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螺钿重生,匠心聚力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清晨的江城老街还浸在薄雾里,“老木坊”的木门就被推开了。流浪抱着工具箱走在前面,秦峰拎着刚买的豆浆油条跟在后面,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生漆味——王伯正蹲在院里搅拌漆灰,看到两人,手里的木棍顿了顿,没说话,指了指堂屋的八仙桌。

  八仙桌上摆着一个破损的漆盘,直径足有一尺,盘身是暗黄色的漆皮,边缘翘起大半,露出底下朽坏的木胎,原本镶嵌的螺钿碎片散落在旁边的瓷碗里,只剩几小块还黏在盘心,依稀能看出是“凤穿牡丹”的纹样。“这是我师父留下的明代螺钿漆盘,”王伯终于开口,声音比上次更沙哑,“十年前被洪水泡过,漆皮烂了,螺钿也掉了,你要是能修好它,我那缸祖传生漆,分文不取给你。”

  秦峰凑过去看,倒吸一口凉气:“这漆盘都快散架了,木胎都朽了,怎么修啊?”

  “修旧如旧,先补胎,再补漆,最后嵌螺钿。”流浪戴上手套,轻轻拿起漆盘,指尖抚过朽坏的木胎,“这是‘木胎螺钿漆盘’,明代常用的工艺,木胎要用‘樟木打底,桐木镶边’,现在胎体朽了,得先把烂木剔除,再用同材质的木料补回去。”他打开系统面板,【玉雕纹饰图谱】旁边多了个新图标——【漆艺修复图谱(明代篇)】,里面详细记载着螺钿漆盘的修复步骤,“系统刚解锁的明代漆艺资料,正好能用上。”

  王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还懂明代漆艺?这工艺现在没几个匠人会了。”他转身从里屋抱出一堆木料,“这是我珍藏的老樟木和桐木,都是几十年的老料,你拿去用。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漆盘要是修坏了,生漆的事就别再提了。”

  【触发支线任务:明代螺钿漆盘修复】【任务目标:运用明代漆艺修复技法,复原“凤穿牡丹”螺钿漆盘,达到“修旧如旧”标准】【任务奖励:王伯祖传生漆(50斤),解锁“老街匠人群体”人脉,匠心值1200点】

  系统提示音刚落,苏清瑶的声音就从门口传来:“流浪,秦峰,我带了好东西!”她拎着一个考古工具箱走进来,打开里面是放大镜、碳十四检测仪和几卷古籍复印件,“张教授听说你们要修明代漆盘,特意把考古系的工具和资料借我带过来了,这是《髹饰录》的复刻本,里面有明代螺钿工艺的记载。”

  流浪接过《髹饰录》,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这是明代漆艺大师黄成的著作,前世他直到四十岁才在博物馆见过孤本,没想到今生二十岁就能亲手翻阅。“太有用了,”他指着其中一页,“这里写着‘螺钿取深海老螺,磨薄如纸,按纹裁切,入漆三分’,正好解决螺钿镶嵌的深度问题。”

  分工很快明确:秦峰用碳十四检测仪确定漆盘的年代(明代中期),再根据古籍资料绘制“凤穿牡丹”的完整纹样;苏清瑶负责识别散落的螺钿材质(深海夜光螺),联系玉石街的老杨头帮忙找同款螺钿片;流浪则专注于漆盘的胎体修复和漆层处理。

  “剔除朽木得用‘软剔法’,不能用硬凿,不然会伤到底下的好胎。”流浪拿出一把微型刻刀,刀刃磨得薄如蝉翼,“先用水把朽木泡软,再用刀一点点刮掉,露出硬木胎为止。”他往漆盘的朽坏处喷了点温水,等木胎软化后,刻刀轻轻一刮,朽木就成了粉末,露出底下红褐色的硬木,“你看,这就是没朽的樟木胎,质地还很坚硬。”

  王伯蹲在旁边看着,手里的烟卷都忘了点:“你这手法比我师父还细!我当年修这漆盘,用凿子把好胎都凿掉了一块,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胎体修复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流浪用老樟木裁成和朽坏部分一样的形状,再用榫卯“暗楔”的手法固定——不用一颗钉子,只在木楔和胎体接触的地方涂少量漆灰,木楔一敲进去就牢牢卡住,和原胎完美融合。秦峰拿着绘制好的纹样图跑过来:“浪哥,苏学姐查到了,这‘凤穿牡丹’是明代宫廷常见的纹样,牡丹是‘重瓣千叶’,凤凰的尾羽要分‘七尾’,和普通民间纹样不一样。”

  接下来是补漆。流浪用王伯提供的生漆,加入少量丹砂调成和原漆盘相近的暗黄色,“明代漆盘常用‘三涂三磨’的技法,每涂一层漆就要晾干三天,但我们时间紧,用‘阴干箱’加速,一天就能干。”他用狼毫笔蘸漆,顺着木胎的纹理涂抹,动作均匀流畅,“漆层要薄,不然会起皱,这和玉雕的‘修光’是一个道理,讲究‘慢工出细活’。”

  下午的时候,老杨头带着一包螺钿片赶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老街的匠人——一个是做漆艺的李叔,一个是嵌螺钿的张婶。“王伯跟我说了你们的事,”老杨头把螺钿片放在桌上,“这是我托人从海南收的深海夜光螺,质地和漆盘上的一模一样。我们老街的匠人都听说了,陈坤那孙子想断你们的料,没门!我们帮你一起干!”

