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第九十四章 破局:爆梗震赵王,三步显锋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九十四章 破局:爆梗震赵王,三步显锋芒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考场内。

  哀鸿遍野,愁云惨淡。

  大多数士子面对这道“送命题”,抓耳挠腮,面如死灰。

  文章要么空洞高喊“军国为重,当先顾北疆”,要么苍白呼吁“民为邦本,赈灾为先”。

  更有甚者,大段大段默背《孟子》或《管子》中的圣贤语录,企图蒙混过关。

  其文章干瘪无力,逻辑混乱,毫无新意可言,仿佛一群溺水之人徒劳扑腾。

  赵王负手缓缓巡视,目光如鹰隼扫过那些惊慌失措、冷汗直流的士子。

  当他看到几个疑似太子门下、平日以“才子”自居的考生,此刻竟满头大汗、下笔维艰,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时,心中不禁冷笑连连:

  “哼!太子老哥,这就是你费尽心机搜罗的英才?平日里吟风弄月、歌功颂德倒是一把好手,遇到真问题实难题,便原形毕露,尽是些纸上谈兵、不堪大用的庸才!指望这等人物将来辅佐你治国平天下?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当他冷笑间再次将目光投向“玄”字第七号舍时,身躯下意识陡然一振!

  只见林闲已然提笔蘸墨,落笔时从容不迫,似乎写的不是一道关乎前程命运的难题,而是一篇寻常习作。

  赵王心中好奇与期待更甚,悄然走近。他立于其号舍侧后方,凝神细看。

  这一看,开篇就让他眼皮猛地一跳!

  “此问,看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绝境。然学生以为,治国如同持家,遇到难关,只会盯着米缸发愁的是蠢妇。懂得借米下锅、找米下锅、甚至让米生米的,方为巧妇。若只知在先给将士吃还是先给灾民吃之间纠结撞墙,那与守着个破咸菜坛子,却妄想做出满汉全席的痴汉有何区别?徒惹人笑耳!”

  “好一个借米、找米、让米生米!好一个痴汉妄想满汉全席!”

  赵王心中暗赞,几乎要拍桌子叫好!

  “此子思路之活络,比喻之刁钻辛辣,果然非同凡响!竟将治国安邦的难题,用市井俚语解得如此通透!虽显粗俗,却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他强压住心中激荡,迫不及待继续探头偷窥。

  只见林闲继续笔走龙蛇,提出了一套层层递进、堪称石破天惊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借米下锅(短期急救,稳住基本盘)。 北疆军情,如火燎原,刻不容缓!岂能让保家卫国的将士饿着肚子守国门?那是自毁长城! 可立即以朝廷信誉为担保,向江南富可敌国的盐商、茶商、钱庄巨擘进行战时紧急募捐或短期借贷,许以未来税收优惠或盐引等实利,并赐义商匾额满足其虚荣心。同时令北疆临近州县就地筹饷,先行垫付部分,事后再由朝廷核销。此乃寅吃卯粮,虽非长久之计但可解燃眉之急。总比让边关哗变,或者让灾民易子而食要强上百倍!”

  “第二步:找米下锅(中期开源,多方筹措)。 南方水患赈灾,并非只能被动发钱发粮,可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组织青壮灾民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修建官道,以劳作换取口粮和工钱。此举一举三得,灾民得活、工程得修、社会得稳。同时可适时加征奢侈品消费税(如珠宝、古玩、高档绸缎),或由官府发行赈灾彩票,聚沙成塔,取之于富,用之于民。此乃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让肥羊多出点毛,瘦羊得以喘息,合乎天道人心!”

  “第三步,让米生米(长期根本,强国富民)。 以上两策终是权宜,国库空虚之根,在于生米之能不足! 必须强基固本。大力鼓励农桑,推广新式农具、良种。铁腕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其家产充公,胜收十年税。大力发展工商,降低关隘税费,畅通南北货殖。唯有国库真正充盈,方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遇事方能大刀阔斧从容应对,而非如眼下这般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最后林闲笔锋收势,总结陈词,字字千钧:

  “故学生之策,非简单取舍,而是统筹与破局!若只知取舍,乃是庸医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终将病人拖死。唯有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方为良相之才!若只问取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今日所答,乃是献上种树、育林、乃至改天换地之策!”

  赵王越看心中越是震动,这林闲不仅思路清奇,更难得的是务实敢言,魄力惊人!“借贷募捐”、“以工代赈”、“奢侈品税”、“彩票”这些想法,在这个时代堪称离经叛道,石破天惊却句句直指财政困境的核心!

  尤其是“严惩贪官,家产充公,胜收十年税”一句,更是辛辣无比,道出了多少人所不敢言!

  此子对实务的理解、洞察和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远胜朝中那些只会引经据典、明哲保身的腐儒千百倍!

  “大才!国士之才!”

  赵王心中狂呼,之前的欣赏彻底化为折服。

  “永昌府之事已显其急智,此番策论更见其深谋远虑与经天纬地之才!此等人物,若不能为我所用,必成心腹大患!太子那个伪君子惯会收买人心,若让他再把林闲拉拢回去,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结交,必须立刻示好!”

  当他边嘟囔边看到最后那句“若只问取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今日所答,乃是献上种树、育林、乃至改天换地之策!”时,赵王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那股睥睨天下的豪情与棋逢对手的狂喜交织在一起,再也抑制不住,竟忘了场合,低声脱口赞道:“好!好一个种树育林改天换地!此言壮哉!深得吾心!”

  这一声赞叹,在寂静的考场中显得格外清晰,引得周围士子纷纷侧目,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对林闲的羡慕嫉妒恨达到了顶点。

  赵王毫不在意他人目光,他强压下激动的心情。

  待林闲从容搁笔,他便亲自快步上前。

  来到玄字七号舍前,赵王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温和甚至带着一丝敬重的笑容,语气郑重道:

  “林生此卷,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字字珠玑,令人茅塞顿开! 本王……受益匪浅!此卷当由本王亲自誊录一份,然后原件直送陛下御览!本王定当在皇兄面前,力陈林生之才!”

  林闲闻言缓缓起身,不卑不亢地躬身一礼,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殿下过誉了。学生不过据实以对,偶有所得,皆是圣贤书中所教,世事洞明所致。”

  赵王深深看了林闲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志在必得与如获至宝的炽热。

  经此一题,他结交、乃至收服林闲之心,已变得无比迫切和坚定。

  这场加试,也因林闲这篇“爆梗奇文”和赵王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彻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赵王大感兴趣下再次找借口不走,想要再次看看林闲还能搞出什么有趣的事。
  http://www.zwhl.cc/zw3569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