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石磨盘的怪性子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在沂蒙山区的核桃峪里,有盘老石磨。这磨盘怪得很,青灰色的石头上布满纹路,看着跟普通磨盘没啥两样,可只要往磨眼里添东西,准能磨出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你放把黄豆,能磨出带蜜味的豆浆;你丢块红薯,能磨出金灿灿的糖稀;最邪乎的是,谁家有难事儿,对着磨盘念叨念叨,磨盘转起来,能磨出解决难题的物件。

  守着石磨的是个驼背老奶奶,姓马,村里人都喊她磨盘婆。老奶奶年轻时是村里的巧妇,磨的豆腐十里八乡有名,后来老伴儿走了,她就守着这盘传了三代的石磨过活。她有个孙子叫柱子,十三四岁,胳膊腿像小树苗似的,每天帮奶奶推磨、挑水,闲了就蹲在磨盘旁,听磨盘咕噜咕噜转,说这是磨盘在说话。

  村里有个光棍汉叫刘二,游手好闲,总惦记着石磨的好处。他好几次想趁磨盘婆睡着,偷偷推磨磨点好东西,都被柱子用扁担赶跑了,嘴里还骂:想偷磨盘的便宜,门儿都没有!

  开春那会儿,山里下了场冻雨,村里的果树全受了灾,花瓣落得满地都是。果农们急得直跺脚,村长老槐树敲着烟袋说:这要是结不出果子,秋天全家都得喝西北风。柱子听了,半夜里悄悄溜到石磨旁,往磨眼里塞了把干桃花,使劲推起磨来,嘴里念叨:磨盘磨盘,帮帮忙,让果树重新开花吧,我给你多糊几层新磨衣。

  磨盘转了七七四十九圈,磨盘缝里突然渗出些粉红色的汁水。柱子赶紧用碗接着,往果树上一浇,第二天一早,落了花的果树枝头竟冒出了新芽,没过三天,又开出了比先前更艳的花。

  这事传到了邻村地主孙大肚子耳朵里。孙大肚子听说核桃峪有盘会的石磨,立马带着家丁,赶着马车就来了,站在石磨前叉着腰喊:这磨盘是我孙家丢的祖传物件,今儿我得拉回去!

  磨盘婆拄着拐杖拦在前面:孙地主,这磨盘在峪里转了五百年,跟你孙家八竿子打不着。孙大肚子冷笑一声,指挥家丁:给我抬上车!这么神奇的东西,就该放我家磨坊里!

  家丁刚要动手,石磨突然咕噜咕噜自己转起来,磨眼里喷出些碎麦糠,不偏不倚全粘在孙大肚子的绸缎衣服上。更怪的是,磨盘转着转着,磨出来的不是粉,竟是些欠条——都是孙大肚子逼着村民签的高利贷借据。柱子捡起一张念:王老五借粮三斗,利滚利要还十斗......

  村民们听了个个气炸了肺,有人喊:难怪我爹临死都念叨还不清债!孙大肚子又气又怕,指着石磨骂:妖磨!给我砸了!家丁刚举起锤子,石磨突然晃了晃,磨盘缝里冒出股白气,凝成个小旋风,卷起地上的泥点,全溅在孙大肚子的胖脸上。

  刘二正好蹲在不远处看热闹,笑得直拍大腿:好!这磨盘公道,知道谁不是东西!孙大肚子抹着脸上的泥,气得直哼哼,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临走时还被磨盘旁的石头绊了个趔趄,差点摔进旁边的泥坑。

  入夏时,磨盘婆突然咳得厉害,吃了多少草药都不管用。柱子急得直掉泪,刘二提着两斤红糖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镇上赶集,听说有种西洋药能治咳嗽,就是贵得吓人......

  当天夜里,柱子又来到石磨旁,往磨眼里放了把奶奶晒的金银花,一边推磨一边说:磨盘磨盘,我知道你心眼好,救救我奶奶吧。以后我天天给你擦洗,不让你沾一点灰。磨盘转了十二圈,磨盘中心的凹坑里突然多出颗红枣大的野山参,须子齐全,还带着泥土的潮气。

  刘二一看就认出来:这是咱沂蒙深山里的老山参,能换不少钱!他自告奋勇陪着柱子去镇上,把山参卖了,买回了西洋药。磨盘婆吃了药,咳嗽竟慢慢好了,虽然还是有点喘,但能坐在门口晒太阳了。

  这事过后,石磨成了核桃峪的宝贝。谁家孩子要赶考,来磨把黄豆,能磨出带字的豆皮,是考题的提示;谁家要盖房子,来磨捧黄土,能磨出块亮晶晶的碎石,往地基里一埋,房子准结实。刘二也变了性子,不再游手好闲,每天帮着柱子给磨盘清理石缝,还说:这磨盘比人都懂道理,咱得敬着。

  后来磨盘婆活到九十八岁,在一个晒暖的午后安详地走了,柱子接过了照看石磨的活儿。他娶了邻村的姑娘,生了对双胞胎,大的叫磨柱,小的叫磨丫。俩孩子刚会走路,就爱围着磨盘转圈,咿咿呀呀地喊,石磨仿佛有感应似的,偶尔会轻轻晃一下,像是在应和。

  如今那盘石磨还在核桃峪的老槐树下,磨盘上的纹路被磨得越发清晰,雨后还会泛出温润的光。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磨盘的来历,村里的老人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个实在人,你对它掏心窝子,它就给你实在好处;你要是想耍滑头,它可不就给你点教训?

  刘二后来在村口开了家杂货铺,柜台上总摆着个从磨盘上敲下来的小石块,谁来买东西都要讲段石磨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石磨,实打实的,才能转出好日子。
  http://www.zwhl.cc/zw47159/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