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糊涂县令贾清廉 >第364章 杜明远“回”密信,老成谋国护幼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64章 杜明远“回”密信,老成谋国护幼苗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杜明远独坐书房,灯花噼啪作响,映照着他凝重如铁的面容。曹如意那封看似寻常问策、实则重若千钧的密信,平摊在案头,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他枯坐已有半个时辰,面前的宣纸依旧空白,唯有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透露着内心的波澜汹涌。

  应,还是不应?

  应下,便是将小石头这株刚刚抽穗的幼苗,亲手推入京城那潭深不见底、漩涡暗藏的政争浑水。以曹如意的手段,赏识是真,利用亦是真。小石头纵有才智,然心性纯良,根基浅薄,一旦卷入,生死荣辱,再不由己。杜明远眼前闪过小石头清澈执着的眼神,想起他伏案苦读的背影,心中阵阵抽痛。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倾注了无数心血,更承载着平安县的文脉希望啊!

  不应,便是拂了曹如意的意。曹如意权势熏天,东厂提督的雷霆之怒,绝非一介七品县令所能承受。轻则,自己仕途尽毁;重则,恐殃及平安全县。杜明远并非贪恋权位之人,但他不能不为这一县百姓考量。平安县刚刚有起色,若因他之故再遭劫难,他杜明远,百死莫赎!

  两难之境,如同刀尖跳舞。

  更深露重,寒意透过窗缝渗入。杜明远猛地站起身,走到墙边,目光落在悬挂的那幅自己手书、孙慢慢称赞有“风骨”的条幅上——“为民父母,不可不慈;为国守土,不可不坚。”

  为民父母……为国守土…… 他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眼中渐渐泛起一丝决绝的光芒。是啊,他首先是平安县的父母官,其次,才是朝廷的命官。守护治下百姓,护佑一方幼苗,才是他杜明远当下最该尽的“本分”! 即便因此开罪上官,引来祸端,也问心无愧!

  心意既定,他重回案前,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笔锋悬于纸上片刻,终于落下。

  这封回给曹如意心腹幕僚的密信,他字斟句酌,力求滴水不漏。

  开篇,他先以极其恭谨的语气,盛赞曹公公“心系社稷,求贤若渴,慧眼如炬”,充分肯定其发现石磐之才的远见。随即,笔锋悄然一转,开始“陈述实情”:

  “……然,石生磐,年幼识浅,虽有小慧,实赖平安僻壤之偶得,所见所闻,不过一县之隅。其前呈《安边策》,虽有新意,然多书生迂阔之见,于军国大事之艰深繁复,未窥堂奥。此子心性质朴,犹如璞玉, 尚未雕琢,骤闻庙堂之高,非但其才难堪大用,恐反因无知而蹈不测之祸,岂不辜负曹公一番美意?”

  接着,他抛出早已想好的“缓兵之计”:

  “卑职愚见, 玉不琢,不成器。不若使其暂潜于江湖,厚积薄发。岳麓书院,乃湖湘文薮,山长欧阳公,海内大儒,若能得欧阳公悉心教导数年,使其学问根基扎实,心性阅历沉稳,届时,学有所成,再见用于朝廷,方为曹公栽培之良材,亦为国家得人之庆也。卑职在此,必严加管束,令其潜心向学,不负曹公期许。**”

  通篇回信,看似客观冷静,处处为曹如意和朝廷考量,实则将小石头的“才”轻描淡写,将其“不足”细细剖析,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拖! 用时间来换取小石头成长的空间,用 “欧阳修教导” 这块金字招牌作为挡箭牌。

  信写毕,用火漆密封。杜明远唤来绝对心腹的家仆,反复叮嘱,务必亲手交到指定之人手中。望着家仆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杜明远长长舒出一口气,只觉得浑身虚脱,冷汗已湿透重衣。

  他知道,这只是一时之策。曹如意绝非易与之辈,此举能拖延多久,全凭天意。但无论如何,他为小石头,为平安县,争取到了一段宝贵的、或许能改变命运的缓冲时间。

  窗外,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危机只是暂缓,并未消除。杜明远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目光坚定:能护一时,是一时。剩下的,唯有尽人事,听天命。
  http://www.zwhl.cc/zw47745/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