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最后一击
推荐阅读:
重回1982小渔村
编外的特工
综影视之开局绑定热播剧
我的人生无限抉择
穿越之宛启天下
出狱当天,捡了个绝色美女当老婆
赛博高武之冲破九重天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土地上有曾经记忆
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凌晨时分,天色尚未破晓,微弱的路灯下,一群村民聚集在县检察院的大门口。他们经过一夜的坚持与等待,早已疲惫不堪,此刻最迫切的便是洗漱。然而,四周一片寂静,周围并无水源可供使用。村民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无奈。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县信访局以及亚尔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从中协调,终于从县检察院的办公楼里接了几桶清水。清水被抬到人群中间,村民们围了上来,用毛巾蘸水,轻轻擦拭着脸庞,随后又用清水漱口。
洗漱完毕,村民们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干馕。干馕在干燥的空气中显得有些硬邦邦的,但村民们早已饥肠辘辘,顾不得那么多,纷纷啃了起来。齐博、杨发胜等人见状,又匆匆赶往附近的商店,买了一箱榨菜。他们将榨菜分发给众人,大家就着榨菜,有滋有味地吃着干馕,一顿简单的早餐在众人的默契配合下很快结束。
然而,早餐结束,原本还算整洁的场地,如今已是一片狼藉。干馕的碎屑、榨菜的包装袋,还有洗脸后的污水,混杂在一起,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但对于长期生活在乡下的村民们来说,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他们泰然处之。
上午10点,谢卫江拨通了司马义的电话,顾不得寒暄,开门见山:“现在情况怎么样?孟书记很关心这个案子。”
电话那头,司马义的声音传来,语气虽然疲惫,但却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谢主任,审讯在刚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包工头周三全已经承认,他送给楚君一部价值一万元的‘摩托罗拉’手机。而楚君自己也交代,手机是周三全送的,他后来又转送给了属下的一名干部。不过,楚君本人强调,他已经以现金的方式把一万元还给了周三全。
这一点,我们已经和楚君本人反复核实过了。但我们在乡里的检查人员也已经跟当事人周三全反复确认过,他本人并没有收到这笔钱。这就证明,楚君是在说谎。现在仅凭这一条,起诉的标准已经达到了,足以立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们在乡里还查到了几条线索,检察人员正在加快速度落实,最多再有一个小时,此案必能水落石出。”
谢卫江放下电话后,稍作停顿,便将司马义的原话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孟广平。孟广平听完后,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在孟广平眼中,楚君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乡下基层干部,两人之间并无深交。他们的接触大多局限于官方和正式的场合,仅因工作往来而相识。孟广平对楚君并无深厚感情,楚君的生死与仕途,对他而言似乎也毫无直接关联。
然而,孟广平心中始终有一种隐隐的感觉:楚君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难以言喻的神秘光环。每当他陷入困境,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暗中默默维护着他;每当他面临艰难抉择,总有一束无形的目光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他;每当他遭遇挫折,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悄然扶持着他。这种感觉让孟广平不禁对楚君多了一份好奇与警惕。
不错,孟广平也承认,楚君确实有几分过人之处。作为城里来的高材生,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毅然扎根乡村,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带领他们奔向小康。这份执着与担当,足以令人敬佩。然而,楚君的能力与表现似乎总是被有意无意地放大,高层领导的关注与保护,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光环,让他在众人眼中显得格外耀眼。他的精神与形象被人为地拔高,甚至有些夸大其词,这让孟广平不禁对他的未来多了一份担忧。
如今,当孟广平听到这样的结果时,心中虽有一丝意外与惋惜,但更多的却是释然。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默默念道:初出江湖,不知世事艰难;年少轻狂,倒霉在所难免。
中午两点,楚君再次被带进了审讯室。因为上午楚君很配合,检查人员对他格外开恩,给了他两个小时睡觉。短暂的睡眠让楚君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他的眼神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坚定,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审讯室里,灯光依旧刺眼,然而楚君的神情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疲惫不堪,眼神也逐渐变得清澈而坚定。他抬起头,直视着审讯人员的眼睛,神态镇定自若,仿佛已将一切抛诸脑后。
这是一场预先安排好的、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次问询,因此检察长司马义也亲自坐镇,坐在一旁静静聆听。
张建国的语气严厉而低沉,如同冬日里的寒风,直击要害,他问:“1995年8月25日,杨发胜作为山口村农牧商公司董事长,给你发放的三千元咨询费,你收了没有?”
楚君微微抬眼,语气却异常平静,回答:“收了。”
张建国紧接着追问,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钱呢?”
