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 狂战之阿尔塔特 >第一章:封建末年,军阀混战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章:封建末年,军阀混战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这里是阿尔塔特之国,几千年的文明之国。可是在末代君主坦丁即位后,荒淫无度,最终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加上国外势力的干涉,进一步加剧了阿尔塔特的哀亡。正当阿尔塔特国家分裂之际,原是西南联邦最高行政长官的罗锦承不甘心国家分裂破败,作为阿尔塔特西南联邦世代的大族,决心收复失地,重新统一阿尔塔特,奈何西南地区并非富庶之地加之整个阿尔塔特王国年年征战,早已民生凋敝。于是罗锦承决定和几位早年间一起从军的老友决定成立一支军队并建立一所近代军事学院。军队就正式定名为阿尔塔特国民革命卫队第一军,军长由罗锦承担任,并且在西南联邦的首府庚南城成立了西南第一军事学院。

  随着军事学院第一期招生的告示在西南地区宣传,许多有志之士都在踊跃报名,这也包括了罗锦承的长子罗明。在庚南城的文学院外,陈文也看到了军事学院的招生告示,出生名门的他从小就立志报国,奈何家族都希望他成为一位作家,但是国家兴亡,军阀混战,百姓贫苦。陈文决心放弃以经入学的文学院,决心报考西南第一军事学院。他的决定同样引起了一同和他来到文学院的好友唐继辉赞同,他和唐继辉本是青年时代同在书院学习的同窗好友,一同考到了庚南城文学院学习,现在的他们决心立志报国,投笔从戎。

  庚南城的初秋总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湿雾,文学院门前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叶子已褪成深黄,风过处簌簌坠落,像极了这乱世里飘零的黎民。陈文的指尖划过招生告示上“西南第一军事学院”七个铁画银钩的大字,指腹能触到油墨未干的粗糙感,那触感竟比握了十年的毛笔更让他心头发热。

  “文兄,你当真要弃文从武?”唐继辉的声音压得很低,喉结滚了滚,目光扫过陈文腰间那枚陈家祖传的墨玉笔坠——那是去年陈文入学时,父亲陈景明亲手系上的,代表着书香世家的传承。他太清楚陈文背负的期望,陈家三代皆是翰林,连族里的祠堂都挂满了御赐的“文曲星辉”匾额。

  陈文抬手按住笔坠,指节微微泛白:“继辉,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去城郊赈灾吗?那户姓王的农户,全家五口只剩一个三岁的娃娃,怀里还抱着半块发霉的饼。”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字字清晰,“我们背得出《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却救不了一个快饿死的孩子。罗将军办这军校,是要教我们拿枪杆子护着这天下,不是拿笔墨纸砚写太平假象!”

  唐继辉的眼眶猛地红了。他想起家乡被北境军阀踏平的那天,母亲拉着他躲在菜窖里,听着外面的哭喊和火烧声,整整三天不敢出来。那时他就攥着拳头发誓,要学一身能保家的本事。“文兄,算我一个。”他拍了拍陈文的肩,掌心的老茧蹭过对方的衣袖,“就算将来战死沙场,也比看着家国破碎强!”

  两人踏着暮色分头回家,陈文刚推开陈家大门,就见正厅的八仙桌上,那盏父亲常用的霁蓝釉茶杯正冒着热气,杯沿却积了圈冷霜——陈景明已在这儿坐了半个时辰。

  “回来了。”陈景明的声音没了往日的温和,指尖在桌案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案上摊着的《论语》被翻到“学而优则仕”那一页,朱笔圈点的痕迹被指腹磨得发亮。

  陈文垂手而立,腰杆却挺得笔直:“父亲,我想报考西南第一军事学院。”

  “啪!”陈景明猛地拍向桌子,霁蓝釉茶杯晃了晃,茶水泼在《论语》上,晕开一片深色的渍痕。“糊涂!”他站起身,袍角扫过凳腿,发出刺耳的声响,“你祖父当年在翰林院,为了替百姓争赈灾粮,敢在金銮殿上跪三天三夜;你父亲我虽没那般风骨,也教出了三个州府的状元。陈家的人,从来是拿笔杆子安天下,不是拿枪杆子搏命!”

  “可如今的天下,笔杆子安不了!”陈文抬起头,目光撞向父亲泛红的眼眶,“北境军阀占了幽云十六州,东海岸的洋人军舰堵着港口要赔款,连西南的土司都敢自立为王。父亲,您写的《平乱策》递上去三个月,换来的只有朝廷‘暂缓议处’的批文。再等下去,阿尔塔特国就没了!”

