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简报里的“英雄”李军
推荐阅读:
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快穿:死遁后被反派大佬盯上了
穿越之宛启天下
重回1982小渔村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黑色档案,官场沉浮二十年
官路扶摇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方俊在二九七高地待了整整一个礼拜。这一个礼拜里,他没急着动笔,而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哨所的兵。他和石大柱一起巡逻,一起在雷达屏幕前值守,一起坐在礁石上,听着海风,聊着陕北的婆姨和娃。
他把石大柱那一沓宝贝似的家信,翻来覆去读了十几遍,每一封信的内容,每一个错别字,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子里。他还采访了哨所里的其他战士,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平淡却又坚韧的家庭故事。
第七天傍晚,在送别的吉普车在山下接他时,他已经胸有成竹。他知道,他要找的那个故事,已经有了血肉和灵魂。
回到师部,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奋笔疾书了两天两夜。当他把那篇名为《军功章的另一半》的通讯稿放到刘建国桌上时,这位在机关里“熬”了半辈子的老科长,捏着那几页稿纸,读着读着,眼眶竟然红了。
“好……好啊!”刘建国放下稿纸,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小方,你这篇文章,写活了!写到人心里去了!这下,我看谁还敢说咱们宣传科只会写空话套话!”
刘建国立刻把稿子送到了孙海平那里。据说,孙海平关着门,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了半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稿纸的右上角,用红笔重重地写了两个字:“上报!”
稿件被加急送到了军区《前线报》。
三天后,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全师、乃至全军区传开——《军功章的另一半》,以头版头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的形式,赫然刊登在了《前线报》上!
文章发表后,引起的轰动是现象级的。它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长期以来弥漫在政治宣传领域里那些陈腐的空气。无数的基层官兵和军人家属,从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时间,来自各个部队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向报社和方俊所在的师政治部,纷纷要求学习、讨论这篇文章。
这股热潮,甚至惊动了更高层。
没过几天,一纸通报从上面下发,要求全军区部队,围绕《军功章的另一半》所体现的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四爱”活动,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方俊,彻底火了。
这一次,不是因为“桃色新闻”,而是凭借他手中那支有力量、有温度的笔。
师部大院里,他所到之处,人人对他点头微笑,那笑容里,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敬佩。就连孙海平,在走廊里碰到他,那张万年不变的“黑脸”上,都会挤出一丝可以称之为“和蔼”的表情。
方俊坐在宣传科的办公室里,阅读着各部队雪片般飞来的“四爱活动简报”,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那套崭新的四口袋干部军服,穿在身上,此刻也显得更加笔挺,更加精神抖擞。
他像一只尝到了花蜜的蜜蜂,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想要在这片崭新的、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全部的才华。
就在这时,“嗡嗡”作响的电话铃打断了他的思绪。
“方干事,主任找你。”是主任办公室的通讯员在门外喊。
“好的,我马上就到。”方俊放下手中的简报,迅速来到孙海平的办公室门前。
这一次,他的心情,与上两次截然不同。
“报告!”
“进来!”孙海平抬起头,眼神里,甚至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
“方俊啊,”孙海平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态度和蔼了许多,“你那篇稿子,捅了个大‘篓子’啊!现在全军区都在学习,搞得咱们师,成了先进典型了!”
“我从各部队上报的简报里也看出来了,讨论的热情很高。”方俊恭敬地回答。
“嗯。”孙海平点点头,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明传电报,用手指敲了敲,“这里面,炮兵A团的简报你看过吗?”
方俊想了想:“是不是关于他们一营一连,发动家属写信,支持丈夫安心部队工作,搞‘贤内助’活动的那份?”
“没错!”孙海平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个A团,很有想法嘛!别的单位还在讨论,他们已经把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去了!你看,他们这个家属支援部队建设的活动,就是对你那篇《军功章的另一半》最好的呼应和延伸!”
他打开电报夹,找到那画上波浪线的一段,读给方俊听:
“……一连战士李军的妻子在来信中写道:‘你是一名军人,是党的儿女,国家的栋梁。没有党,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我们军人家属的命运,早已与军队、国家和党的命运紧紧联在了一起。你就要以部队事业为重,随时准备为部队建设英勇献身!’你看看!”孙海平读完,激动地合上电报夹,脸上堆满了“大寨梯田式”的喜悦皱纹,“我们的部队,通过这场教育,战士们思想觉悟多高啊!”
