发现,上一个周期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潜影”小队带回的数据与影像,在SRF总部和“摇篮”高层引发了不亚于一场地震的轰动。那支静静悬浮在尘埃带中的庞大幽灵舰队,尤其是那艘仍残留着一丝诡异“活性”的黑色水滴状母舰,其意义远超一次简单的边境异常信号调查。一支由顶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材料科学家、密码学家以及SRF精锐护卫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以最高优先级迅速组建,代号“掘墓人”。数日后,一支规模远超“潜影”小队的特遣舰队,护送着数艘配备最先进非侵入式探测设备的科考船,再次进入了NZ-7尘埃带,径直驶向那支死亡的舰队。
这一次,他们做好了万全准备,配备了针对性强干扰的缓冲设备。当科考船靠近时,那诡异的嗡鸣声再次出现,但强度已被大幅削弱,仅造成短暂的系统波动。
科考队的工作谨慎而高效。他们像一群在巨人墓穴中工作的盗墓贼,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可能触发未知防御机制的敏感区域,利用高能粒子扫描、量子透影、微观结构分析等技术,从外部尽可能多地收集这些古老舰船的信息。
初步结果令人震惊。
“舰体材料的分子结构呈现出极端老化特征,根据同位素衰变测定……其年代久远到难以想象,远远超过联盟有记载的任何历史,甚至超越了‘执笔者’文明存在的时间跨度……”材料学首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看着分析报告,手都在微微颤抖。
“看这些舰船的结构设计和残留的能量传导路径模式,”一位资深飞船工程师指着扫描图,眼中充满难以置信的惊叹,“它们的推进方式和能量利用效率,与我们、甚至与‘执笔者’文明都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基于时空本身扭曲的航行原理?这只是推测,但太不可思议了!”
“没有发现任何生命残留痕迹,没有尸体,没有休眠舱……仿佛里面的乘员在瞬间蒸发,或者……在死亡来临前,自己离开了?”一位生物学家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结论:这支舰队,不属于当前宇宙周期。
“上一个周期……”艾拉在“摇篮”的分析室内,看着同步传回的数据,冰冷的电子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她的核心逻辑快速比对着“执笔者”文明数据库中最古老、最残破的那些碎片化记载,关于宇宙轮回的猜想,关于“先驱者”的模糊传说。
“掘墓人”科考队的注意力,最终全部集中在那艘最大的、仍有微弱能量波动的黑色水滴状母舰上。它显然是这支舰队的旗舰或核心。
经过数天的周密部署,一台如同巨大机械水母般的精密探测器,被远程操控着,缓缓贴近母舰一处疑似外部数据接口的破损处。探测器伸出无数纤细无比的纳米探针,尝试进行物理连接和数据读取。
过程异常艰难。对方的系统结构、编码方式、能量频率与联盟所知的一切技术体系截然不同,如同试图用石器时代的骨针去破解现代计算机的加密算法。
就在科学家们几乎要放弃时,转机意外出现。
那艘母舰残留的、微乎其微的能量源,似乎将探测器的尝试误判为了某种系统自检或低功耗维持信号,竟然被动地、无意识地开放了一个极其底层的、只读的数据访问通道!
海量的、杂乱无章的、大部分都已损毁的数据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探测器的缓冲器!
