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世人有智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五月二十七,夜。

  月黑风高,数丈外已不可见人。

  秦真趁着夜色,翻过熟悉的城墙,沿着熟悉的路线,直奔清河州衙。

  以赈灾队伍中领头的文人士大夫的骄傲,秦真断定,他们若是行心请君入瓮之计,必然不会暂避锋芒,而是直接正面对敌,设局擒拿自己。

  果不其然,亥时一到,城内亮起灯火的地方,就仅剩那么寥寥几处。

  州衙作为城池中心,自然彻夜灯火不熄。

  其次是城内的娱乐中心——清雅轩,不只招待城内各级官员,更是扩大规模、收拢灾民中无家可归的少女之处。

  其三,军营。寂静无声的军营,篝火数日不灭,为巡查的军队和城中的百姓提供精神支撑。

  其四,大户和富商聚集地。这些人常常不定时不定点集会,商讨城内物价控制、买卖人口、侵占土地、侵吞粮库物资事宜。这都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州衙外,数百城卫军士卒严阵以待,将整个州衙围得密不透风。

  只可惜,幽深的夜色中,即使数百上千的火把矗立,依旧只能照亮地面的视野,面对从上空直接跃入的秦真,却是无能为力。

  秦真飞跃而去的瞬间,发现看似严阵以待的军队,实则近半都是站着睡觉的猛士。

  很快,秦真越过大堂,发现无人办公。

  客房一片黝黑。显然居住的官员或是皆已入眠,或是还在外饮宴。

  而在后院的一间书房,秦真终于听到了期盼已久的低语。

  悄悄落在书房顶上,秦真掀起几块瓦片,借着屋内透出的微弱灯光,投下视线。

  目之所及,简陋的书房中,两面墙的书架都是填充得满满当当,可见其主定是饱学之士。仅有的一张黄花梨木书桌两侧,分别坐着一老一少,正在秉烛夜谈。

  从桌上还在冒着热气的茶水来看,二人的密谈,才刚刚开始。

  “李师,六天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发放赈灾粮,这样下去,我担心朝中有人不满,上书弹劾。一个月前,工部侍郎王和大人突然暴毙,不可不防啊。”

  老者微微一笑,很满意这个得意门生对官家的忠诚,和对自己这老师的关切。

  “守衷啊,你有这份忠君之心,是极好的。可你有没有想过,王和为什么会突然暴毙?”

  “根据朝中通报,是王大人在前年黄河大修工程中,偷工减料,导致此次黄河决堤,害怕被追责,因而自尽身亡。”

  “……”

  面对老师李敬意的饱含深意的笑容,宋守衷努力发挥惊世智慧,思考这件事背后的隐情。

  良久,李敬意饮尽杯中茶,却见宋守衷摇摇头,表示自己见识浅薄,请老师指点。

  “你饱读诗书,对本朝历史,可有了解?”

  “您指得可是,太祖遗训?”

  “不错,正是太祖遗训。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因此,除非涉及谋反作乱,否则本朝官员很少有被处死的先例,最差不过是贬谪流放。”

  宋守衷剑眉星目,俊朗不凡,此时却作恍然大悟状。“对啊,王大人罪不至死,最差也就是罢官流放。他何必自尽?”

  “还有么?”

  “王大人一向主张和平。自两年前朝廷忽然得到一大批钱粮,又擒拿江湖中人补充兵源,官家忽然雄心大起,意图北伐。”

  “直到去年辽夏联合发兵,我军无力进攻,赔偿大笔钱粮。但官家似乎依旧雄心不减。难不成这次黄河大水,是王大人故意为之?”

  “为的,就是消耗国库钱粮,打消官家发起战争的念头。”

  宋守衷作为新科进士,饱读诗书,又世代为官,对于朝中的争斗早有所闻。只要打开思路,板正立场,对于一些事情的真相,并不难猜。

  只是这个真相,他宁愿自己没想到。

  这意味着,朝廷,不是他理想中的那个朝廷,官家,也不再是那个愿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官家。

  “你能想到这些,也不枉你多年苦学。不过,王和之死,明面上必须与官家无关。”

  李敬意悠悠一叹。“这一步棋,我等也始料未及。不知官家从何处招来的势力,居然敢光明正大地涉足朝廷争斗。”

  “李师,您的意思是,王大人之死,官家并没有直接参与?”

