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澜城浮沉 >第94章 高光映竹影,匠心守初心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4章 高光映竹影,匠心守初心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第九十四章 高光映竹影,匠心守初心

  清溪村识破商业套路、稳扎稳打拓展渠道的故事,不知被哪位来村里采风的记者写进了报道。文章标题《非遗竹编破商业套路:以匠心为盾,拒流量陷阱》在网上迅速发酵,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连省级非遗保护中心都注意到了这个藏在深山里的竹编村落。一时间,清溪村成了 “坚守匠心” 的代名词,各种 “耀眼” 的机遇与关注,像潮水般涌来。

  最先上门的是省电视台的《非遗守护者》栏目组。摄像团队扛着设备走进作坊时,手艺人都有些手足无措 —— 平时编竹编时的从容,在镜头前变成了拘谨,连陈爷爷捏着竹丝的手都微微发颤。主持人拿着话筒,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观众朋友们,这里就是用匠心打破商业套路的清溪村,我身后这些手艺人,用一针一线的坚守,让百年竹编手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夏夏陪着主持人走访作坊、老竹林、姻缘树,面对镜头时,她没有刻意渲染 “破套路” 的传奇,只是平静地说:“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做生意难免遇到套路,但竹编是手艺人的根,不能为了热度丢了匠心。就像编‘同心扣’,少一根竹丝都不牢固,少一分坚守,非遗传承也走不远。”

  节目播出后,清溪村彻底 “火” 了。每天都有游客开车来村里,有的是为了买一套正宗的清溪竹编,有的是想亲眼看看 “破套路的非遗村落”,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竹编手工课。作坊门口的老槐树下,挤满了拍照打卡的人,连李婶家的农家菜都要提前三天预定。

  “夏夏老师,咱们现在每天能卖出去两百多套竹编,比之前翻了十倍还多!” 赵磊拿着销售账本,脸上满是兴奋,“还有好几家旅行社想跟咱们合作,开发‘非遗竹编研学路线’,咱们要不要答应啊?”

  林晓也拿着一叠合作意向书进来:“有几家文创品牌想跟咱们联名推出产品,还有时尚杂志想拍清溪竹编的专题大片,说要让非遗走进时尚圈。”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陈爷爷却有些担忧,他拉着夏夏和陆时衍坐在老槐树下,小声说:“丫头,时衍,现在村里太热闹了,我总怕大家被这股热乎劲冲昏了头。以前编竹编是为了糊口、为了传承,现在要是为了迎合游客、迎合合作方,把竹编做得越来越花哨,丢了老手艺的根,那可就糟了。”

  夏夏明白陈爷爷的顾虑。这段时间,她确实看到了一些 “苗头”—— 有年轻手艺人觉得编传统纹样 “太慢、不赚钱”,想跟风编些网红款竹编;还有游客为了拍照,要求手艺人放下手里的活,配合摆拍,打乱了原本的工作节奏。这些 “耀眼” 的关注,正在悄悄改变着清溪村的日常。

  “陈爷爷,您放心,咱们不会丢了根。” 夏夏握着陈爷爷的手,语气坚定,“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不管订单再多、游客再多,传统竹编的工艺不能变,‘双股拧编’‘槐花纹’这些老手艺必须传下去。至于合作,我们要挑那些真正尊重非遗、愿意沉下心做产品的品牌,绝不为了流量做急功近利的事。”

  没过多久,省级非遗保护中心发来通知,要授予清溪村 “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称号,还邀请夏夏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去省城参加 “非遗创新发展论坛”。去省城那天,夏夏特意穿了件李婶织的蓝布衫,手里拿着一个用传统 “双股拧编” 工艺编的竹编花瓶 —— 她想让所有人知道,清溪村的 “耀眼”,不是靠网红流量,而是靠老手艺的沉淀。

