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小石头“着”蒙书,童趣言语解经典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钦差留下的眼线,如同隐在暗处的幽影,让杜明远、红姑等人行事愈发谨慎。小石头虽因“病”避居学堂,远离了直接的审视,但他深知,自己不能永远躲藏。杜明远曾对他说:“藏身于众,莫若立身于明。” 意思是,与其躲躲藏藏,不如堂堂正正做出些有益之事,让人只看见你的光亮,而无暇探究你的影子。小石头将这话记在心里,苦思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一日,他在温习《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句子虽韵律铿锵,但对于刚启蒙的稚童而言,实在佶屈聱牙,难以理解。他看见学堂里几个年纪最小的娃娃,为了背这几个字,抓耳挠腮,小脸皱成了苦瓜,甚至有的偷偷抹眼泪。陈先生讲解时,虽尽力通俗,但有些道理对娃娃们来说,还是太深了。
小石头忽然灵光一闪。他想起自己刚识字时,红姑和柳娘子常给他讲些山里有趣的传说、小动物的故事,他听得津津有味,道理也自然就记住了。为何不把先贤经典里的大道理,也变成娃娃们爱听、能懂的故事和歌谣呢?
说干就干。他向陈先生讨要了些便宜的毛边纸和一支秃笔,晚上就在自己小屋那盏昏黄的油灯下,咬着笔头,冥思苦想起来。他要把“人之初,性本善”这个道理讲明白。怎么写呢?他想起屯里赵大膀子家新得的胖小子,见人就笑,谁抱都行,那份纯真可爱,不就是“性本善”吗?他眼睛一亮,提笔写道:
“小娃娃,光屁屁,
咧嘴笑,露牙龈。
不认生,不怕人,
你抱抱,他开心。
这就叫,性本善,
心里头,亮堂堂。
好比那,山泉水,
刚冒出,清又纯。”
写完后,他自己念了两遍,觉得挺顺口,又配了个简单的曲调,哼唱起来。第二天,他悄悄拿给陈先生看。陈先生起初不以为意,待看完这短短几行,又听小石头低声唱了一遍,不禁拍案叫绝!
“妙啊!石头!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此乃蒙学至理也!”陈先生激动得胡子直翘,“来来来,你再想想,那‘性相近,习相远’又该如何讲?”
得到先生鼓励,小石头信心大增。他一发不可收拾,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里的核心道理,都编成了朗朗上口的童谣、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勤学”,他就写“小蜜蜂,采花忙,酿成蜜,甜又香。小朋友,上学堂,多用功,成栋梁。” 讲“孝道”,他就编个“小羊羔,跪乳恩,小乌鸦,反哺情。爹娘苦,要记牢,孝顺心,不能少。”的小故事。
他还细心地将这些童谣故事用正楷抄录清楚,配上自己画的简单有趣的插图(比如一只撅着屁股采蜜的蜜蜂,或是一只跪着吃奶的小羊),装订成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取名《蒙童趣解》。
陈先生如获至宝,立刻在蒙童班试用。果然,娃娃们争相传阅,对那些有趣的插图和好记的儿歌爱不释手,以往枯燥的背诵任务,变成了抢着表演儿歌、争着讲故事的欢乐竞赛。连最坐不住的狗蛋,也能摇头晃脑地把“小娃娃,光屁屁”背得滚瓜烂熟,还追着陈先生问“习相远”是啥意思。学堂里的读书声,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沉闷腔调,而是充满了童真与欢快。
消息很快传开,连邻村有蒙童的人家,都慕名而来,想讨一本《蒙童趣解》回去教孩子。杜明远得知后,亲自翻阅了小石头的“着作”,欣慰不已,当即批示县衙拨出专款,请匠人刻版印刷,不仅供义学使用,更免费分发全县适龄孩童。他拍着小石头的肩膀,感叹道:“石头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真乃‘立身于明’也!”
小石头看着自己的心血能帮到那么多小伙伴,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特殊孩子,而是用自己的才智,为这片土地播撒着文化的种子。
一颗文星,未曾耀于朝堂,却已在乡野蒙童心中点亮明灯。
这微弱而纯净的光,能否照亮更远的路?
他的才名,会否引来新的关注?
http://www.zwhl.cc/zw47745/5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