楚君却依旧淡定,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着坦然:“我花掉了。”
两位审讯的检察官听到楚君的回答,不禁相互对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而在一旁的司马义听到这话,再也坐不住了,他忍不住站起来,在楚君面前来回踱步。
他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气质不凡的小伙子,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惋惜。通过两天的接触,司马义深知楚君的才华与能力,他本不该落到如此境地。这样一颗本该在广阔天地间大展宏图的明珠,如今却被困在这狭小的审讯室里。
司马义停下脚步,目光柔和地落在楚君身上,语气也放缓了许多,耐心地劝解道:“三千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年轻人,能主动坦白问题,这当然是好事,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你还要主动退赃,才能真正减轻自己的罪行。”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把钱退出来吧。这样,即使到了法院审理的时候,法官也会酌情考虑,减轻对你的处罚。你还年轻,前面的路还很长,不要因为一时的糊涂,毁了自己的一生。”
“罪行”“法院”……这些陌生而冰冷的词语,如同利刃般刺入楚君的耳膜。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它们,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重的敲击,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让他备受刺激。
这四五天的屈辱与煎熬,像潮水般将他淹没。每一天都像是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本是一个心怀热血、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却被压抑得几乎窒息。此刻,他的热血与冲动终于在心底深处被彻底点燃,熊熊燃烧起来。他一定要给这些自以为是、恃才傲物、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检察官们一个教训!
楚君面对司马义的劝说,却毫不为所动。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出倔强与嘲弄,语气平静而有力:“钱我是不会退的。已经全部花完了,花完了,怎么退?”
司马义并未放弃,他是真心爱才。他俯身凑近楚君,眼神中满是恳切,好言相劝:“你银行卡上长期趴着几十万元,拿出三千元退赃,很难吗?”
然而,楚君却固执地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嘲笑司马义的天真:“你开什么玩笑?那怎么可能。那是我个人的存款,公私要分明,钱这方面,公私怎么能混为一谈?”
司马义听后,眼神中闪过无奈和惋惜。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摇着头说:“你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死到临头你还想着公私分明。一旦罪行坐实,你的所有家产将全部化为乌有,最后你将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作茧自缚,自作自受!你已经没救了。”
楚君只是冷静地看着司马义,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不作回应。
司马义转身看向张建国,语气中带着疲惫:“看来,我们只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来处理了。”
张建国微微点了点头,拿起笔录,开始认真地记录楚君的回答。房间里一片沉默,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仿佛是这寂静空间里唯一的节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为这场对峙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楚君坐在那里,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中透出一丝倔强,那是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可能会让他陷入更深的困境,每一步都像是在悬崖边试探,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他无法接受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弥补”一个他并不认为是错误的行为。对他来说,那不仅是金钱的问题,更是原则的坚守,是他内心深处对自我的一种扞卫。这种认知的差异,导致审讯工作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偏差巨大的审讯场面,根源在于县检察院被多位上级领导催办此案。层层压力之下,从县检察院的一把手到基层办案人员,都急切地渴望早点了结此案,立功心切,急于求成的心态悄然滋生。原本检察机关严谨有序、一丝不苟的审讯程序,被这股急躁情绪彻底打乱。领导乱了心智,办案人乱了方寸,审讯的节奏和方向都被带偏,原本应有的理性与审慎被抛诸脑后。
而嫌疑人楚君,只是一个初入职场的二十岁小伙子,年轻气盛,涉世未深。办案人员心中对他多了几分轻视,认为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足为惧,甚至没有认真去探究他话语背后的真相,也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和耐心,这无疑加剧了审讯工作的偏离正常轨道。
楚君本就是无辜之人,却因无妄之灾被困囹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他也是年轻人,血气方刚,一时冲动,给检方留了一个破绽,试图以这种方式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却没想到这反而成了压垮这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重因素交织叠加,最终铸就了这桩无可挽回的错误。一场原本应当秉持公正、严谨推进的审讯,竟沦为一场令人扼腕、痛心疾首的遗憾。
此案在长达八九年的时光里,在同行之间被反复提及,成为笑柄,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所有相关办案人员的心头,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难以抹去的污点。直到这一批当事人因种种原因陆续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这件令人唏嘘的往事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岁月的尘埃悄然掩埋。
这时,司马义的手机响了,是谢卫江打来的。他起身出了问询室,轻轻关上门,回到自己安静的办公室,这才接起电话。谢卫江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急切地问:“案子怎么样?什么结果?”
司马义沉吟片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开始汇报:“情况已经落实。基本上可以定案了。嫌疑人已经承认了收了三千元,但很可惜,此人态度非常顽固,拒绝退回赃款。这小伙子看着挺机灵的,没想到这么贪财,整个就是一个守财奴。这样看来,这种人出事是早晚的事情。”
谢卫江听罢,说:“我知道,我马上给孟书记汇报。”
上午,徐黎明特意为楚君的事情给孟广平打了电话,询问案子的具体进展。此时,孟广平在听完谢卫江的汇报后,亲自给州委组织部部长徐黎明打了电话,详细汇报了案件的最新情况。徐黎明听完汇报后,只说了句:“知道了!”声音冷淡而简短,随后直接挂掉了电话。
王正军在接完徐黎明的电话后,心里非常郁闷。他坐在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中满是困惑和失望。他没有想到,楚君,一个阳光帅气、有才有德、一心为民、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开始受贿。金额虽然不大,但足以致命。
他真的有点想不到,难道自己真的看错了人?王正军脑海中浮现出刚刚见到楚君时的模样,那个充满热情、眼神清澈的年轻人,那个满腹理想、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曾让他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然而,如今的这一切,却让他感到无比痛心。
http://www.zwhl.cc/zw46601/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