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四份书信,句句属实!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亲兵领命而去。

  诸葛亮站在沙盘前,脸色铁青。

  他猜测这封信,定是黄皓那等奸佞矫诏!

  那宦官素来善于蛊惑人心,如今趁着他远征在外,竟敢假传圣旨,扰乱军心!

  若非他识破,恐怕真要中了奸计!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行。

  此事必须彻查。

  若真是黄皓所为,他回朝之日,便是那宦官的死期!

  就在此时,帐外再次传来脚步声。

  “报——!”

  又是一名信使,风尘仆仆地赶到。

  诸葛亮心中一紧。

  又是成都的信?

  “丞相!侍中董允急报!”

  董允?

  诸葛亮眉头一挑。

  董允乃是他亲自举荐的侍中,为人刚正不阿,忠心耿耿,绝不会与黄皓那等奸佞同流合污。

  他的信……

  “呈上来。”

  信使将信笺递上。

  诸葛亮接过,展开一看。

  这一次,字迹刚劲有力,正是董允的笔迹。

  信中,详细记录了刘禅深夜闯宫、朝堂立威、沿途收拢民心等一系列反常之举。

  “陛下于三月初七深夜,单骑出宫,声称要亲自追回丞相,阻止北伐。”

  “臣等劝阻无果,陛下于宣政殿召集百官,以‘先帝托梦’为由,言街亭必失,马谡不堪大用,北伐必败。”

  “陛下更以江山为誓,称若所言为虚,愿退位让贤。”

  “臣等震惊,不敢再阻。”

  “陛下已率千骑精锐,由中领军向宠护卫,亲赴汉中。”

  “据随行史官霍弋密报,陛下沿途体恤民情,与士卒同甘共苦,颇有先帝之风。”

  “臣不敢妄断陛下所言真假,特此禀报,望丞相明鉴。”

  诸葛亮看完,整个人愣在原地。

  陛下……亲自来了?

  还率千骑精锐?

  这……这怎么可能?

  那个养尊处优、深居宫中的少年天子,竟会做出如此惊人之举?

  他的手微微颤抖,心中的疑虑不减反增。

  就在此时,帐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第三名信使赶到。

  “丞相!蒋琬大人密报!”

  诸葛亮接过信笺。

  蒋琬的信,佐证了董允所言。

  信中不仅详述了朝堂上的情形,更记录了刘禅如何安排后方政务,如何布局权力结构,如何震慑宵小之辈。

  “陛下于宣政殿,当众指出街亭之危,言辞凿凿,如亲眼所见。”

  “臣等震惊,不敢不信。”

  “陛下更以帝位为誓,若所言为虚,愿退位让贤。”

  “如此决绝,臣等不敢再阻。”

  “陛下临行前,委臣为留府长史,总理成都国政。又命董允为侍中,加督察之权,监察百官,稳定宫禁。“

  ”陛下之布局,环环相扣,绝非一时冲动。“

  ”臣不知陛下所言真假,但其决心与魄力,实非昔日可比。“

  ”望丞相明鉴。“

  诸葛亮看完蒋琬的信,眉头紧锁。

  他放下信笺,正要沉思,帐外又传来第四名信使的声音。

  ”报——!随行史官霍弋密报!“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接过第四封信。

  霍弋的信,写得极为详细。

  从刘禅出宫那一刻起,到沿途每一处驿站,每一次与百姓的接触,每一句对将士的嘱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陛下于绵竹关,亲自巡视城防,一眼指出数十处要害漏洞,令守将王伉震惊失色。”

  “陛下于梓潼,怒斥太守张翼劳民伤财,当众免除全郡三成赋税,百姓感恩戴德,高呼万岁。”

  “陛下于断魂坡,不顾龙体安危,亲手救下失足士卒,全军将士无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陛下拒食御宴,将满桌珍馐赐予将士,自己只食白粥榨菜。”

  “陛下与士卒同甘共苦,风餐露宿,从无怨言。”

  “臣观陛下之举,有先帝之风,爱民如子,体恤将士。”

  “臣不敢妄断陛下所言街亭之事真假,但陛下之仁德,天地可鉴。”

  “望丞相明鉴。”

  诸葛亮看完最后一个字,缓缓放下信笺。

  四封信,摆在案上。

  内容各异,却指向同一个结果——

  陛下,变了。

  那个深居宫中、不问政事、沉迷享乐的少年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懂军事,能一眼看出城防漏洞。

  他懂民心,知道如何收拢人心。

  他懂帝王之术,布局后方滴水不漏。

  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说出了”街亭必失,马谡不堪大用“这样的话!

  这……这怎么可能?

  诸葛亮挥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立于沙盘前。

  帐内,只剩下烛火跳跃的声音。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沙盘上”街亭“的位置。

  马谡熟读兵书,才思敏捷,更是他多年培养的心腹。

  街亭之战,他推演过无数次。

  只要马谡按照他的部署,依山傍水,据险而守,魏军绝无可能攻破。

  可陛下的信中,却言之凿凿——

  “街亭必失。”

  “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诸葛亮的手,紧紧握着羽扇。

  因为一封信,就否定自己的判断?

  否定自己多年的心血?

  不!

  可是……

  董允、蒋琬、霍弋,这三人皆是他的心腹,绝不会合谋欺骗他。

  诸葛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脑海中,浮现出先帝临终前的场景。

  “丞相,朕将阿斗托付于你。若他可辅,便辅之。若其不才,你可自取。”

  先帝的话,犹在耳边。

  可他,从未想过“自取”二字。

  他只想竭尽全力,辅佐这位少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如今,这位少主,似乎终于……长大了?

  可他说的那些话,又是从何而来?

  先帝托梦?

  诸葛亮不信鬼神。

  他只信自己的推演,自己的判断。

  北伐大业,关乎大汉国运!

  良久,他才轻轻叹了口气。

  放下手,转身走向帐外。

  夜风吹来,掀起他的鹤氅,猎猎作响。

  他抬头望向夜空。

  繁星点点,北斗高悬。

  他遥望南方,久久不语。

  那里,是成都的方向。

  时间,已经不多了。

  ……
  http://www.zwhl.cc/zw46580/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