“快!记录!能记录多少记录多少!”科考队首席考古学家激动地大喊。
数据流持续了短短十几秒便戛然而止,母舰表面的微光再次黯淡下去,仿佛这最后的“回光返照”耗尽了她最后一丝力气。
但这十几秒的数据,却是无价之宝。
经过超级计算机长达数标准时的初步清理和排序,一些相对完整的日志片段和影像残片被修复出来。
当第一段影像在“摇篮”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播放时,所有目睹的人都感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影像摇晃,充满干扰雪花,但依稀能辨认出是在某艘战舰的舰桥(如果那还能称为舰桥的话)。视角的主人似乎在极度惊恐中奔跑,背景是刺耳的、非人类语言的警报声和剧烈的爆炸震动。
透过破损的舷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星空正在发生极其可怕的事情——星辰的光芒正在一片片地、不正常地迅速熄灭,不是被遮挡,而是仿佛其存在的根基被凭空抹去。空间本身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灰色,如同腐烂的织物。
一种无法用任何已知语言描述的、宏大的、冰冷的“寂静”,似乎能透过影像传递出来,扼住所有观看者的呼吸。
紧接着,一段断断续续的、由多种奇异语言混杂、依靠联盟强大的实时解析系统才能勉强理解的日志音频被播放出来:
“……第……七次……冲击……抗……无效……法则……正在……崩解……” “……‘净化之潮’……不可阻挡……它们……回来了……” “……母舰‘永眠号’……最后的……方舟……也……” “……记录……必须……留下……警告……后来者……” “……周期……是……循环……我们……并非……第一批……也非……最后……” “……‘观测者’……在……看着……始终……” “……逃……无路可逃……” 音频最终被一阵尖锐的、仿佛能撕裂灵魂的噪音淹没,归于死寂。
指挥中心内,落针可闻。
每一个人,包括林烬,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影像和日志中透露出的信息量巨大而骇人。
“净化之潮”——这似乎是对“寂灭潮汐”的另一种称呼。 “法则崩解”——比单纯的能量毁灭更加可怕,直指宇宙规则的瓦解。 “周期循环”、“并非第一批”——直接证实了宇宙轮回的猜想,且上一个周期同样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 “‘观测者’在看着”——这与“监视者之眼”的发现惊人地吻合! “逃,无路可逃”——一种彻底的绝望。
这时,语言学团队又有了突破性发现。他们从海量数据碎片中,成功分离并破译了少量重复出现的、似乎是该文明基础文字符号的片段。这些符号被与母舰舰体外部的少量铭文进行比对确认。
最终,他们翻译出了那艘黑色水滴状母舰的名字,也是那段最后日志中提到的名字——
【永眠号】(The Eternal Rest)
以及这支舰队所属文明的名称,一个刻在“永眠号”舰桥主梁上的、充满悲怆与不屈意味的名字——
【守望者文明】(The Guardian Civilization)
当这两个名字被宣读出来时,指挥中心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恍惚和莫名的震撼。
守望者……
上一个周期,竟然也存在一个自称为“守望者”的文明?他们也同样在面对“净化之潮”?他们最终也失败了,化为了这片宇宙尘埃中的冰冷墓碑?
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历史重演感,一种命运般的嘲弄。
林烬缓缓闭上眼睛,他能感觉到怀中那“钥匙”碎片传来一丝微弱的、共鸣般的悸动。苏萤下意识地握紧了手,光蕈网络中仿佛掠过无数来自遥远过去的、充满绝望与不甘的细微回响。
艾拉的核心逻辑疯狂运转着,将每一个数据碎片纳入模型。上一个“守望者文明”的失败,他们的技术路线(似乎更侧重于时空本身),他们的最终结局……所有这些,都在剧烈地冲击着她之前的计算模型。
“掘墓人”科考队发回了最后一份报告:在“永眠号”最深处的某个加固舱室内,发现了一块用未知合金铸造的黑色方碑。方碑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能量反应,任何扫描手段都无法穿透其表面分毫。它就这样静静地立在废墟核心,仿佛在无声地等待着什么。
科考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将方碑的影像和坐标传了回来。
那黑色方碑,与“监视者之眼”的材质和形态,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性。
林烬睁开眼,目光落在屏幕上那块黑色方碑的影像上,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沉重:
“把……‘永眠号’的数据,尤其是关于‘净化之潮’和它们抵抗方式的任何细节,最高优先级进行分析。”
“另外,准备一下。我要亲自去一趟NZ-7区域。”
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上一个周期的“守望者”,留下的最后遗迹。以及,那块冰冷的、仿佛蕴含着最终答案、或者最终绝望的黑色方碑。
考古的发现,没有带来希望,反而像一面冰冷的镜子,照出了当前联盟可能正在踏上的、那条通往既定终局的残酷之路。上一个守望者文明的幽灵,正无声地凝视着它的后继者。
http://www.zwhl.cc/zw43623/7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