  论坛上,夏夏坐在嘉宾席,身边都是行业里的专家和知名非遗传承人。轮到她发言时,她没有讲复杂的理论,只是拿着竹编花瓶,讲述了清溪村手艺人的日常:“我们村的陈爷爷,编了一辈子竹编,手指上的茧比竹丝还厚;年轻的手艺人赵磊,为了学好‘槐花纹’,废了一百多根竹丝;还有村里的孩子乐乐,每天放学就跟着学编竹编,说要把手艺传下去。我们遇到过仿冒品的冲击,也识破过商业套路,但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我们知道,这竹编里藏着的,是清溪村的根,是几代人的匠心。”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位老专家特意找到夏夏,握着她的手说:“现在很多非遗项目为了追求‘创新’,丢了传统工艺,你们能守住匠心,太难得了。这样的‘耀眼’,才是非遗该有的样子。”

  从省城回来后,清溪村又多了一块 “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的牌匾,挂在作坊最显眼的位置。但夏夏没有让大家沉浸在荣誉里,反而组织了一场 “回归初心” 的讨论会,让手艺人一起回忆编竹编的初衷,梳理传统工艺的要点,还制定了 “清溪竹编工艺标准”—— 从竹丝的选材、打磨,到纹样的编织、上色,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不管订单量多大,工艺都不打折扣。

  有次,一家网红文创品牌来找夏夏合作,提出要把清溪竹编和当下流行的 “国潮 IP” 结合,推出一款造型夸张的竹编玩偶,还要求缩短生产周期,用机器辅助编织。品牌负责人拍着胸脯说:“这款产品肯定能火,你们只要按我们的设计做,保证能赚大钱!”

  夏夏拿着设计图,摇了摇头:“抱歉,这个合作我们不能接。用机器辅助编织,会丢了手工竹编的温度;造型过于夸张,也偏离了传统竹编的审美。我们宁愿少赚点钱,也不能让老手艺变味。”

  品牌负责人不解地说:“现在都是流量时代了,你们这么固执,不怕被市场淘汰吗?”

  “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时的流量,而是让竹编手艺传得更久。” 夏夏指着墙上的 “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牌匾,“这个称号不是‘耀眼’的光环,而是责任。我们要对得起这份责任,更要对得起村里的手艺人,对得起祖辈传下来的手艺。”

  拒绝了网红品牌的合作后,夏夏并没有觉得可惜。她知道,真正的 “耀眼”,不是靠迎合市场、追逐流量,而是靠匠心沉淀,靠口碑积累。就像村里的老槐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扎根在土地上,每年都会开出满树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日子一天天过去,清溪村的热度渐渐褪去,游客少了些,订单量也回归到了平稳的状态。但手艺人的心态却更稳了 —— 他们不再羡慕一时的 “耀眼”,而是沉下心来编竹编,教孩子学手艺,偶尔还会接待一些真正热爱非遗的访客,跟他们分享竹编背后的故事。

  有天傍晚,夏夏和陆时衍坐在老槐树下,看着乐乐和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学编 “槐花纹”。乐乐的小手虽然还不够灵活,但编得格外认真,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像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你看,乐乐多像小时候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手艺充满敬畏。” 陆时衍轻声说,“有时候我会想,咱们之前追求的‘耀眼’,其实都不如现在这样平静的日子珍贵。”

  夏夏点点头,握住陆时衍的手:“是啊,真正的‘耀眼’,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看着手艺一代代传下去,看着孩子们眼里有光,看着竹编里藏着的匠心,能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慢慢发光。这样的‘耀眼’,才更长久,更有意义。”

  乐乐编完一个小小的槐花纹挂件,跑过来递给夏夏:“夏夏老师,你看我编的好不好?我以后要编很多很多槐花纹,让所有人都知道,清溪村的竹编最好看!”

  夏夏接过挂件,指尖触到温润的竹丝,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清溪村的 “耀眼”,从来不是靠外界的关注和荣誉,而是靠手艺人的坚守,靠老手艺的传承,靠每一根竹丝里藏着的匠心。这份 “耀眼”,不张扬,不浮躁,却能在岁月里长久地闪耀,照亮非遗传承的路,也照亮清溪村每个人的心。

  晚风拂过,老槐树叶轻轻晃动,竹丝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夏夏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她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 “耀眼” 的机遇,也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守住匠心,守住初心,清溪村的竹编手艺,就会像这老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闪耀不止。
  http://www.zwhl.cc/zw46840/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