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屯里来“了”货郎,针头线脑嘴皮溜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小丫的心思被柳娘子一番开导,暂时按下不表,钱多多虽心里还嘀咕,但面上也不再整日愁眉苦脸。平安县的日子,依旧在读书声、豆腐香和矿锤叮当声中平稳流淌。这日晌午,屯口忽然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拨浪鼓声和一阵油滑响亮的吆喝:
“走街串巷喽——针头线脑胭脂粉,顶针锥子绣花针!姑娘用了更俏丽,大娘用了年轻十岁喽——”
屯里的婆姨媳妇、小姑娘们一听这声,都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个三十来岁、面容白净、穿着一身半新不旧蓝布褂子的货郎,挑着一副杂货担子,晃晃悠悠地进了屯。这货郎脸上总是堆着笑,见人就打招呼,嘴巴甜得像抹了蜜。
“这位大嫂,看您这气色,家里肯定有喜事!来瞧瞧这新到的杭绸丝线,颜色正,给您家闺女绣个鸳鸯枕顶合适!”
“哎呦!小妹妹,这红头绳多衬你小脸儿啊!买一根呗,便宜!”
他担子上的东西倒也齐全,针线、顶针、纽扣、梳子、篦子、劣质的胭脂水粉、小孩玩的泥哨、糖瓜等等,虽不是什么值钱货,但都是农家日常用得到的小玩意儿。
女人孩子们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挑着、问着价。这货郎不仅嘴皮子利索,算账更是快得惊人,眼睛一扫,嘴里啪啦一报数,分文不差。而且他消息格外灵通,一边做生意,一边跟人闲聊:
“大嫂,您听说没?隔壁青山县前几天下雹子,砸坏了好些庄稼!”
“哟,大姐,您这布料是青州府‘瑞福祥’的吧?他们家伙计跟我熟,前几天还跟我说他们东家要嫁闺女,排场大着呢!”
他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邻县趣闻,听起来有鼻子有眼,引得妇人们啧啧称奇,都夸这货郎见识广。
货郎在屯里转了一圈,生意做得不错,最后溜达到了县衙门口和学堂附近。他放下担子,歇歇脚,眼睛却似有意似无意地打量着县衙的格局、进出的衙役,还有学堂里跑进跑出的娃娃。尤其当小石头和几个孩子放学走出来时,他的目光微微停留了片刻,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移开,笑着跟守门的乡勇搭讪:
“差爷辛苦!咱这平安县真是人杰地灵啊!瞧这学堂,娃娃们念书多带劲!听说咱县太爷杜青天,治理有方,连银矿都开起来了?真是百姓的福气啊!”
乡勇见他说话客气,也随口应和两句。
货郎又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差爷,不瞒您说,我走南闯北,听得消息多。最近啊,道上可不太平,听说有一伙流寇,在隔壁县界晃悠呢,您们可得当心点!”
乡勇一听,警觉起来:“有这事?俺得去禀报杜大人!”
货郎忙摆手:“哎呦,我就是这么一说,给您提个醒!许是谣传呢!杜大人英明,肯定早有安排!”
他又闲扯了几句,见日头偏西,便挑起担子,敲着拨浪鼓,晃晃悠悠地出了屯子,消失在暮色中。
这货郎的到来,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些许涟漪,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大伙儿只当是个寻常走街串巷的,买了点零碎,听了点闲篇,并没太在意。
然而,这一切,却落在了正从矿上回来、路过县衙的红姑眼里。她抱着柴刀,站在街角阴影处,冷眼看着那货郎离去的身影,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货郎,太活络了,话太多了。而且,他打听矿务、提醒流寇,看似好心,却总让人觉得有点刻意。尤其是他打量小石头的那一眼,虽然隐蔽,却没逃过红姑锐利的眼睛。
这个看似普通的货郎,真的只是来做买卖的吗?
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消息?
他的出现,是偶然,还是预示着新的风波?
平安县的安宁,似乎总是那么脆弱。
http://www.zwhl.cc/zw47745/4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