  “自然,明面上官家仍要遵循太祖遗训。这件事官家或许推了一把,但动手的势力,一定不是官家的直属人手。”

  “对了,李师,还有一事。一个月前,除了王大人身死,还有一批王大人一党的官员,同时失踪,另有数位与王大人少有往来的官员在花楼溺亡。这两拨官员的遭遇,与王大人身死的黑手,会是同一波人么?”

  宋守衷的这个角度,连李敬意也为之一亮,开始细细思索这其中的端倪。

  “没错,这两拨人有失踪,有意外身亡。明面上看,应当不是同一方势力所为。但是,老夫总觉得哪里不对?”

  “李师,会不会?会不会是官家招来的那伙势力,没有听官家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敬意一惊,“守衷你的意思是,官家找的这伙杀手,在对付人为造成黄河决堤一事的官员态度上,和官家有所分歧?所以才会给两拨人,安排了不同的结局。”

  “对啊,当是如此。”李敬意思路越发清晰,“王和一党是明面上的主谋,还阻挠官家大计,首脑王和身死,附庸失踪。既解决了障碍,也没有将事态过于扩大,这是官家希望看到的。”

  “这件事太大了,王和虽任工部侍郎,但如此大事,绝非他一人所能为之,身后一定还有黑手。而官家出于维持朝堂平衡稳定的需求,不好下手。但官家招来的这伙势力,却是百无禁忌,果断出手将背后之人伸出的触手斩断。”

  “愿意为了黄河决堤出手刺杀官员,还能搭上官家的线,却又不完全听从官家的指挥,以及悄无声息在汴京城中取官员性命的手段。这伙人来自哪里呢?哪里呢?”

  李敬意思维发散,全然忘却了身前的宋守衷,眼神飘忽,嘴角喃喃自语。

  “是谁呢?”

  “李师,清河城内发生的事,会不会与汴京城发生的事,有所关联?”

  被宋守衷打断思绪,李敬意也不介意,反而鼓励道:“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李师,我是这么想的。同样刺杀官员,同样涉及黄河水灾,同样的百无禁忌,同样的神通广大,要说世间突然冒出来两股如此胆大妄为的势力,我绝不相信。”

  “看来,也只能是那些无法无天,又自诩行侠仗义的江湖人了。”

  至此,李敬意已有所结论。

  “李师,你知道这些…江湖人?”

  “嗯。你常年学文,可能不知。这世间有一些人,仗着有些武力,不服王化。打着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旗号,经常侵扰地方,甚至打上官府。”

  “学生这十数年来少有听闻江湖人作乱的消息,可见朝廷也有足够的力量,镇压这些江湖人吧。”

  “并不是。江湖人为非作歹的消息,一则是有正派的江湖人镇压匪类,二则这些消息都被地方官员掩盖,很少传入京师。两年前,朝廷除了得到三尊佛像,还得到一笔足以抵得上国库两年收入的钱粮,就是从江湖第一大派少林所得。”

  “江湖人如此富有?如此强大?那为何,我朝廷禁军中没有如此高手?”

  李敬意也不含糊,解释道:“还记得太祖遗训么?”

  “与士大夫共天下?”

  “是的。”

  宋守衷还是不能理解。“与士大夫共天下,和发展军中力量没有冲突吧。而且我等士大夫,亦可习武有成。”

  “你有所不知。传说太祖皇帝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有一人成军之力,因而能在周世宗柴荣过世后,建立本朝。但后人不肖,无法达到太祖皇帝的境界,因而禁军中的高手,单论个人武力远远不如江湖上的高手。”

  “至于我等文人士大夫,你想想这求学的十数年,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经世学问,每一样,都足以让人终生学习。哪有时间和精力习武?”

  “那李师,我们暂缓发放赈灾粮,万一那些人找上门来?岂不是?”

  “怕什么!!我就是在等他们。”

  “哦?是吗?我来了!!”

  “什么人???”
  http://www.zwhl.cc/zw47783/3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