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苏牧计划带领七万北府军南下,同时率领约一万东原军,只留一万北府军驻守东原城。

  其余两万北府军骑兵将北上草原,直捣北蛮王庭,彻底消灭这一草原政权,以稳固后方,避免作战时受到袭扰。

  再者,若大夏朝与北蛮联手,后方将永无宁日。

  尽管大夏与北蛮之间积怨数十年,但对某些人而言,外族威胁尚浅,而像苏牧这样的“叛逆”才是心腹大患。

  因此,苏牧相信大夏朝中必有人主张联合北蛮,前后夹击,剿灭己方。

  出于这一考虑,苏牧决定彻底扫清北蛮王庭,根除异族,以绝后患。

  ……

  洛阳。

  大夏皇宫,长生殿。

  “陛下,宣州急报!”

  殿外传来急促的禀报声。

  正闭目休憩的大夏皇帝夏侯玄闻声猛然睁眼。

  急报?

  来自宣州?

  侍立一旁的宦官金喜接过急报,验明无误后,呈至夏侯玄面前。

  “念!”

  夏侯玄挥手示意。

  “遵旨!”

  金喜展开急报,高声宣读:

  “北蛮突袭,西山大营陷落,东原城遭围,情况不明!”

  闻言,夏侯玄脸色骤变,霍然起身,怒声道:“西山大营……没了?”

  看见夏侯玄勃然大怒,金喜急忙躬身禀报:“陛下,文书上是这样写的,至于实情如何,臣等并不清楚。”

  “岂有此理……北蛮竟有如此胆量……”

  夏侯玄怒意翻涌,在殿中来回踱步。

  半晌,他沉声下令:“传众臣即刻入宫议事。”

  略作停顿,又补充道:“还有,叫李长卿速来见朕。这么多日毫无音讯,他这武德司正使究竟是怎么当的?”

  “臣遵旨。”

  金喜不敢耽搁,匆匆退下安排。

  他一边遣人传召众臣入宫,一边派人赶往武德司召李长卿觐见。

  不多时,数位重臣陆续赶到宫中,李长卿到得最早。

  一见面,便遭到夏侯玄厉声斥责:

  “你这武德司正使是怎么做的?北蛮一事已过十几日,你竟毫无消息,到底是怎么办差的?”

  “陛下,此事确是臣失职。”

  李长卿不敢辩驳,伏地请罪。

  夏侯玄怒气稍缓,才冷声问道:“说吧,到底怎么回事?没理由一点风声都没有,你给朕如实道来。”

  李长卿连忙回禀方才收到的情报:

  “启禀陛下,臣也觉蹊跷,东原城至今音讯全无。经查,该城失去联系已有十余日。”

  “而宣州其余各地仍可联络。据报……宣州州牧周重元三日前陆续调兵回守辽阳城,却未向东原城派遣一兵一卒。”

  得知此情,夏侯玄破口大骂:“好个周重元,简直废物!”

  李长卿默然跪地,任凭夏侯玄继续怒斥。

  反正挨骂的是周重元,他无需多言。

  骂了一阵,夏侯玄才厉声道:“东原城一旦失守,整个宣州都将暴露在北蛮铁蹄之下,这蠢材竟还调兵回守辽阳?”

  稍有见识之人都知不该轻易撤调守军,即便调兵也该增援东原,他竟反其道而行?

  贪生怕死到如此地步,当初何必接任?

  夏侯玄越想越怒,几乎气结。

  他从未见过如此愚不可及之人,这等庸才怎配为一州之牧?

  这就是周家子弟的能耐?

  废物,全是废物!

  夏侯玄胸中郁愤难平。

  万万没想到,周家这一代的子弟竟全是酒囊饭袋。原以为周重元还算堪用,谁知也不过如此,终究是个无能之辈。

  李长卿心知夏侯玄此刻怒火正盛,只盼群臣快些赶来,好替他分担一二。

  不多时,几位重臣终于到了。

  丞相、大将军与六部尚书等朝中大员皆已齐聚。

  众人齐声道:“参见陛下!”

  夏侯玄心烦意乱,无心客套,只一挥手道:“免礼。”

  几位大臣早已得知消息,自然明白夏侯玄因何动怒。

  但此事棘手,谁也不愿先开口。

  夏侯玄见众人沉默,怒意更盛:“怎么?都成哑巴了?”

  他心急如焚,臣子却个个默然,是何道理?

  几位重臣互相看了看,最后目光都落在丞相身上。

  温体仁心中暗骂,却知不得不答,只得上前说道:“陛下,此事……咳,还是得看东原城那头的消息。”

  夏侯玄冷冷道:“东原城还能有什么消息?到这一步,必是城破人亡,是不是?”

  温体仁只得应和:“是,必然如此。”

  夏侯玄冷哼一声,又提起周重元。

  “周重元这废物已不堪用,撤了他。可谁来接任?你们说谁合适?”

  宣州局势未明,周重元虽被撤回,后果难料。而宣州已是烂摊子,谁愿接手?

  见仍无人应答,夏侯玄怒火更炽:“没人可荐?怎么别的位置就人才济济?难道一州州牧在你们眼中,反成了小官不成?”

