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卷入“清流”议,身不由己陷党争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秋雨绵绵,连月不开,汴京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一如当下波谲云诡的朝局。石磐栖身的小客栈,地处相对偏僻的城西,往日还算清静,近日却渐渐“热闹”起来。先是几位身着素袍、自称是“欧阳公故旧门生”的文人前来拜访,言语间对石磐这位“欧阳山长关门弟子”颇多赞誉,称其“年少有为,颇得山长真传”,是“清流一脉未来的希望”,并话里话外打探他对当前朝政的看法,尤其是对“绍述”新法及用人之道的见解。石磐牢记杜明远和曹如意的告诫,应对极为谨慎,多以“守制期间,不谈国是”、“学生年轻识浅,不敢妄议”等语推脱敷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欧阳修这位清流领袖的溘然长逝,使得朝中原本相对平衡的势力瞬间倾斜,新一轮的权力洗牌与党同伐异已如箭在弦上。在此微妙时刻,石磐这个突然出现在京城、身负欧阳修遗命、且与宫内大珰曹如意似有牵连的年轻举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那些将“清流”视为绊脚石的对立派系眼中一枚亟待厘清的棋子。这日午后,雨势稍歇,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石磐的房门。来人身着从六品绿色官服,面容消瘦,眼神锐利,正是石磐在欧阳修灵前偶遇的监察御史周文渊。周文渊此番前来,不似灵前初见时的关切提醒,眉宇间多了几分凝重与急迫。他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石磐道:“石兄,大事不妙!今日早朝,有御史(非周文渊本人)上书,弹劾已故欧阳公‘结党营私、诋毁先帝新政’,并影射其门下弟子‘倚仗师名,交接内侍,图谋不轨’!奏章虽未直接点名,但字里行间,直指兄台你近日出入曹公公府邸之事!此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策,明攻欧阳公,实则是要借此清理朝中所有与欧阳公关系密切之士,更是有人欲借此试探曹公公的态度,乃至打击所有被视为‘清流’或与之内涵相近的力量!” 石磐闻言,心中剧震,虽早有预感,但祸患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仍让他感到一股刺骨寒意。他深知,自己已被毫无选择地推向了风口浪尖,欧阳修弟子的身份,如同一道无法褪去的烙印,使他在这场残酷的党争中,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清流”的标签,无论他自身意愿如何,都已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漩涡中心。
**接下来的几日,针对石磐的明枪暗箭接踵而至。先是有言官在奏疏中含沙射影,称“有少年举子,恃才傲物,借奔师丧之名,行钻营结交之实,恐非朝廷之福”;继而市井间开始流传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说他与曹如意的“关系”非同一般,甚至暗示其身份可疑,背后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更有一封匿名揭帖,竟直接投到了他所住的客栈柜台,措辞严厉地指责他“忘恩负义”,欧阳公尸骨未寒,便急于巴结内宦,有辱师门清誉。这一切,显然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围攻,目的就是要将石磐彻底搞臭,使其在京城无立锥之地,进而打击所有与欧阳修相关的潜在政治力量。石磐闭门不出,却能感受到无数道或审视、或同情、或幸灾乐祸、或冰冷敌视的目光,如同无形的网,从四面八方笼罩而来,令他几乎窒息。他再次取出欧阳修所遗的木匣,抚摸着那枚冰凉的蟠龙玉佩,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迷茫与挣扎。恩师遗物所暗示的惊人身世,此刻非但不是护身符,反而可能是催命符;曹如意的“关照”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提供些许庇护,也更易授人以“结交内侍”的口实。是挺身而出,为自己、也为恩师的清誉辩护?还是继续隐忍,静观其变?这两种选择都风险极大。他想起杜明远“遇事冷静,权衡利弊”的教诲,想起曹如意“慎之再慎之”的警告,更想起历史上无数卷入党争者身败名裂的惨痛教训。此刻的他,犹如一叶扁舟,行驶在惊涛骇浪之中,四周是看不见的暗礁与漩涡,稍有不慎,便是舟毁人亡的结局。
就在石磐内心备受煎熬之际,周文渊再次深夜到访。此次,他带来了更为惊人的内幕消息:“石兄,弹劾之风骤起,绝非孤立事件。据我察知,背后恐有‘熙丰党人’(支持变法派系)残余势力的影子,他们与宫内某些势力勾结,欲借清算‘元佑党人’(反对变法派系,欧阳修被其归入此流)余绪之机,排除异己,巩固权位。兄台你,不幸成了他们祭旗的第一刀!如今朝中,真正的‘清流’力量因欧阳公逝去而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甚至为争抢领袖地位而内斗不休(如历史上蜀洛党争);而昔日欧阳公的某些政敌,或慑于曹公公之势,或持观望态度,未必会出手相助。你此刻若贸然自辩,正中对手下怀,只会让火越烧越旺;若一味退缩,则可能被坐实罪名,永无翻身之日。” 周文渊的分析,如同利剑,劈开了迷雾,让石磐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处境的凶险与复杂。他意识到,自己已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错综复杂的朝堂权力博弈中的一个符号、一个筹码。能否在这漩涡中保持清醒,不仅关乎个人生死荣辱,更可能牵动远在平安县的杜明远和众多亲眷。
夜深人静,石磐独对孤灯,窗外秋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连日来的遭遇、周文渊的信息、杜明远的教诲、曹如意的暗示以及欧阳修遗稿中透露的旧事,一一在脑海中梳理、拼接。他逐渐明白,在这京城名利场,单纯的道德自持或书生义气,根本无法破局。要生存,就必须洞悉规则,利用规则,甚至……在规则之内,借力打力。他想起了杜明远在平安县应对清源县令胡为才时,团结乡绅、借曹如意之势而不敢硬碰硬的策略;也想起了欧阳修手稿中记载的,历史上那些在党争中得以保全的能臣干吏,往往并非一味强硬,而是善于审时度势,甚至以退为进。一个模糊的、大胆的应对方案,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成形——或许,化解此次危机的关键,并不在于急于洗刷自己被强加的“清流”标签,也不在于向任何一方彻底投诚,而在于巧妙地利用攻击者之间的矛盾,将祸水东引,为自己争取喘息和转圜的空间。然而,此计甚险,无异于火中取栗,一旦操作不当,必将引火烧身。他的成长,真的能跟上这瞬息万变的朝局吗?
http://www.zwhl.cc/zw47745/5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