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来到万州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离开横县后,盛长梧一行人继续西行,越是靠近贵州地界,道路便越发崎岖难行。官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马车行驶其上,颠簸得厉害。

  沿途所见,山多地少,民生显然比之前经过的岭南诸府要困苦许多,经济发展滞后,朝廷对此地的关注和投入也显得不足。

  马车里,林噙霜被颠得有些难受,轻轻揉着额角,叹道:“早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黔路之难行,怕也不遑多让。这一路,真是辛苦我儿了,也让大家跟着受罪了。”

  小墨兰更是苦着一张小脸,小声抱怨:“阿娘说的是,墨儿在马车上坐得屁股都疼了,骨头都快散架啦!”

  盛长梧看着妹妹皱成一团的小脸,心疼又有些好笑,提议道:“墨儿,若是坐车实在难受,不如去骑东风?马背上或许能舒坦些。”

  墨兰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啊好啊!我要骑东风!”

  盛长梧命车队暂停,亲自将墨兰抱上东风背上,自己则在一旁牵着缰绳,东风步伐稳健,墨兰坐在马鞍上,视野开阔,果然比闷在颠簸的马车里舒服了许多,小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一行人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贵州境内的荔波县,县城比想象中还要简陋几分,透着一股边陲之地的荒凉与贫瘠。

  在驿馆安顿下来后,盛长梧让众人好生休息,解除旅途劳顿。

  他则吩咐小满等贴身随从,像往常一样,分散到市井之间,暗中打听本地吏治民情。林噙霜也带着墨兰,以行善积德的名义,前往县城的慈幼坊查看情况。

  这日,盛长梧与母亲、妹妹一同,在荔波县城内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本地食肆用饭,既为填饱肚子,也想亲身体验一下当地的饮食与民风。

  相较于之前广州、横县食肆的热闹,这家店显得冷清许多,提供的菜肴也颇为简单,多以山野时蔬、腌制菜蔬为主,少见荤腥。想来此地贫瘠,物产不丰,百姓生活清苦。

  店家伙计见他们衣着气度不凡,甚是热情,极力推荐道:“几位客官,尝尝我们本地的酸汤鱼吧!用的是山里采摘的野果和秘制米酸熬的汤,开胃得很!鱼是清晨刚从河里捞上来的,虽比不上大地方的肥美,却也鲜嫩!”

  店家伙计推荐的酸汤鱼果然名不虚传,酸爽鲜辣的汤底瞬间打开了因旅途劳顿而有些萎靡的胃口,连声称坐车坐得骨头疼的墨兰,也就着酸汤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然而,当墨兰好奇地夹起一筷子拌好的凉菜,放入口中咀嚼时,小脸瞬间皱成了包子,连忙“呸呸”两声吐了出来,端起水杯猛灌了好几口。

  “这…这是什么怪味道?好难吃!又腥又冲!”她吐着舌头,一脸嫌弃地用筷子指着那盘凉拌菜。

  盛长梧探头一看,只见盘中是切段的雪白根茎,拌着简单的佐料。他不由莞尔,解释道:“墨儿,这叫鱼腥草,是云贵一带常见的野菜。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晒干了就是一味药材。”

  墨兰苦着脸,连连摆手:“果然,能入药的东西都难吃!这股子鱼腥味,真受不了!”

  林噙霜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笑道:“真有那么难吃?让娘亲也尝尝。”

  说着,她也小心地夹起一小段,放入口中,细细品味之下,她的表情也变得十分微妙,强忍着才没失态地吐出来,连忙用帕子掩口,蹙眉道:“这鱼腥草,鱼腥草,名字果真没叫错,确实有一股子独特的腥气,我怕是享用不了。”

  母女俩一同将目光投向盛长梧,却见他神色自若地夹起一筷子鱼腥草,放入口中,咀嚼得津津有味,甚至还点头评道:“口感爽脆,初觉腥冲,细品之下却别有一股清香回甘,倒是开胃。”

