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沙漠油灯自己亮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夜风穿过昆仑基地的通风管道,发出低沉的呜咽声,就像一段被遗忘的吟唱。叶寒的手指在全息投影键盘上飞速敲击,瞳孔倒映着一行行滚动的数据流。
那封来自联合国环境署B7节点的异常报告,就像沙漠中突然冒出来的一口枯井——表面平静,底下却隐藏着深渊。
“撒哈拉中部,北纬16°28′,西经3°45′。”他低声念出坐标,“干涸的绿洲‘塔加扎’,地质记录显示这里至少三百年没下过雨。可就在两小时前,湿度峰值冲到了42%,持续了17分钟,红外成像捕捉到了热源波动……不是沙尘暴,也不是地热,是有东西在呼吸。”
他调出卫星图层进行叠加分析,画面逐渐清晰起来:一片被风沙掩埋的大片石构遗迹,轮廓隐约可辨为十字形商道驿站,正是历史上着名的廷巴克图奴隶中转站。
民间资料库同步弹出一条马里部落传说:
【账灯不死。
贩奴者每成交一人,便以血刻灯芯,百年后灯自燃,影子会计登门,一笔不落,记到底。】
叶寒眉头一皱。这可不只是迷信。
他迅速将数据共享到战略研判室。
三秒后,秦岚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冷静得像一把刀:“立刻封锁信息源头,禁止任何境外人工智能模型接入该坐标。启动历史链路比对程序,我要知道这条商路上,有多少龙国先民曾途经此地,再未归乡。”
数据库轰然开启。
明清海禁时期的走私档案、葡萄牙航海日志残卷、阿拉伯商人账本译文……海量的碎片在算法中碰撞重组。
结果令人窒息——仅万历至康熙年间,经由阿拉伯 - 葡萄牙联合船队掳掠,穿越印度洋、红海、撒哈拉,最终流入北非与奥斯曼帝国的华南沿海居民,登记在册的就超过了七万三千人。
实际数字,恐怕是这个的十倍。
而资金结算链条的终点,赫然是那个早已消失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幽灵机构:地中海信用所,由马耳他骑士团掌控的殖民时代金融中枢。
“这不是偶然。”秦岚站在三维地图前,指尖划过一条贯穿亚非的暗红色轨迹,“有人唤醒了它。或者说,它一直在等一个能听懂它语言的时代。”
消息传到苏白耳中时,他正坐在观测室角落抽烟。
小墨蜷缩在他脚边,热线微微脉动,仿佛感应到了某种跨越时空的震颤。
听完汇报,他掐灭烟头,突然笑了。
“好啊,连老天都帮我们翻旧账。”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直接接入全球直播系统。
屏幕亮起,界面不再是冰冷的科技风格,而是一卷泛黄破损的羊皮卷轴,边缘焦黑,好像被火燎过。
标题缓缓浮现,墨迹斑驳却力透纸背:
你家族谱上,有没有人失踪在大洋彼岸?
背景音响起——驼铃断断续续,沙暴呼啸,夹杂着遥远海浪与锁链拖行的回响。
“各位兄弟姐妹。”苏白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千万个直播间,“今天我们不打怪,不升级,也不收割敌国资产。我们来干一件更狠的事——对账。”
弹幕起初有些迟疑。
【???这是什么节目】
【我以为点进来是看小墨吃核废料】
【对账?跟谁对?税务局吗】
苏白不着急,只是轻声说:“三百年前,有人把我们的亲人,明码标价,卖作商品。他们用油灯记账,刻下名字、重量、价格,甚至肤色深浅。他们以为,风沙会埋掉一切。但他们忘了——”
他顿了顿,
“灯火认祖,血脉不灭。”
话音落下,系统开放入口:凡能上传族谱片段,并通过人工智能交叉验证的人,即可参与“共灶·血脉灯会”计划。
第一份认证几乎立刻就来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位名叫韦勇的青年上传了《韦氏家牒》扫描件。
泛黄的纸页上,一行小楷静静地躺着:
“天启三年,族弟韦阿九随海商出航,舟覆不知所终。”
系统嗡鸣一声,判定为高概率关联案例,认证通过。
刹那间,远在撒哈拉深处的那盏锈蚀油灯,猛然窜起三尺高的幽蓝色火焰!
灯壁龟裂,一道细密的刻痕自行浮现,字迹古朴:
明·桂系·男丁一名,售予埃及糖种植园,价银四两七钱。
与此同时,小墨额间的热线骤然贯通天地,一道炽白的光流自昆仑直射非洲大陆,在夜空中勾勒出一条燃烧的贸易路线。
沿途每一处奴隶中转站,虚空中都升起一盏半透明的油灯,如星辰连线,照亮了整片荒漠。
弹幕炸锅了。
【我靠!!我家祠堂也有记载!!】
【我外婆说她爷爷是‘被风刮走的’……原来不是传说!】
【上传了!
