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咖啡店详谈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第二天,工厂的咖啡厅里,空气中弥漫着速溶咖啡的微苦香气,混合着远处车间飘来的淡淡机油味。

  这里是厂里技术员和干部们休息的地方,几张贴着防火板的圆桌,配着吱呀作响的折叠椅。

  林婉清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玻璃杯,小心翼翼地穿过人群。

  杯子里是这个年代稀罕的【雀巢咖啡】,是她用自己的侨汇券换的。

  她找到了张汉玉。

  他正坐在角落里,背对着喧闹,手里捧着一本翻旧了的《晶体管电路设计》。

  他看得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书页的空白处划动,仿佛在推演着看不见的电路。

  “张汉玉同志。”

  林婉清的声音有些发紧。

  他抬起头,眼神从书本的深度中抽离,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询问。

  “我请你喝杯咖啡。”

  她将其中一杯放在他面前的桌上,玻璃杯壁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汽。

  张汉玉看了看那杯咖啡,又看了看她。

  “谢谢。”

  他的回答简单,没有多余的客套。

  林婉清在他对面坐下,双手捧着温热的杯子,却没有喝。

  她的心跳比平时快。

  “关于昨天的‘星形接地’……”

  她开了口,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到那个环路的?”

  她用了“看到”这个词。

  因为在她看来,张汉-玉昨天那番操作,已经超越了分析的范畴。

  张汉玉的视线,从她紧张的脸上,移到了桌面上。

  他用手指蘸了一点杯壁上的冷凝水,在深色的防火板桌面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

  “电流不会思考。”

  他的声音很平,像是在陈述一个物理常识。

  “它只会走阻抗最低的路。”

  “你把信号地和电源地拧在一起,对直流电来说,它们都是地线,没有区别。”

  “但对高频噪音来说,那根拧起来的铜箔,本身就有电感。它和覆铜板形成的杂散电容一配合,路径的阻抗就变了。”

  他的手指在那个水渍画成的圆圈上,轻轻一点。

  “噪音电流就会选择走这个捷径,形成回路。”

  “所以,关键不是消除噪音,是给它规划一条无害的路径。”

  林婉清怔怔地看着那滩慢慢蒸发的水渍。

  这些理论,她都学过。

  《电工学》、《电磁场理论》,清华的课堂上,教授们讲得比这复杂得多。

  但从未有人用如此简单,如此直观的方式,将理论和现实的顽疾联系在一起。

  她感觉自己过去学的,是一堆被肢解的零件。

  而张汉玉,直接向她展示了整台机器的运转方式。

  “我明白了。”

  她低声说,然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想和你讨论一下741运算放大器。”

  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她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的知识边界,到底在哪里。

  “741的输入偏置电流太大了,温漂也严重。我们用它做前级放大,信噪比总是不理想。”

  这是厂里正在攻关的另一个项目,一台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张汉玉没有立刻回答。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速溶咖啡的酸涩,显然不合他的口味。

  “为什么一定要用741?”

  他反问。

  林婉清愣住了。

  “因为……我们能搞到的,性能最好的通用运放,就是741。”

  这个回答,理所当然。

  在这个时代,你用什么元器件,不取决于你的设计有多精妙,而取决于你的渠道有多硬。

  “那条路走不通。”

  张汉玉放下杯子,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决然。

  “模拟电路的精度,到最后比拼的都是材料和工艺。我们的材料不行,工艺不行,拿什么去跟国外的产品比信噪比?去比温漂?”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林婉清心头。

  这是事实。

  一个所有搞技术的人都心知肚明,却又无力改变,甚至不愿提及的事实。

  “那你的意思是……放弃?”

  她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不甘。

  “不。”

  张汉-玉摇头。

  “是换一条路走。”

  他的眼睛里,仿佛有光在闪动。

  “既然模拟信号这条路,我们走起来很吃力,为什么不尽早把它变成数字信号?”

  林婉清的呼吸停住了。

  “数字信号?”

  这个词,对她来说并不陌生。

  计算机系的课程里,到处都是0和1。

  但在一个音频工程师,一个追求极致模拟信号保真度的人听来,这几乎是异端邪说。

  “把来自传感器的微弱模拟信号,第一时间用模数转换器,也就是ADC,变成数字。”

  “然后,所有的放大、滤波、补偿,全部用数字逻辑来完成。”

  “在数字世界里,没有温漂,没有噪音耦合。0就是0,1就是1。绝对精确。”

  “最后,在需要输出的时候,再用数模转换器,也就是DAC,把它变回模拟信号。”

  张汉玉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林婉清的大脑里炸响。

  她握着钢笔的手,在微微颤抖。

  她张了张嘴,想反驳。

  想说数字电路的复杂性,想说ADC和DAC的成本和误差,想说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她被那个构想的宏大与完美,彻底震慑住了。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纯净的,由逻辑和算法构筑的,没有失真的世界。

  “疯了……”

  她听到旁边传来一个压抑着的不屑声音。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端着一个搪瓷缸子,站在他们桌旁。

  男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镜片后面是一双审视的眼睛。

  是厂里的总工程师,王工。

  一个在厂里干了三十年,以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着称的老技术权威。

  “小林,你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怎么跟着一个毛头小子在这里说胡话?”

