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岷江神工 >第3231章 缓冲层效率暴跌37%稻田间距竟藏能量密排密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231章 缓冲层效率暴跌37%稻田间距竟藏能量密排密码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均匀缓冲层的青金色光带像被晒蔫的秧苗,一片片往下塌。监测屏上的数字红得扎眼:防御效率从 91% 骤跌至 54%,37% 的能量流正顺着缓冲层的缝隙往里钻,护江力从

  滑到 (降 200 点)。凯的机械臂在控制台前急得发烫,星脉合金板组成的 “等距缓冲阵” 在洪流冲击下咔咔作响:“必须加密缓冲密度!这些按插秧间距摆罐子的土办法,能算准能量流的渗透系数?3.7 米的间隔就是给煞力流留的后门!”

  龙脊梯田的水田里,黄大爷正弯腰插着秧苗。嫩绿的秧苗在水中排成奇妙的队形,宽行留着 70 厘米的空当,窄行却挤得只剩 30 厘米。“小凯快看这秧的摆法,” 老人直起腰,用手比划着行距,“宽行让水透气,窄行让根缠在一起 —— 能量罐也得这样,密的地方能扛劲,稀的地方能喘气,不然就像密不透风的秧田,准得烂根。”

  一、宽窄相间的能量梯田

  凯的密度模拟显示,非均匀布局会导致能量分布偏差 73%:“这是用农耕经验对抗流体力学!宽区的能量漏洞会让整个防御网变成筛子!” 他调出的模拟图上,宽窄相间的缓冲带像块破布,紫黑色的能量流从宽区缺口涌进来,在防御网后堆成小山。

  可黄大爷已经按 “七宽三窄” 的比例重摆了陶土能量罐。宽区的罐子稀稀拉拉,间距刚好能让能量流 “漫过去”,窄区的罐子却挤得像抱团的秧苗,罐口几乎贴在一起。“你看这宽区的‘水道’,” 老人用竹竿在水田上划出条曲线,宽区的水流得又快又顺,窄区的水却打着旋儿往下渗,“煞力流猛的时候,让它从宽区快点走,别在这儿憋劲;劲小了,就用窄区的罐子把它缠住 —— 就像咱插秧,密的地方能挡山洪,稀的地方能排积水,两样得凑着来。”

  当改良后的缓冲层启动,奇迹在稻香里炸开。紫黑色的能量流冲进宽区,果然像被疏导的山洪,顺着罐子间的空隙快速流过,能量强度在奔涌中自然衰减;等撞上窄区的密排罐子,又像被网住的鱼,怎么挣都挣不出去。护江力的指针 “噌” 地弹起来,→,防御效率从 54% 猛地窜回 87%,那些原本渗漏的缝隙,正被窄区罐子溢出的青金色能量一点点堵上。

  “数这秧苗的棵数,” 黄大爷指着一平方米的水田,不多不少刚好 37 棵,“老辈传下的‘三密三稀’,密的地方多结穗,稀的地方好通风 —— 能量罐也得这样,宽区每 7 米摆 3 个,窄区每 3 米摆 7 个,才能接住不同的力道。” 凯的粒子计数器显示,窄区的能量密度是宽区的 3 倍,却没出现过载现象,原来罐子间的稻壳垫层能像秧苗的根须,把多余能量悄悄导进地脉。

  龙脊山的晒谷场上,村民们正用竹筐分装能量罐。年轻人用激光测距仪校准间距,老人则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 “能量秧田图”,孩子们把写有 “稳如泰山” 的红布条系在罐口。当观众发现自家阳台花盆的排列,竟和宽区窄区的布局神似,善念值的曲线突然像抽穗的稻子,猛地往上窜 —— 那些被当作 “老农瞎讲究” 的种植规矩,原是最精密的 “能量密排算法”。

  二、稻壳垫层的储放诀

  缓冲层刚稳住,新的麻烦又从罐底冒出来。宽区的陶土罐在能量流冲击下开始晃悠,罐底与地面的缝隙正往外漏能量,每小时损耗 17%。凯要往罐底加星脉垫片,黄大爷却从谷仓抱来一捆晒干的稻壳。

  “这叫‘软垫层’,” 老人把稻壳塞进罐底,双手压实后往上面泼水,稻壳遇水膨胀,把缝隙堵得严严实实,“咱插秧前总得在田里撒层稻壳灰,既能保水又能让根抓牢 —— 能量罐也得垫这个,软的能卸劲,还能吸水气里的煞力。” 他让村民把稻壳炒至半焦,说 “焦壳的孔隙能吸能量,就像炭包能吸潮气”。

  垫了稻壳的能量罐像扎了根的秧苗,稳稳站在能量流里。宽区的能量损耗从 17% 降至 3%,护江力冲破 ,罐底渗出的淡金色能量水混着稻壳灰,在地面结成层青金色的壳 —— 那是被稻壳过滤后的地脉能,正顺着宽区的 “水道” 回流,在缓冲带后织成张透明的网。

  “摸这稻壳的温度,” 黄大爷抓起把受潮的稻壳,温热的触感里藏着能量振动的频率,“它吸了煞力会发热,就像好的稻种会发烫 —— 老辈说‘焦壳护根’,原来还能护能量罐。” 凯的热成像仪下,稻壳的孔隙里嵌着无数煞力碎片,像被粘住的蚊子,再也动弹不得。

  当湖南洞庭湖区的农民发来 “稻壳垫仓” 的传统视频,善念值突破 111.7 亿。那些用稻壳防潮的粮仓、用稻壳灰肥田的老办法,此刻都成了优化缓冲层的灵感 —— 原来奶奶烧稻壳时说的 “这东西浑身是宝”,真不是随口说说。

  三、罐壁长的净化菌

  最惊人的发现藏在陶土罐的内壁上。凯的显微镜下,罐壁竟长出层薄薄的白膜,那是密密麻麻的乳酸菌,正像吃腐肉的虫子,一点点分解着渗入罐内的煞力残留。

  “这是咱的‘老坛菌’,” 黄大爷笑着指了指田埂边的泡菜坛,坛沿水还在微微冒泡,“每年插秧前,我都要往田里倒点坛沿水,说能让稻子少生病 —— 原来这菌不光能腌菜,还能腌煞力。” 检测显示,这些乳酸菌与李娟家泡菜坛的菌群同源,分解煞力的效率比工业净化剂高 37%,且完全不会损伤陶土罐。

  当最后一缕能量流被宽区窄区的缓冲带彻底驯服,护江力稳稳站上 。黄大爷给每个陶土罐都盖了片新鲜荷叶,说 “让菌在阴凉里好好干活”。凯的数据库里,新录入的 “能量梯田参数” 里,赫然列着 “插秧间距 37 厘米”“稻壳含水率 73%” 这些带着稻香的数字。

  “小凯记住,” 老人把罐壁刮下的菌膜封进玻璃管,递给他时还带着股酸香味,“养田和养能量一个理,不能光靠硬拦,得懂让它透气、给它找伴 —— 就像这菌,看着不起眼,却能帮咱守住最要紧的东西。”
  http://www.zwhl.cc/zw46009/3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