方俊听着,心里也颇为振奋。没想到自己的文章,还能催生出这样先进的事迹。
孙海平看着方俊,目光灼灼:“方俊,我想给你再压一副担子。你亲自到炮兵A团去一趟,给我去蹲点一个月!帮助他们,把这个‘贤内助’活动,好好总结一下,拔拔高,给我写出一套有理论、有实例的经验材料出来!将来,要向全军区,甚至全军推广!”
“那……什么时候出发?”方俊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等我与你们科长商量一下,越快越好!”
“好!我今晚回去整理一下,明天就下去!”
“很好!”孙海平从座椅上撑起那干瘦的身躯,第一次主动伸出右手,与方俊紧紧相握,“祝你成功!我很看好你!”
……
炮兵A团招待所的房间里,方俊被几杯茅台灌得满面通红。
团里的领导太热情了,晚宴的规格高得吓人,把他这个下来“蹲点”的师部干事,当成了“军区首长”来接待。
他斜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里刚刚结束的“新闻联播”,时不时地瞥一眼腕上的手表。A团宣传股的张股长,一个四十多岁、嘴皮子很溜的老政工,已经跟他约好,晚上来“深入交流”。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方俊急忙起身。
门一开,一股浓烈的酒气就先涌了进来。张股长摇摇晃晃地走进来,一张脸被酒精烧得如同猪肝。
“方……方干事,你今晚,太……太不够意思了!”他一屁股重重地坐在沙发上,一边打着饱嗝,一边用牙签剔着牙,“就喝那么点儿,害得我们……自家人,自己整自己……”
方俊给他泡了杯茶,递过去,开门见山地说:“张股长,明天,我打算先去一营一连,找他们指导员了解一下‘贤内助’活动的详细情况。特别是想找那个叫李军的战士好好谈谈,看看他妻子的来信原文。”
“噗——”
张股长刚喝进去的一口热茶,差点喷出来。他被呛得剧烈地咳嗽起来,酒劲瞬间去了大半,那张猪肝似的脸,肉眼可见地开始泛白。
“你……你说什么?明天……就要下一连去?”他手中的牙签“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满脸惊愕。
“没错。”方俊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但还是继续说道,“孙主任对你们的经验非常重视,要求我尽快取得第一手资料,好向上面写报告。特别是李军和他妻子的事迹,非常感人,是这次总结的重中之重。”
“怎么?张股长,你脸色不太好,不舒服吗?”方俊盯着他那张紫里泛白的脸,问道。
“没……没有,可能是……喝多了点。”张股长的脑门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方干事,要不……你先休息几天,我明天带你到咱们这儿的龙山寺走走?那里的香火可旺了,上面机关下来的领导,都爱去转转……”
“不,我对那些不感兴趣。”方俊打断了他,“时间紧,任务重。”
“那……那要不明天带你去海边渔村看看?”张股长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乞求,“有些渔民有海外亲戚,能弄到些便宜的三用机、太阳镜……”
方俊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起了,这几年来,不知不觉电视里的样板戏和语录歌渐渐消失。前些年在观察所山头晚间值班时,常常听到的金门广播里播出的歌曲近来部队也冒了出来。地方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也存心和政治部领导过意不去,发出来的东西使领导们大伤脑筋。尽管将总政推荐的十首革命歌曲普及推广到每个军人,要求大家人人会唱,还是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靡靡之音,各种精神污染品不断地渗进军营。于是军区政治部希望借助这次"四爱"活动,在部队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理,港台挂历、磁带、太阳镜均在清理之类。
“张股长!”方俊的语气,变得有些严肃,“如果你明天没有时间,那我就一个人下去。请你把一连接待我的事情安排好就行。”
张股长闻言,像是被抽掉了全身的骨头,整个人都瘫在了沙发里,如同一条死狗。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为难之处吗?”方俊终于看出了他的窘态,紧紧地逼问了一句。
“唉!”张股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用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绝望地盯着方俊。
“方干事……不,方老弟!”他突然换了个称呼,“实话跟你说了吧。你明天……到一连,见不着那个李军。”
“为什么?出差了?还是探亲了?”
“都不是。”张股长的眼神,如同乞丐一般可怜。
“那到底是为什么?”
张股长像是下定了天大的决心,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因为……因为……一连,压根儿,就没这个人!”
http://www.zwhl.cc/zw47925/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