  王工的语气,充满了长辈式的责备。

  他的视线扫过张汉-玉,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蔑。

  “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你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门要用多少个晶体管吗?你知道一片ADC芯片在国外卖多少钱吗?”

  “我们是工厂,不是科学院!是要做产品,不是写论文!”

  他的声音不大,却吸引了咖啡厅里所有人的注意。

  林婉清的脸,瞬间涨红了。

  她想辩解,却发现王工说的每一句,都是无法反驳的现实。

  “王工,我们只是在……技术探讨。”

  她的话显得苍白无力。

  “探讨?”

  王工冷笑一声。

  “探讨也要基于现实。这小子说的东西,是天顶星的科技吗?在咱们这,五十年内都实现不了!”

  “你一个清华的高材生,别被这种不着边际的空想带偏了。”

  他像是在教育一个不懂事的晚辈。

  整个咖啡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看着这尴尬的一幕。

  林婉清窘迫地低下了头,手指紧紧捏着那支钢笔。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公开处刑。

  就在这时,张汉玉开口了。

  “王工,您说得对。”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王工。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直接认怂。

  “成本,确实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张汉玉看着王工,眼神诚恳。

  “但您说五十年,我觉得……可能用不了那么久。”

  王工的眉头皱了起来。

  “哦?那你倒是说说,要多久?”

  他抱着胳膊,摆出了一副“我洗耳恭听”的架势。

  “集成电路的本质,是在一块硅片上,蚀刻出无数个微小的晶体管。”

  张汉玉缓缓说道。

  “它的成本,不取决于晶体管的数量,而取决于硅片的良品率和蚀刻的工艺水平。”

  “现在,我们能在一平方毫米上,做出几十个晶体管,这叫小规模集成电路。”

  “很快,就能做几百个,叫中规模。”

  “然后是几千个,大规模。”

  “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超大规模。”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咖啡厅里回响。

  “当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能集成上百万个晶体管的时候,一个ADC芯片的成本,会比现在这杯咖啡还便宜。”

  “到时候,不是我们用不用数字信号的问题。”

  他的视线,从王工的脸上,扫过咖啡厅里每一个茫然的、震惊的、怀疑的脸庞。

  “而是模拟电路,除了在极少数领域,会被彻底淘汰。”

  死寂。

  咖啡厅里,落针可闻。

  王工脸上的讥讽,凝固了。

  他张着嘴,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预言。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他终于反应过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

  “你这是在搞技术上的浮夸风!唯心主义!”

  他甚至扣上了一顶政治帽子。

  张汉玉没有与他争辩。

  他只是问了一个问题。

  “王工,您还记得二十年前,第一台国产电子管计算机吗?”

  王工一愣。

  “当然记得,103机,占了整整一栋楼。”

  “那您觉得,在当时,会有人相信,二十年后,有一种叫‘计算器’的东西,可以揣在口袋里,运算能力比它还强吗?”

  王工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因为他的口袋里,就揣着一个厂里发的【飞跃】牌计算器。

  “时代……是不一样的。”

  他干巴巴地吐出一句。

  “时代,一直在变。”

  张汉玉接过了他的话。

  “而且,变得越来越快。”

  张汉-玉站起身。

  他比坐着的王工高出一个头还多,身形挺拔,像一棵沉默的白杨。

  他没有再看王工一眼。

  他的视线,落在了林婉清的笔记本上。

  “741的问题,如果非要用,可以试试加一个恒温槽,或者用软件做线性补偿。”

  “但那都是治标。”

  “真正的未来,在另一边。”

  他说完,转身走向门口。

  林婉清猛地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

  那个穿着朴素衣衫的背影,在这一刻,仿佛笼罩着一层无法言说的光芒。

  她脑子里,反复回响着他刚才的话。

  【未来,在另一边。】

  她拿起笔,在崭新的笔记本上,颤抖着写下了第一行字。

  【数字信号处理(DSP)】

  她看着这几个字,像是看到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而给她钥匙的人,刚刚离开。

  她突然站起身,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快步追了出去。

  “张汉玉!”

  她在他身后喊道。

  张汉玉停下脚步,转过身。

  阳光从走廊的尽头照进来,在他的轮廓上镶了一道金边。

  林婉清跑到他面前,胸口因为急促的跑动而起伏着。

  她看着他,那张年轻的,平静的脸。

  “你……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她今天已经问过一次。

  但这一次,含义完全不同。

  张汉-玉看着她,沉默了片刻。

  “一个想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的人。”

  他说完,转身,走进了阳光里。
  http://www.zwhl.cc/zw46646/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