  墨兰和林噙霜看着他面不改色的模样,眼中都流露出由衷的佩服。墨兰更是小声嘀咕:“哥哥真厉害,连这么奇怪的东西都能吃得下……”

  盛长梧看着她们如临大敌的样子,心中不由泛起一丝带着苦涩的熟悉感。

  他想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初到西南,第一次尝试鱼腥草时,反应比墨兰还要激烈,可后来,物资匮乏,这漫山遍野生长的鱼腥草成了充饥、防治疾病的宝贝。

  她也渐渐地从勉强接受到习惯,最终竟品出了那独特腥气背后的田野清香,爱上了这个味道。

  甚至到了后来,条件好了,有了人工种植的鱼腥草,她却总觉得味道寡淡,远不如记忆里田坎边随手挖来的那股子泼辣鲜活的劲儿。

  他轻轻放下筷子,压下心头的波澜,对母亲和妹妹温和笑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地潮湿闷热,这鱼腥草正是应对此地气候的良物。吃不惯便不吃,我们还有酸汤鱼呢。”

  历经半年时间,盛长梧他们来到万州。

  时值除夕,万州城内虽无大雪,但凛冽的寒风依旧刺骨,盛长梧携母亲、妹妹在城中漫步,体味这西南重镇的岁末风情。

  然而,行至一处简陋的民居附近时,却见一群人围拢在一起,议论纷纷,气氛凝重,与周遭隐约传来的年夜饭香气和期盼团圆的喜庆格格不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盛长梧眉头微蹙,示意护卫上前查看。几人走近,拨开人群,只见一名老妇人蜷缩在冰冷的墙角,身体早已僵硬,面色青灰,显然已断气多时,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破旧衣服,在寒风中显得无比凄凉。

  周围百姓的议论声传入耳中:

  “真是造孽啊!死在了大年下……”

  “唉,我晌午还听见解昌英在喊她儿子的小名,后来就没声了,我还以为她儿子终于把她接回去过年了。”

  一个老者愤愤不平地走过来,指着不远处几家紧闭的房门骂道:“太不像话了!她那四个儿子,就住在这附近,没一个愿意出来把老娘抬回去安葬!任由谢昌英死在外面!”

  “都是畜生!”一个老妇人抹着眼泪,“谢昌英年轻时守寡,一个人做绣活、帮佣,辛辛苦苦把四个儿子拉扯大,给他们娶媳妇,没想到老了竟是这个下场……”

  “听说之前就是四个儿子互相推诿,谁都不肯养娘,老人才被赶出来的……”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讲述,盛长梧、林噙霜和墨兰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事情再清楚不过——这位名叫谢昌英的老人,含辛茹苦养大了四个儿子,晚年却如同皮球般被儿子们踢来踢去,无人奉养,最终在这象征着阖家团圆的除夕之日,饥寒交迫,惨死街头。而她的儿子们,近在咫尺,却无一人现身。

  林噙霜眼中已泛起泪光,她紧紧握住墨兰的手,心痛这老人的遭遇。

  墨兰她仰头看着兄长,眼中充满了不解与愤怒:“哥哥,他们……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自己的阿娘?”

  盛长梧面沉如水,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压下翻腾的怒火,对身边的护卫沉声吩咐道:“去,查清楚她那四个儿子的姓名、住址、以何为生。再去一个人,通知本地的县衙,就说本官在此,让他们即刻派人前来。”

  “是,大人!”护卫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盛长梧又解下自己身上的厚披风,上前一步,郑重地覆盖在谢昌英老人的遗体上。他这个动作,让周围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心中猜测着他的身份。

  盛长梧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老人家辛苦一生,不该落得如此结局。今日,我盛长梧既路过此地,便管定了这件事。定会给她,也给这天下为人子女者,一个交代!”

  “盛长梧?”

  “是那个巡抚盛大人!”

  “天啊,是盛青天!”

  人群中顿时响起惊呼声,随即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跪倒在地:“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民妇谢昌英做主啊!”

  (参考重庆万州谢昌英事件)
  http://www.zwhl.cc/zw45301/2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