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李常茹10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民生改革法案推行半年以来,北魏境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京郊及各州郡的公益粮仓储备充足,百姓再也无需担忧饥馑;普惠学堂的入学率大幅提升,平民子弟求学无门的困境得以缓解;公益医馆遍布乡野,病患死亡率显着下降。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仍在涌动——拓跋余虽被关押,其残余势力并未覆灭,联合朝堂守旧派,暗中策划着一场针对公益体系与民生改革的反扑。

  这日,冰沁正在普惠医馆的药材种植基地巡查,脑海中突然响起“岁月危机预警”的提示:【警告!宿主,拓跋余残余势力联合守旧派大臣,计划分两步破坏改革:其一,派人焚烧各州郡公益粮仓,制造粮荒,嫁祸民生改革失败;其二,散布谣言,称公益学堂教授“异端邪说”、公益医馆“草菅人命”,煽动百姓抵制公益体系,进而逼迫皇帝废除改革法案!】

  冰沁眼神一凛,立刻调动神魂力量,强化感知范围。很快,她便捕捉到具体线索:拓跋余的亲信已潜伏至各州郡,计划三日后深夜同时焚烧粮仓;守旧派大臣则联络了京城的一些无良文人,正在撰写诋毁公益体系的文章,准备明日在京城散布。

  “必须立刻阻止他们!”冰沁当机立断,迅速做出部署。她先是让人快马加鞭赶往各州郡,通知当地官员与公益粮仓负责人加强戒备,同时调动“公益统筹”能力,协调李府护卫与当地乡勇,组成夜间巡逻队,严防死守粮仓。

  随后,她返回京城,直奔高阳王府。拓跋浚听闻消息后,脸色凝重:“这些人真是丧心病狂!民生改革刚有成效,他们便急于破坏,若粮荒真的发生,百姓又将陷入苦难。”

  “殿下不必惊慌,各州郡已加强戒备,焚烧粮仓的阴谋大概率能阻止。”冰沁冷静分析,“当前最紧急的是遏制谣言传播。守旧派文人明日将在京城散布诋毁公益体系的文章,我们需提前布局,揭穿他们的阴谋。”

  拓跋浚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做?”

  “利用‘官场智囊’与‘公益道心融合’能力,双管齐下。”冰沁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其一,我们立刻收集守旧派大臣与拓跋余残余势力勾结的证据,呈给皇帝,让陛下知晓谣言的幕后主使;其二,组织公益体系的受益者——学堂学生、医馆病患、粮仓受助百姓,明日在京城街头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事实粉碎谣言;其三,让普惠学堂的师生撰写文章,详细介绍公益体系的运营成果,与守旧派文人的诋毁文章公开对质。”

  拓跋浚深表赞同:“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派人去收集证据,同时通知百姓代表做好准备。”

  两人分头行动。冰沁回到李府,立刻召集普惠学堂的师生,将撰写辩护文章的任务布置下去。师生们对公益体系感情深厚,又深知改革带来的好处,纷纷踊跃响应,连夜撰写文章,驳斥“异端邪说”“草菅人命”等不实言论。

  同时,冰沁让人将公益体系运营以来的各项成果整理成册,包括粮仓救助的流民数量、学堂培养的学生名单、医馆救治的病患案例等,准备明日在京城各处张贴,让百姓一目了然。

  次日清晨,京城街头果然出现了大量诋毁公益体系的文章,守旧派的爪牙在街头大肆宣扬,煽动百姓抵制公益机构。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冰沁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就在谣言散布之初,数百名公益体系的受益者便走上街头,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位老农激动地说:“若不是公益粮仓,我去年冬天早已饿死!李小姐的公益粮仓,是我们百姓的救命仓!”一位年轻学子大声说道:“我出身贫寒,是普惠学堂给了我读书的机会,让我有了改变命运的希望!所谓‘异端邪说’,纯属无稽之谈!”一位妇人抱着孩子哭诉道:“我的孩子去年得了重病,是公益医馆的郎中免费救治,才保住了性命!说医馆‘草菅人命’,简直是颠倒黑白!”

  百姓们的亲身讲述,远比空洞的谣言更有说服力。再加上冰沁让人张贴的公益成果册,街头的百姓们纷纷醒悟,对谣言嗤之以鼻,反而对公益体系更加信任与支持。守旧派文人的阴谋瞬间破产。

  与此同时,拓跋浚也将守旧派大臣与拓跋余残余势力勾结的证据呈给了皇帝。皇帝本就对拓跋余残余势力与守旧派心存不满,见他们竟敢破坏民生改革,煽动民愤,龙颜大怒,当即下令严惩涉案大臣,抓捕拓跋余的残余亲信。

  三日后深夜,拓跋余残余势力试图焚烧各州郡公益粮仓,却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巡逻队一举抓获。至此,这场针对公益体系与民生改革的反扑,被冰沁与拓跋浚成功化解。

  危机解除后,冰沁并未放松警惕。她知道,守旧派与拓跋余残余势力不会轻易罢休,必须进一步巩固公益体系与民生改革的成果。她采取了三项措施:

  其一,完善公益体系的管理制度。她利用“公益运营”能力,制定了更严格的粮仓、学堂、医馆管理规范,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建立巡查机制,防止内部出现漏洞,给敌人可乘之机。

  其二,加强与百姓的联系。她组织公益体系的工作人员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需求与建议,及时调整公益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让公益体系更贴合百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赢得民心。

  其三,推动民生改革的深化。她联合拓跋浚,向皇帝上书,提出进一步优化税制、扩大水利建设规模、加强公益人才培养等建议。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免贫困地区的赋税,同时设立公益人才培养基金,为公益体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在冰沁的努力下,公益体系愈发完善,民生改革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北魏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稳定,朝堂上下也逐渐形成了支持改革的共识。守旧派与拓跋余残余势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阻挠改革的推进。

  冰沁站在京城的城楼上,望着下方繁华的街巷与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她已经成功化解了危机,巩固了公益体系与民生改革的成果,离完成李常茹的祈愿又近了一步。
  http://www.zwhl.cc/zw46426/2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