  张婶拿起散落的螺钿碎片,用放大镜看了看,立刻开始裁切新的螺钿片:“这螺钿要‘按纹裁形’,凤凰的羽毛要用‘尖形片’,牡丹的花瓣要用‘弧形片’,嵌的时候还要注意螺钿的光泽方向,这样拼起来才像真的。”李叔则帮着调漆灰:“明代的漆灰是‘生漆 瓦灰 糯米汁’,黏性强,能把螺钿牢牢粘住,比现在的化学胶靠谱多了。”

  流浪看着忙起来的匠人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前世他搞非遗传承,总是孤军奋战,没想到今生刚起步,就有这么多匠人愿意帮忙。苏清瑶走到他身边,轻声说:“这就是非遗的魅力,匠人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没人愿意看着老手艺被资本欺负。”

  螺钿镶嵌是最考验耐心的工序。流浪根据纹样图,先用针尖在漆盘上画出镶嵌线,再用刻刀刻出浅槽,然后把张婶裁切好的螺钿片嵌进去,用小锤轻轻敲实。“嵌螺钿要‘入漆三分’,太深会破坏漆层,太浅容易掉。”他拿起一块凤凰尾羽的螺钿片,调整好角度嵌进去,“而且螺钿的光泽要顺着凤凰的形态走,这样光线下才会有渐变的效果。”

  夜幕降临时,漆盘的修复终于到了最后一步——推光。流浪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螺钿表面,再用手掌蘸着桐油反复推擦,直到漆盘表面光滑如镜,螺钿的光泽和漆层完美融合。关掉电灯,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漆盘上,“凤穿牡丹”的纹样在黑暗中泛着淡淡的荧光,凤凰的尾羽舒展,牡丹的花瓣层叠,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盘上飞出来。

  “成了!真的成了!”王伯激动地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拿起漆盘,眼泪顺着皱纹流下来,“我师父临终前说,这漆盘再也修不好了,没想到在你手里重活了!”他转身从里屋拖出一个大缸,掀开盖子——里面是深褐色的生漆,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是我家传了三代的生漆,足足50斤,够你做那50件漆盒了!”

  【支线任务完成!获得奖励:王伯祖传生漆(50斤),解锁“老街匠人群体”人脉,匠心值1200点】【触发新线索:老街匠人愿意加入“匠魂工作室”,提供技艺支持】

  老杨头拍着流浪的肩膀:“以后你工作室缺什么料,尽管跟我们说,玉石、木料、漆料,我们老街都能给你凑齐,价格比外面便宜一半!”李叔和张婶也纷纷表示:“我们闲了就去你工作室帮忙,教学徒也行,只要能把老手艺传下去,我们分文不取!”

  秦峰兴奋地拿出手机:“我把匠人们帮忙修漆盘的视频发官微了,现在已经上了江城本地热搜,标题是‘老街匠人齐聚力,非遗手艺展锋芒’,好多网友都说要支持我们的文创产品!”

  就在这时,流浪的手机响了,是工作室物业打来的:“流浪先生,楼下有两个自称是‘坤文创’公司的人,说要找你谈合作,态度很不好,还砸了你们工作室的门牌。”

  “坤文创?陈坤的公司!”秦峰脸色一变,“他肯定是知道我们拿到生漆了,故意派人来捣乱!”

  王伯把漆盘放在安全的地方,拿起墙角的刨子:“怕什么?我们老街的匠人不是好欺负的!走,跟他们理论去!”老杨头和李叔也纷纷拿起自己的工具,眼神坚定。

  流浪按住王伯的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用麻烦各位叔伯,我自己去处理。”他看向苏清瑶,“你帮我把生漆运回工作室,秦峰把修漆盘的视频和匠人们的证词整理好,我们用合法的方式,让陈坤知道,欺负非遗匠人,要付出什么代价。”

  走出老木坊,夜色中的老街灯火通明,匠人们的笑声从身后传来。流浪抬头看向夜空,明月高悬,他知道,陈坤的挑衅只是开始,但他不再是前世那个孤军奋战的匠人——他的身后,站着一群坚守非遗的匠人,站着整个华夏非遗的传承力量。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张教授的电话:“张教授,麻烦您帮我联系一下市场监管局和非遗保护中心,我要举报陈坤的公司——恶意垄断原材料,还派人破坏非遗工作室,这已经触碰底线了。”

  电话那头的张教授立刻答应:“你放心,非遗保护中心正愁没典型案例,陈坤这是撞枪口上了!我现在就联系相关部门,你保存好证据,我们一起为非遗匠人撑腰!”

  挂了电话,流浪加快脚步向工作室走去。他知道,这一次,他不仅要保住工作室的订单,更要为所有坚守非遗的匠人,讨一个公道。而陈坤和赵天宇,也即将为他们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http://www.zwhl.cc/zw466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