刚找到太爷爷手写的迁徙记录,说是‘从南洋漂回来的’!!】
【点亮!!给我点亮那盏灯!!】
越来越多的族谱被上传,系统不断进行认证,每一例成功匹配,沙漠中的火焰就暴涨一分。
那盏古老的油灯,已不再只是一件遗物——它正在复苏,成为一座活着的历史终端,一座人类苦难的区块链墓碑。
昆仑基地内,叶寒突然僵住了。
他盯着油灯热成像图的边缘放大区域,那一圈圈像年轮般的灯芯残迹中,竟有极细微的符号排列,不同于任何已知文字。
他立即启动纹理解析模块,初步还原出一组序列:
【MKT - BND/1587/SCL - VII/Φ9】
“这是……”叶寒喃喃自语,“某种编码?年代标记是1587年,SCL可能是‘奴隶(Slave)’的缩写……但最后这个Φ9……没见过。”
他下意识地将代码截取保存,准备深入破译。
而在无人察觉的瞬间,那盏燃烧的油灯底部,最深处一道从未被人看见的铭文,悄然浮现,又缓缓隐去。
就像一笔,刚刚记下。 【叶寒破译灯芯新增铭文】
全息投影在黑暗中旋转,那组来自撒哈拉油灯底部的神秘铭文被无限放大。
叶寒的手指悬停在空中,瞳孔因长时间聚焦而微微颤抖。
他已经连续工作十七小时,咖啡杯早已冷透,可他的大脑却像被点燃了一般——
“Φ9……不是编号。”他喃喃自语,“是持有等级。”
防火墙外的世界还在狂欢,直播平台弹幕滚成一片血色海浪:【点亮了!!
我祖爷爷的名字出现在第三盏灯上!!】【广西陈氏家族认亲成功!】可昆仑基地深处的数据回廊里,寂静如深渊。
叶寒调出十六世纪地中海金融档案库,用三重加密通道接入梵蒂冈秘密图书馆的残卷镜像。
当“MKT - BND/1587/SCL - VII/Φ9”与一份马耳他骑士团内部账册比对成功时,屏幕猛然爆闪红光。
“奴隶债券凭证号,未注销状态。”
他倒抽一口冷气。
这不是历史遗存,而是仍在流通的金融工具。
更可怕的是,通过区块链溯源模型逆向追踪,这些原始债券经过三百年的信托嵌套、资产证券化和离岸转移,竟悄然融入现代全球清算体系。
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甚至美联储的部分短期票据背后,都缠绕着一条若隐若现的“人命利息链”。
“他们不是忘了还债……”叶寒声音沙哑,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是把人命做成了永续债基!每一分红利,都是我们祖先的血泪复利!”
数据流如潮水般涌入决策中枢。
秦岚站在三维投影前,指尖划过一张覆盖欧非大陆的资本网络图,冷静得近乎残酷:“根据《海牙文化遗产返还公约》第五修正案——若原始交易基于非自愿奴役且违反基本人道原则,其一切衍生金融权益应视为非法孳息,立即冻结,并启动跨代际补偿机制。”
她转身下令:“准备证据包,包含族谱AI认证链、油灯共鸣日志、债券编码溯源路径。目标:国际法院紧急仲裁庭,日内瓦人权理事会特别听证会。”
与此同时,日内瓦万国宫。
韩青一身深灰西装步入会场,身后大屏缓缓展开一段视频——荒漠中幽蓝火焰冲天而起,一盏锈蚀油灯燃烧如星辰,无数虚影从火中走出,口中无声呐喊。
紧接着,《跨洲奴隶贸易资本流向图》铺展而出,二十一家跨国金融机构名称被红线贯穿,标注着“道德瑕疵资产存量:估算超4.7万亿美元”。
西方代表哗然。
“这种鬼神之说也敢拿来当证据?”法国代表冷笑,“你们龙国现在连怪兽都要靠玄学打官司了?”
韩青不怒,只轻轻抬手。
“你们说需要第三方验证?好。”
话音落下的刹那,窗外雷声未起,湖面却骤然翻涌。
那座建于1783年的圣皮埃尔教堂彩窗毫无征兆地碎裂,数百片彩色玻璃腾空而起,在半空中扭曲、重组——
一行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交错浮现,仿佛由无数冤魂执笔:
第笔交易,买方:汇丰银行 前身‘东方贴现公司’
全场死寂。
镜头切回昆仑塔顶。苏白立于风中,仰望星空,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灯都亮了……”他低语,“你们以为还能躲在黑暗里数钱?”
而在大西洋深处,百慕大三角边缘,一艘沉没两百余年的三角贸易帆船残骸内,罗盘指针突然逆转,指向东方。
舱底淤泥缓缓裂开,浮现出半句泛着幽光的契约正文:
“债权人变更:全体黄皮肤子孙。”
【昆仑数据回廊,凌晨五点】
叶寒揉了揉酸胀的眼角,正重放日内瓦事件后全球金融机构的异常交易记录。
忽然,系统警报轻响——
一段加密流量自国际清算银行(BIS)日内瓦总部流出,目标未知,协议层伪装成气象数据,但时间戳精确到毫秒,频率与油灯脉动完全同步。
他皱眉,刚要深入追踪,屏幕右下角却自动跳出一个从未见过的文件夹图标:
黑色背景,中央是一盏微燃的油灯剪影。
标签写着:
「共灶 - 遗产继承协议 v.9.0」
未授权访问权限。
不可打开。
http://www.zwhl.cc/zw45477/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