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岁末换红妆 歌经入人间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寒水寺的清晨飘起了细碎的雪,落在古槐的枝桠上,添了几分清寂。朱厌却一早便在演武场候着,见众人陆续走来,打了个响指——刹那间,所有人身上的素色衣衫都换成了簇新的红衣,领口袖口绣着金线,在雪光下格外喜庆。“过年了,总得有件新衣裳。”朱厌笑道,眼底映着红衣的亮色,“今晚咱们不守寺,全下山去。”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魏无羡拽着衣角转了个圈,红衣飞扬:“好漂亮!”
“听着。”朱厌扬声道,“下山后找片空地,先唱歌,就唱《人间最值得》。唱完了,教百姓念经,也可以把经文的意思编进歌里,怎么顺口怎么来。”他看向英磊,“不用带干粮,晚饭就在镇上吃。”
英磊笑着应下:“正好尝尝镇上酒楼的年夜饭。”
离仑补充道:“下山的路上,大家琢磨琢磨怎么把经文唱进歌里,不用太复杂,能让百姓听懂就行。”
一行人踏着薄雪往山下走,红衣映着白雪,像一串流动的火焰。孩子们走在中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把‘心无挂碍’唱进去怎么样?”孟瑶提议。
温旭接道:“可以编成像‘心安处最是好’那样的调子。”
薛洋哼起《人间最值得》的旋律:“‘敬一敬,这值得细看’,改成‘静一静,心就不烦了’行不行?”
众人都笑了,朱厌点头:“有点意思,就这么试试。”
走到镇上时,暮色已浓,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空气中飘着饭菜香和鞭炮的硫磺味。朱厌寻了片宽敞的晒谷场,打了个响指——众人面前凭空多出各式乐器:朱厌持快板,离仑握洞箫,柳月执玉笛,墨晓黑抱琵琶,苏慕遮抚古琴,忘忧大师敲木鱼,英磊弹月琴,温宁拉二胡,魏长泽吹竹箫,温若曦拨古筝,六个孩子也各有小巧的乐器,铃鼓、响板、竹铃,一应俱全。
乐器声响起来,引来了不少百姓围观,孩子们扒着大人的衣角,好奇地看着这群红衣人。
朱厌打了个手势,快板先响:“春风送暖先到 旧符改换新桃”
离仑洞箫和着,接唱:“算些浮名正好 来浅斟低唱新曲调”
柳月笛音清亮:“玉楼金阙无聊插朵 梅花且醉倒”
墨晓黑琵琶轻弹:“红杏枝头先占去 春光一半热闹”
苏慕遮古琴沉稳:“门边青梅尚小 借谁回首偷瞧”
忘忧大师木鱼轻敲,声如洪钟:“当时明月今夜在将哪处故人照照”
英磊月琴温柔:“故乡他乡走一遭 心安处最是好”
温宁二胡婉转:“拈杯酒眯着眼 说专心看人间”
魏长泽竹箫悠扬:“看青峦金銮并红鸾 与我多喜欢”
温若曦古筝流丽:“屠苏倾还满 灯烛剪又添”
孩子们齐奏轻响,合唱:“人照水 水连天 天上邀神仙”
朱厌快板再起:“放湖山腰肢展 放锣鼓声调喧”
离仑接道:“放良辰良友并良缘 与我多圆满”
柳月笑道:“这江山不落款江湖不落单”
墨晓黑接唱:“这人间 相逢你我 落座谈一谈”
苏慕遮和声:“平芜尽处是春山呀 行人在春山外”
忘忧大师颔首:“托付春风挂与牵 从雁关到乡关”
英磊唱道:“今宵莫放酒杯干 敬你我再敬天”
温宁轻声接:“敬万里万籁万人面 此间万万千”
魏长泽与温若曦齐唱:“敬江湖多照面 敬人多团圆”
最后,所有人合唱,声震夜空:
“静一静,心就不烦了 正好人间
静一静,心就不烦了 正好人间”
歌声落时,百姓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朱厌笑着扬声道:“各位乡亲,新年好!我们是寒水寺的,今日除了唱歌,还想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就像歌里唱的‘心安处最是好’,心里静了,日子才舒坦。”
说着,他示意孩子们上前。孟瑶拿起响板,轻声道:“比如生气的时候,试试默念‘不气不气’,就像练功时要稳住呼吸一样。”温旭接道:“睡前想想今天开心的事,就像念经时要放下烦恼。”
薛洋敲着铃鼓:“别总琢磨烦心事,就像吃年夜饭,得想着菜香才对!”惹得众人发笑。
忘忧大师适时开口,用最浅显的话讲解“静心”的道理,百姓们听得认真,有老人问:“大师,我总睡不着,念什么好?”
魏无羡跑过去,奶声奶气地说:“念‘月亮照我睡,明天会更好’!”众人又是一阵笑,却都记在了心里。
朱厌和离仑站在一旁,见百姓们围着孩子们问东问西,眼里满是暖意。柳月笑道:“这招比单纯念经管用多了。”
夜色渐深,众人在镇上的酒楼吃了年夜饭,窗外烟花绽放,映得满堂红光。回程时,孩子们还在哼着改编的调子,红衣上沾着雪花,却一点不觉得冷。
“今天这年,过得有意思。”温若曦笑着说。
朱厌点头,看向漫天飞雪:“是啊,人间烟火,本就该这样热热闹闹的。”
寒水寺的方向,虽无钟声,却仿佛已有经声与歌声,顺着风雪,落在了每一个期待安宁的人心间。这个年,他们把红妆、歌声与静心的道理,都留在了人间。
http://www.zwhl.cc/zw47781/7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