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四合院:傻柱要甜妻也要大国崛起 >第59章 各地浮夸,粮种上交,愿意减寿十年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9章 各地浮夸,粮种上交,愿意减寿十年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与此同时,钓鱼T,周先生办公室。

  先生叫了几个农大的教授,一起在听关于粮食亩产的汇报。

  “豫省燧平卫星社,五亩试验田,平均产2105斤!”

  几个农大的教授听了,脸上的青筋抽了抽。

  “还有2.9亩试验田,亩产3530斤。”

  “鄂省顾城新光社试验田,亩产4353斤。”

  一个农大教授眼睛一睁,忍不住想要开口,却被同事拍了拍手,冲他微微摇摇头,让他稍安勿躁。

  “豫省……2亩试验田,亩产7320斤。”

  他再忍不住了。

  “怪不得古代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依我看,只要好好开发豫省,哪怕全国各省的土地都荒废了,粮食也够吃。”

  “应该把豫省的书记请到我们农大来,好好的给我们这些人讲讲课,让我们开开眼,我们农大,实在是太落后了,我们现在的种子,在试验田的极优环境下,300公斤都不到,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

  正在阅读文件的秘书看了周先生和教授一眼,开口道。

  “齐教授,闽省还有一亩试验田能产5806斤的。”

  “真他妈的放屁!”齐教授暴怒了,破口大骂,“还他妈讲不讲科学了!!!”

  边上几个脸色大变,连忙安抚他:“老齐,你别急!”

  “所以,你们以为这些产量都是假的?”

  先生并非不知道农事,虽然觉得有些不太真实,但他也有一丝希冀,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这些是真的,那全国人民就真的不缺粮了。

  所以,他把农大的教授们先请过来听一下资料。

  “他们的把戏我知道,”

  反正已经骂开了,齐教授也就不管了。

  “他们把十几亩地成熟稻谷拔起,连夜栽到一亩地里,然后到时间收割,称重。”

  “还有把几亩地愣说成是一亩,典型的指鹿为马,还将一批粮食分几次重复过秤,重复计算。”

  “还有在仓库底层堆满麦草,上层铺粮食,看起来粮食满仓,实际上只有几分之一甚至更少,就跟当年满清那些蠹虫应付上级检查一样。”

  ……

  齐教授不仅善于搞研究,对社会上的事也门清,说得滔滔不绝。

  他的话被同事再次打断。

  “你别拦我……”

  “没事,没事,在我这里,畅所欲言。”

  先生一边开口说道,一边在心底叹了口气。

  原以为还有一丝希望,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

  “先生,搞农业,还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啊,这样搞,会出大问题的。”

  周先生点点头:“你说的对!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几人正说话间,周先生的另一个秘书拿着一个袋子急匆匆的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纸条。

  “先生正在和几个教授说话,你稍等会。”

  等先生跟几个教授谈完,起身将几个教授送出门后,秘书这才拿着袋子来到先生面前。

  “先生,有人在休息室发现一袋麦子,里面还有一封信,说是先生亲启,上面还写有夹缝黄金四个字。”

  “夹缝黄金?”

  周先生刚想接过,却被办公室主任抢先拿过书信。

  “先生,我替先生打开,还是安全为上。”

  说完,他还瞪了秘书一眼,先生何等身份,来历不明的东西不查清楚,怎么能随便拿过来,万一有毒呢。

  “打开,念念。”周先生对夹缝黄金可是记忆深刻。

  “上次他送来了黄金的消息,这次又是什么,我倒是挺期待的。”

  “周先生,袋中麦种是试验所育,母本采用农大183……”

  为了增加说服力,信的中间有大量马维民选种和试验的数据。

  “成品根系发达,生物量比常规麦高250%,吸肥半径是常规麦的300%。”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48……。”

  “低肥力地区,一亩地产量至少可达400公斤每亩。中肥力地区,可以达到600公斤每亩,高肥力地区,可达到800公斤每亩。”

  “低肥力地区,能达到400公斤?”

