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全民为薪,智慧为火,功法再革新
推荐阅读:
活佛济公第四部
从哥莫拉娘开始,成为宇宙皇帝
我的大辫子生涯
截胡纲手后,我当上了火影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异常求生指南
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
都市神医,从给母亲闺蜜按摩开始
抗战:我用军火堆死你
顾靖泽白今夏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星火条约》的签订,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压抑百年的屈辱一扫而空,一种狂热的建设激情迅速蔓延。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碧波,整个华夏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
“立国”二字,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头顶的星辰,是脚下每一寸夯实的土地。
湘省,一条正在修建的支线铁路上。
数千名昔日的农夫、工匠,如今身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一名武备学堂的年轻教习带领下,练习着《肉身修炼法·壮体篇》。
他们动作整齐,呼吸吐纳间,汗水蒸腾,汇聚成一片淡淡的白色雾气。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教习的声音洪亮。
“先生说了,咱们修的不是路,是华夏的筋骨!这筋骨要是软了,谁都别想站直了腰杆!”
人群中,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曾经那点农活的劳累,现在看来简直不值一提。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一天天变得强壮,连带着脑子都清明不少。
这样的场景,在神州大地上数千个工地、工厂、矿山同时上演。
振华体系以一种近乎超高的效率,将“武道”与“生产”这两台发动机捆绑在一起。
无数在旧时代被认为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在“贡献券”和“振华元”的双重激励下,冒了出来。
工务部总长张为民牵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超过三千个“技术攻关小组”,课题五花八门。
“《关于暗劲震荡频率与矿石共振峰值的最优解研究》。”
“《论罡劲外放引导高炉内部热流循环的可行性报告》。”
“《气血之力驱动小型农用机械的初步构想》。”
无数工匠、学者、武者,甚至是粗通文墨的普通工人,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场知识与力量的狂欢中。
他们日夜不休,争论、实验、失败、再实验……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正在亲手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与此同时,另一个维度的智慧碰撞,在【诸天论坛】上进行得更加激烈。
相较于民初世界土着从零开始的摸索,拥有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玩家们,其理论构建堪称降维打击。
薛定谔的喵发表的帖子《军煞合击的场论模型与多频复合共振猜想》,在论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白虎军魂的咆哮,其本质并非单纯的声音攻击,而是一种通过五千名道兵气血共鸣,构筑出的高能次声波力场。”
“这个力场具备特定的‘选择性’,能够精准作用于敌方的生物组织,引发谐振,从而造成大规模破坏。”
“这与我们现实中的次声波武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能量层级与操控精度,完全是另一个次元……”
“……由此推论,单一频率的军煞攻击虽然威力巨大,但容易被针对性防御,我大胆提出一个多频复合军魂的构想。”
“若能在军阵中划分不同区块,分别以不同频率共振,最终汇聚成一道蕴含多种破坏性频率的混合能量波,其威力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且无法防御!”
帖子下方,瞬间盖起了高楼。
“卧槽!猫爷牛逼!这他娘的是把修仙往量子力学上靠啊!”——王日天
“理论可行!这需要对军阵的调度和士卒的劲力掌控达到入微的程度。王镇国总长要是看到这个,怕是要乐疯了!”——幽灵
“何止军阵!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武道工程学!比如李存义总教习的破山之法,如果不是单一频率震荡,而是叠加几种不同波形的劲力,是不是可以更精准地分解岩石结构,同时减少能量损耗?”——知行合一
很快,另一位大佬“刘建国”也下场了。
“猫兄的理论给了我极大启发。我补充一点,关于能量传导效率。”
“目前武道工程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损耗,一万人的力量,最终作用到目标上可能只有五成。”
“我认为可以借鉴现代电网的特高压输电原理,构建一个劲力传导矩阵。”
“通过特定的阵法站位和气血引导,将所有人的劲力先汇聚升华为一种更高阶的能量形态,再进行传导和释放,可以极大降低损耗!”