  见皇帝震怒,温体仁只得再度开口:

  “陛下,并非如此。只是宣州局面未清,周重元手中尚握五六万兵马。臣以为,不如先调军驰援,至于撤换周重元一事……还是暂缓为宜。”

  若此时将周重元调回,谁来担这败责?他虽无能,却是周家子弟、皇后亲弟,即便庸碌,身份仍在。

  眼下不如仍由周重元在前顶着,日后皇帝若要追究,有他在前,其余人也不至太过难堪。

  若真要严办,也须从周重元起。否则,便只能将事态压控在宣州之内。

  到时候随便找几个人来顶罪,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看来宣州已经彻底腐朽了,西山大营全军覆没,东原城情况不明,但愿他们是全部战死,否则朕绝不轻饶。”

  夏侯玄已经看穿了这些大臣的心思。

  不过眼下他不能直接撤掉周重元的职务,毕竟对方所作所为实在不堪,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兵支援。

  等平定了北蛮之乱,必须立刻把这蠢材调回来。

  周家子弟中,也就老大、老二有些才能,可惜早逝,而老三、老四都是无能之辈,老五周重元更是废物中的废物。

  但这人擅长伪装,竟然连朕都被他蒙骗了。

  回想周重元赴任宣州州牧前的表现,装得煞有介事,让夏侯玄误以为他有些本事,没想到只是个饭桶。

  “陛下,东原城长时间没有消息,显然是被北蛮围困,要么就是遭到屠城。如果投降北蛮,宣州各地应该早已烽火连天,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消息,说明情况可能还好。”

  吏部尚书王世游明白夏侯玄的意图,但事情无非就几种可能,便直言不讳。

  要么投降,要么仍在坚守,要么全军覆没,大体就这三种情况。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北蛮退兵了。

  但东原城守军不足一万,这怎么可能?

  况且,如果北蛮退兵,为何东原城没有传来消息?

  如果围城已解,总该有奏报吧?

  就在夏侯玄思索如何回应时,金喜匆忙进来,低声禀报:“陛下,武德司副使颜通求见。”

  夏侯玄皱眉沉思片刻,下令:“宣!”

  说完,他瞥了一眼李长卿,后者恭敬地站在一旁,神色如常。

  武德司副使颜通行礼后,夏侯玄直接问道:“说,什么事!”

  颜通回禀:“陛下,宣州方面有报,丐帮帮主乔峰曾出现在东原城,据他所说,守将苏牧已击退北蛮,解了东原城之围?”

  “什么?”夏侯玄愕然。

  丞相温体仁等大臣也面露惊疑,这又是怎么回事?

  沉默片刻,夏侯玄沉声问道:“你确定?”

  颜通郑重回答:“陛下,臣确定。”

  “怎么回事?如果东原城已经解围,为何没有奏报?”

  此外,江湖中流传的消息,真的可信吗?

  温体仁与几位大臣对这份情报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毕竟,那只是来自一个江湖人的说法,怎能当真?

  最初,颜通也感到疑惑。但消息出自丐帮,经核实,乔峰确实曾在宣州现身。

  因此,颜通继续向朝廷陈述情况。

  “启禀陛下,乔峰并非独自一人,他率领着一群丐帮弟子。据他们之间交谈透露,乔峰本有意协助守城,但守将苏牧回绝了其好意。苏牧仅凭三千骑兵便重创北蛮军队,并斩杀了北蛮大王。”

  户部尚书袁可立神色一变,问道:“不对,东原城哪里来的骑兵?”

  大将军武士彟此时开口:“西山大营曾有。”

  “可西山大营不是已经覆灭了吗?”

  “或许是溃败后残存的部队。”

  “若是残兵,怎可能还有斗志再战?”

  “未必,可能……”

  夏侯玄听着群臣争论不休,不得不制止众人。

  “够了,不必再争。当前关键是,若东原城之围已解,为何毫无消息传出?究竟是谁在隐瞒?”

  温体仁默然不语。

  兵部尚书张中奏议:“陛下,应派兵前往宣州,并命宣州州牧周重元协同调查,以查明实情。”

  夏侯玄思忖片刻,目光一凛,下令:“大将军,由你调派左右武卫,共五万兵马前往宣州,命武崇训领军。”

  武士彟领旨:“臣遵旨。”

  接着,夏侯玄看向李长卿。

  “李长卿。”

  李长卿立即应声:“臣在。”

  “从武德司挑选精锐密探随军前往东原城,务必查清所有细节。”夏侯玄压抑着怒意,冷声吩咐。

  “臣遵旨!”李长卿叩首领命。

  作为皇帝,夏侯玄已生出不祥的预感。

  一名守城将领击退敌军后,竟未上报任何军情,反而封锁东原城——种种迹象显示,背后恐有隐情。

  什么隐情?

  谋逆!

  仅凭一城之地,怎敢如此?

  夏侯玄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如此推测。

  ……

  大夏朝廷虽已调兵遣将,但五万大军出征并非易事,尚需时日筹备。

  而此时,苏牧早已派出三千玄甲铁骑,封锁了宣州通往冀州与幽州的要道。

  随后,在七万北府军及约一万东原军的协助下,宣州全境已被攻占,仅剩州府辽阳城尚未攻克。

  然而对于这座坚城,苏牧已有了对策。

  此城不难攻取!

  此时,苏牧正领兵朝辽阳城进发,途中与萧廷商议破城之策。

  “周重元此时犹如无头苍蝇,不明局势,即便辽阳城中有五六万守军,以他之能,略施小计即可攻破。”

  “主上打算采用何种计策?”萧廷适时问道。
  http://www.zwhl.cc/zw462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