  听到这里,出于上次对夹缝墙黄金的产生一点信任,周先生立刻指示秘书将农大的教授都追回来。

  他虽然拿过锄头,开过荒,懂一些,但终究没这些教授专业。

  不一会,几个教授被秘书追回来了。

  先生指示将这封信读给几个教授听。

  “来,各位,对于农业,你们是专业的,听一听,合不合理。”

  随即,办公室主任又将信读了一遍。

  “高肥力,能达到八百公斤?!!”几人都将信将疑。

  将疑的是这个产量,目前星球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哪怕强如老毛,老美!!!

  将信的主要是信中所讲述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非常详细,就好像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做的事情。

  “袋子里有种子?拿过来看看。”

  袋子里又分了三袋。

  一袋是空间种,是在最优环境下产生的麦种,一颗颗粗大、饱满,一看就异常优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袋是在空间外种的那一批,虽然也饱满,但两者一对比,差距也是明显。

  但就这一袋种子,也比农大试验田里产生的麦种要强得多的多。

  还有一个袋子,里面放着两棵连根挖出的植株。

  “这麦子,嘶~~!!!”

  几人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麦株上。

  粮食要高产,核心是要把“光、温、水、肥”编织成“籽粒”的效率提到最大。

  庞大的根系,可减少灌溉,根能深入地下,可以抗倒伏,耐旱,让植物不早衰。

  “这株麦子根系庞大,容易吸收肥力。”

  “杆子粗壮,不易倒伏。”

  “分蘖多,穗大,籽粒饱满。”

  “叶面积大,光合作用效率高。”

  “这是绝对的优秀种!!!”

  几人发现这株麦子是天然的,并没有像某些地方一样是人工拼的,共同得出了这个结论。

  “再称一称粒重。”

  他们让秘书去找来天平秤,称了一下颗粒。

  空间种,千粒有48克。

  而实地种,千粒有40克。

  “根据这两株麦子的性状,外加一亩地麦子植株的密度来推算,低肥地400公斤不敢保证,但产量绝对能在现在基础上翻一倍。”

  “能翻一番?!!!”

  周先生闻言激动的站了起来。

  如今全国小麦播种面积有4.46亿亩,现在的平均亩产是在120斤左右,也就是70公斤多点。

  若是每亩地能多产出七十公斤,也能多出三千万吨的粮食。

  而58年,全国一年的粮食产量才万吨。

  “那这袋种子和两棵植株就交给你们农学院了,要小心保护,防备敌特,我会调集军队看守育种场地。你们要挑选可信的人参与,尽快制出更多的种子,绝不能出任何问题!”

  小鬼子的百年潜伏计划,审查到现在,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周先生有点担心。

  这样的种子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国之神器,绝不能有失。

  “请先生放心,我们会全力以赴。”

  周先生立刻安排一支队伍跟着几个专家离去。

  看着专家离去的背影,他突然开口道:“民间多奇人啊”。

  “先生,要不要发动全力把他找出来?”

  先生摆摆手。

  “要尊重个人意愿,该露面他自然会露面,他不想露面,不要去强求。”

  “教授说能保证一倍的量,这封信中的内容是不是有些夸张了。”办公厅主任忍不住问道。

  “这些搞研究的,严谨的很,一个小数点都要深究,他们都能说能提一倍,你想想,为什么。”周先生心情大好。

  “如果真的能亩产400公斤,那全国能多产一亿多吨啊,难以想象!”办公室主任说道。

  “是啊!”周先生感慨道:“全国的麦子能多产一亿三千多万吨,全国人民就能填饱肚子了,如果真能达到,让我折寿十年我也愿意!”

  这两人的对话,都落在了猫猫祟祟躲藏在窗外屋檐下大飞耳朵里。
  http://www.zwhl.cc/zw46672/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