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盛世初现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崇祯二年四月,北京城内外一派欣欣向荣。

  前门大街的日月百货门前,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三楼雅间内,周皇后正与几位贵妃核算着这个月的收益。

  香皂这个月净赚三万龙元,香水两万五千龙元。田妃捧着账册,脸上洋溢着喜悦,江南的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

  袁妃补充道:苏杭的商人还想代理我们的货品,愿意预付五万龙元定金。

  周皇后微笑着点头:这都是皇上圣明。不过姐妹们要记住,咱们经营这些产业,既是为了充实内帑,也是为了给天下女子做个表率。

  在西山玻璃工坊,英国公张维贤正在视察新投产的生产线。

  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在工匠手中成型,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

  国公爷,这月咱们的玻璃已经卖到南洋去了。工坊总管兴奋地禀报,暹罗商人一次就订了三千件,出价是市价的三倍。

  张维贤满意地抚须:好!不过要记住,质量是根本。告诉工匠们,只要保证质量,年底分红翻倍。

  与此同时,京郊的水泥厂也是热火朝天。

  武清侯李国瑞看着新出窑的水泥,对工部来的官员说:

  这批水泥的质量比上次更好,用来修筑永定河堤坝最合适不过。

  工部官员检验后连连称赞:侯爷这里的水泥确实过硬。工部已经决定,九边城墙的修葺都用您这里的水泥。

  前门大街的日月米行前,依然排着长龙。

  徽商首领正在店内指挥伙计:

  新到的江南大米优先供应平民,每人限购一石。那些想大量采购的富户,让他们从后门进货。

  这个举措深得民心,百姓们交口称赞:

  这才是皇商该有的样子!

  比那些囤积居奇的好多了!

  此刻的紫禁城内,崇祯正在听取各部汇报。

  户部尚书倪元璐呈上最新的国库账册:

  陛下,自日月集团成立以来,太仓库月入递增。四月入库白银五十万龙元,创近年来新高。

  其中香皂、香水贡献八万龙元,玻璃五万龙元,水泥十万龙元,粮业税收五万龙元,其余为盐税、商税等。

  崇祯满意地点头:太仓库情况如何?

  毕自严回道:太仓库现存银二百八十万龙元,足够支应各项改革所需。

  兵部孙承宗接着汇报:

  陛下,京营整顿已见成效。秦侍郎训练的新军,已经熟练掌握燧发枪操作。袁侍郎督造的辽东防线,也已加固完毕。

  工部徐光启奏报:

  登莱军镇建设顺利,孙元化来报,新军已训练五千余人。毕懋康督造的军工坊,日产燧发枪已达四百支。

  吏部袁继咸禀报:

  新任官员考核制度已推行全国,首批不称职官员已被革职。路振飞正在遴选接任人选。

  听着这些汇报,崇祯心中感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明终于走上了正轨。

  经济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国库日益充盈。

  军事上,新式军队逐渐成型,边防更加稳固。

  吏治上,考核制度严格推行,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这一切,都源于他推行的各项改革。

  退朝后,崇祯独自登上煤山。

  俯瞰着脚下的北京城,但见: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鳞次栉比。

  工坊里机杼声声,农田中禾苗青青。

  军营里杀声震天,学堂中书声琅琅。

  这是一幅盛世初现的画卷。

  虽然前方还有重重困难,但大明已经迈出了振兴的第一步。

  经济繁荣,武备修明,吏治清明,百姓安乐。

  这,正是他想要的大明。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京城。

  崇祯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希望。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古老的帝国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http://www.zwhl.cc/zw45250/1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