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孩子们的“眼睛”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春寒料峭,但午后稀薄的阳光总算带来了些许暖意,照在南锣鼓巷附近几条交织的胡同里,蒸腾起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沉寂了一冬的院落和街角,开始冒出些许生机。

  林向阳站在自家院门外的石阶上,看着几个半大孩子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追逐打闹,笑声尖叫声在胡同里回荡。他们的游戏很简单,无非是“攻城略地”或者捉迷藏,充满了无目的的精力宣泄。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熟悉的小面孔:剃着锅盖头、动作总是慢半拍的“铁蛋”;扎着两个羊角辫、笑起来缺颗门牙的“二妞”;还有机灵得像只猴子、外号“窜天猴”的小军……这些都是附近的街坊孩子,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芽,在他心中悄然萌发。阎埠贵那样的成年人信息节点固然有用,但他们的视角固定,行为模式也容易被留意。而这些孩子,他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们的玩耍和好奇是天生的掩护,能到达许多成年人忽略或无法触及的角落。如果能将这群“散兵游勇”组织起来……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转身回了趟家,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几个色彩鲜艳的玻璃弹珠,和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金黄的米花糖。

  他走到那片空地上,没有加入混乱的追逐,而是选了个相对干净的墙根蹲下,将弹珠倒在身前平整的石板上。阳光照在弹珠上,折射出斑斓的光晕,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哟,向阳哥,新买的弹珠?”“窜天猴”小军第一个凑过来,眼睛发亮。

  林向阳笑了笑,拿起一颗最大的猫眼弹珠,对着阳光看了看:“嗯,玩两把?”

  简单的弹珠游戏很快开始了。林向阳的技术不差,但他有意控制着,输多赢少,让几个孩子都赢到了弹珠,兴致愈发高涨。游戏间隙,他将那包米花糖分给大家。香甜酥脆的米花糖立刻征服了孩子们的味蕾,连最腼腆的二妞都吃得眼睛眯成了缝。

  气氛很快热络起来。林向阳没有摆出大孩子的架子,而是很自然地和他们聊着天,问他们最近玩了什么新花样,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地方。

  “没啥好玩的,就那几个地方。”“铁蛋”嘟囔着,小心地擦拭着刚赢来的弹珠。

  “怎么没有?”“窜天猴”小军立刻反驳,显摆地说,“我们就发现了个新地方!就煤厂后头那个废院子,墙塌了半截,能钻进去!里头有好多破罐子烂木头,我们还搭了个秘密基地呢!”

  煤厂后的废院子?林向阳心里记下,面上却露出好奇的表情:“秘密基地?听着挺有意思,不会被大人发现吧?”

  “才不会呢!”二妞抢着说,小脸因为兴奋而发红,“我们可小心了,都是从塌了的那墙角爬进去,外面根本看不见!”

  “而且我们还在那儿看见过怪事呢,”小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前天,我们看见有个戴帽子的人,在院子外面转悠了好久,还拿个小本子记东西,鬼鬼祟祟的!”

  戴帽子的人?拿本子记东西?在废院子外?林向阳的心微微一动,这听起来可不像是普通的街坊。他没有追问,只是笑着点点头:“那你们可得把基地藏好了,别让怪人发现了。”

  第一次接触,初步建立联系。林向阳没有急于求成。

  接下来的几天,他只要有空,就会带着些小玩意儿——几颗水果糖,一小把炒豆,甚至是他自己用旧木块削的小手枪——出现在孩子们经常玩耍的地方。他不再仅仅玩弹珠,而是开始组织一些更有趣的集体游戏。

  他教他们玩一种改良过的“捉迷藏”,规则更复杂,需要分工合作,有人负责“了望”,有人负责“传递消息”,有人负责“声东击西”。他还给他们讲“故事”,不是书上的,而是他自己编的,关于“小侦察兵”如何机智地识破“坏人”的伪装,保护“重要物资”的故事。故事里的“坏人”总是有着某些容易被识破的特征,比如“老是东张西望”、“
  http://www.zwhl.cc/zw46225/1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