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柳树屯的“唠叨”药箱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民国那时候,北方有个柳树屯。屯子东头有间小药铺,掌柜的姓赵,大伙都叫他赵老实。赵老实人如其名,老实得有点木讷。医术是祖传的,可记不住药方。前儿刚背会的治咳嗽的方子,今儿来个病人,他就忘了甘草该放三钱还是五钱。
药铺开了半年,没赚着钱不说,还总有人拿着熬坏的药回来问。赵老实急得嘴上起泡,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盯着柜上那只老药箱叹气。
那药箱是他爹传下来的,黑铁皮包边,里头分了十二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上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有天晚上,赵老实又对着药箱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箱子盖。
突然,箱子里传来个脆生生的女声:“敲啥敲?吵得我睡不着!”
赵老实吓得手一缩,差点把桌上的油灯碰倒。他盯着药箱,声音都发颤:“谁……谁在说话?”
药箱“咔嗒”一声,盖子自己掀开条缝,声音从缝里飘出来:“还能有谁?你天天对着我叹气,我再不出来,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赵老实凑过去,瞪大眼睛:“你……你是个活的?”
“不然呢?”药箱哼了声,“我跟你爹那会儿,就帮他记方子了。他走了,你倒好,连个药方都记不住,白瞎了这手艺!”
赵老实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赶紧把药箱抱到桌上:“那你能帮我记方子不?只要你帮我,我天天给你擦铁皮,不让你沾一点灰!”
药箱“咔嗒”又响了声,盖子全掀开了:“早该这样!以后病人来了,你问清症状,我给你报方子!”
打这起,赵老实的药铺就变样了。
第二天一早,屯西头的王大娘来了,说心口疼得厉害。赵老实刚要挠头,药箱就开口了:“当归三钱,丹参五钱,再放两钱红花,熬水喝,三天准好!”
赵老实赶紧抓药,一边抓一边念叨:“当归三钱,丹参五钱……”王大娘喝完三天药,果然不疼了,特意拎了袋鸡蛋来谢他。
没过几天,屯里的小嘎子跑来了,说腿摔破了,流了好多血。赵老实慌了神,药箱又说话了:“别慌!先拿干净布把血擦了,再用三七粉撒在伤口上,包严实了,别沾水,五天就能结痂!”
赵老实照着做,小嘎子的腿还真好了,之后总跑到药铺门口,给药箱递野果子:“药箱姐姐,你吃这个,可甜了!”
药箱也不推辞,让赵老实把果子放在格子里,还会夸小嘎子:“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邻村有个姓黄的大夫,听说柳树屯有个会说话的药箱,抢了他的生意,就气冲冲地跑来了。
黄大夫一进门,就拍着柜台喊:“赵老实!你那药箱是妖物!赶紧把它扔了,不然我就去官府告你,说你装神弄鬼骗钱!”
赵老实急了,赶紧护着药箱:“你别胡说!我这药箱是好的,它帮我治病救人,没骗过人!”
黄大夫冷笑一声:“好的?我才不信!你让它出来说话,要是它真能治病,我就服你;要是不能,你这药铺就别想开了!”
就在这时,药箱开口了:“黄大夫,别逞能了!你前儿给李家庄的张大爷治咳嗽,把川贝母当成了浙贝母,害得张大爷咳嗽更重了,是不是?还有,你上个月给王家庄的刘奶奶治腰疼,方子里头少放了杜仲,刘奶奶的腰到现在还疼,对不对?”
黄大夫一听,脸“唰”地就白了。这些事他以为没人知道,这药箱咋会清楚?
药箱接着说:“治病救人是大事,你连药材都分不清,还好意思当大夫?要是你再胡来,我就把你这些事都告诉大伙,让你再也没脸行医!”
黄大夫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嚣张了,赶紧灰溜溜地跑了。
街坊们听说了这事,都来夸药箱厉害,还说以后看病就认赵老实的药铺。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老实的医术也越来越好了,慢慢能记住不少方子。可药箱还是会时不时提醒他,生怕他出错。
有一回,赵老实给人开治感冒的方子,忘了放生姜,药箱就会提醒:“哎!生姜没放!感冒要驱寒,不放生姜可不行!”
赵老实赶紧补上,还会笑着说:“多亏了你,不然我又要出错了!”
后来,赵老实娶了媳妇,媳妇一开始听说药箱会说话,还挺害怕,后来见药箱总帮着治病救人,也就不害怕了,还天天帮着擦药箱的铁皮,把格子里的药材摆得整整齐齐。
药箱也
http://www.zwhl.cc/zw47159/4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