一篇篇充满洞见的帖子被发布、讨论、完善。
从生物雷达的信号增强,到军魂引导立场的防御构筑,再到气血高压输送网络……
玩家们的智慧,如被点燃的星火,在这片虚拟的论坛上,汇聚成燎原之势。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讨论,自然没有逃过听风司的眼睛。
周小七亲自将这些整理、打印成册,恭敬地送到了周明闭关的密室之外。
密室中,周明缓缓睁开双眼。
他面前的桌案上,摊着一叠厚厚的报告。
正是周小七送来的《关于武道工程学及军煞合击术理论优化汇编》。
周明一页页翻看着,眼神越来越亮。
“多频复合共振……”
“劲力传导矩阵……”
“场论模型……”
这些词汇,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但当它们与自己开创的武道体系如此精妙地结合在一起时,却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
他忽然笑了。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一直以来,都在吸收那汇聚而来的众生信念之力。
这股力量磅礴、纯粹,如同燃料,推动着他修为的精进。
但这终究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是民众因崇拜、敬畏、期盼而自然散发的情绪能量。
而此刻,他看到了另一种更为珍贵、更为璀璨的力量——智慧!
如果说信念是让文明这架马车跑起来的燃料,那么智慧,就是为这架马车指引方向、优化结构、让它跑得更快、更稳、更远的光!
这光,源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思考、创造、灵感迸发。
它不像信念那般宏大,却更加灵动,更加精微,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我之前,只想着当一个被众生供奉的神,却忘了,我可以成为点燃众生智慧的火种,成为引导这股文明洪流的堤坝!”
周明将这些理论成果通过周小七,分别下发给了张为民的工务部和王镇国的军务部,并附上批示:“大胆实验,不计成本,务求成功。”
命令下达,整个振华体系的研发机器再次加速。
太行山隧道工地,李存义接到新的指令后,闭目沉思良久。
再次出枪时,枪尖的震荡不再是单一的嗡鸣,而是响起了一连串如同编钟般错落有致的清响。
那万名破山营士卒的战鼓声,也从单一的“咚咚”声,变成了由数十种鼓点交织而成的复杂乐章。
最终,混合了多种频率的共振洪流涌入山体。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那坚固的岩壁,如被风化的砂岩,无声无息地分解、崩塌。
施工效率,暴增五倍!
西郊大营,王镇国将白虎道兵重新编组,演练全新的复合军魂阵。
五千人的军阵被分割成数十个独立又统一的小单元,每个单元负责一种煞气频率的输出。
当所有频率最终汇聚于白虎军魂之上时。
那原本赤金色的猛虎,周身竟缭绕起一层五彩斑斓的光晕,其威势之盛,让旁观的洗髓宗师都感到心惊肉跳。
军事和工业的效率再次飞跃,而这一切的源头——周明,却在密室中,开始了新一轮的修行。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气运云海中信念之力的灌溉。
他的心神如一张大网,顺着那亿万道信念的丝线,逆流而上,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个神州。
他“看”到了。
他看到张为民在草图上疯狂演算,为武道高压输送网络的节点布局而绞尽脑汁。
他看到王镇国在大漠风沙中,推演着军魂的每一次咆哮角度,力求将能量覆盖效率提升百分之一。
他看到无数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学者们为了一点灵感而争得面红耳赤。
他看到田间地头,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尝试着将不同作物的花粉进行杂交,幻想着能种出更高产的粮食。
每一个因思考而闪光的念头,每一个因创造而迸发的灵感,都像是一朵朵微小而明亮的火焰。
亿万朵这样的智慧之火,遍布神州大地。
周明的心神,不再是去吸收,而是去引导,去梳理,去融合。
他以自身的心神为引,将这些散乱的智慧之火,汇聚成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智慧长河。
而这些长河,又反过来冲刷、淬炼着他的神意,使其变得更加坚韧、更加通透。
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发现这种智慧之火,对于点亮体内那些晦涩、微末的络脉,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效。
如果说磅礴的气血之力是开山劈路的巨斧,那么这灵动的智慧之火,就是能够钻入最细微缝隙的刻刀。
他体内那亿万星辰般的微末络脉,在这智慧之火的照耀下,一根根被点亮,一条条被贯通。
他的修行进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大周天的境界稳步迈进。
而这种变化,也通过一种玄妙的方式,反馈到了整个华夏。
苏清雪在一次参谋会议的总结报告中,困惑地提到:“……近一个月来,我们各项科研项目的突破速度,比之前预估的快了至少三成。”
“很多困扰我们许久的瓶颈,都莫名其妙地被攻克了。就好像……好像整个华夏所有人的脑子,都突然开窍了一样。”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那座常年紧闭的密室。
他们隐约感觉到,先生正在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推动着整个文明,进入一个灵感大爆发的时期。
http://www.zwhl.cc/zw37824/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