  陈景明僵在原地,手指捏着桌角,指节泛出青白。他看着儿子眼中那团滚烫的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年轻时也曾抱着“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只是在官场里蹉跎多年,那份热血早被磨成了温吞的茶水。“文儿,战场不是考场,错一道题就是一条命。”他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恳求,“陈家就你一个独子,我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

  “父亲,您教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教我‘独子例外’。”陈文屈膝跪下,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砖,“若是国没了,陈家的祠堂、祖训、笔墨纸砚,还有什么意义?求您成全。”

  陈景明看着儿子挺直的脊背,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他叹了口气,弯腰扶起陈文,指腹擦过儿子额角的灰:“罢了,陈家的骨头,从来没软过。你要去,便去吧。”他转身从书房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时露出里面的一把短刀——刀鞘上刻着“守土”二字,是陈文祖父当年在边关任御史时,一位将军送的。“带着它,别丢了陈家的脸。”

  陈文接过木盒,掌心传来刀鞘的凉意,眼眶却热得发烫。

  同一时刻,唐继辉家的土坯房里,母亲正拿着他的旧棉袄抹眼泪。“辉儿,咱不去军校行不行?娘给你攒了钱,明年再考文学院,咱安安分分过日子。”她的声音哽咽着,手指摸着棉袄上补丁摞补丁的袖口,那是去年逃难时,为了护着唐继辉被树枝刮破的。

  唐继辉坐在炕沿上,握着母亲粗糙的手:“娘,您还记得王大娘吗?就是咱家隔壁那个,去年军阀来的时候,她为了护着小孙子,被马踩断了腿。”他的声音很轻,“我要是不去学本事,下次再有人来欺负咱们,我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您受委屈。”

  母亲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定,终于点了点头,转身从炕席下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她攒了半年的鸡蛋钱:“拿着,在外面别亏着自己。要是……要是想娘了,就回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文和唐继辉把自己关在文学院的旧教室里。陈文的案头堆着《阿尔塔特国疆域图》和《历代兵法要略》,唐继辉则在纸上画满了几何图形和弹道计算式——他曾跟着镇上的铁匠学过打铁,对机械原理格外敏感。每天清晨,两人会绕着文学院的操场跑二十圈,陈文的布鞋磨破了底,就垫上干草;唐继辉的脚起了水泡,就用针挑破,裹上布条继续练。

  考试那天,庚南城中学的操场上挤满了考生,有人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布衣,有人背着祖传的旧刀,还有人揣着亲人的家书。陈文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对年轻夫妇,背后是被烧毁的房屋——那是少年的父母,在军阀混战中去世了。

  “文兄,别紧张。”唐继辉拍了拍陈文的肩,递给他一块麦饼,“咱们一定能考上。”

  陈文咬了口麦饼,麦香混着汗水的咸味,却格外踏实。

  笔试的第一科是语文,作文题“我的报国理想”刚发下来,陈文就提起了笔。他没写华丽的辞藻,只写了去年赈灾时看到的那个三岁娃娃,写了母亲缝补的棉袄,写了父亲递给他的那把“守土”短刀。笔尖在纸上疾走,墨水晕开的痕迹,像是他心中滚烫的血。

  数学考试时,唐继辉很快就做完了前面的题目,却在最后一道弹道计算题上停住了。题目问的是“如何调整火炮角度,才能在逆风条件下击中三里外的敌军碉堡”,他想起父亲曾说过,打铁时火候和力度要配合,便试着把力学原理和打铁的经验结合起来,很快算出了答案。

  面试那天,陈文走进考场时,三位考官正围着一张地图讨论。中间那位穿着军装的考官,肩上扛着三颗星——那是西南第一军事学院的院长,曾跟着罗锦承将军打过仗。

  “你为什么要当军人?”院长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

  陈文指着地图上被红笔圈出的北境:“我祖父曾在那里任御史,他说那里的雪,是红色的,因为埋了太多将士的血。我想让那里的雪,变回白色。”

  院长的目光软了下来,又问:“若是让你带一百人,去守一座粮草不足的城池,你会怎么做?”

  “先清点粮草和弹药,然后组织百姓挖战壕,再派斥候去附近的村落征集粮食。”陈文顿了顿,补充道,“若是敌军来攻,就用稻草人伪装成士兵,迷惑敌人,再派小队从侧翼偷袭,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三位考官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唐继辉的面试则有些惊险。当考官问他“如何修理损坏的步枪”时,他直接拿起桌上的模型步枪,拆解、组装,动作娴熟得像是摆弄自家的农具。“我爹说,不管是打铁还是修枪,都要懂它的脾气。”他笑着说,手里还拿着刚组装好的步枪。

  七天后,录取名单贴在庚南城中学的墙上时,陈文和唐继辉挤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们考上了!”唐继辉激动地抱住陈文,眼泪砸在陈文的肩上,滚烫滚烫的。

  开学那天,陈文和唐继辉背着行李,站在西南第一军事学院的大门前。大门是用青石砌成的,上面刻着“忠勇”二字,门口的士兵穿着深灰色的军装,腰间别着步枪,站姿挺拔如松。学院里的道路两旁,种着整齐的白杨树,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像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两人跟着迎新的学长来到宿舍楼,推开302宿舍的门时,里面已经有两个人了。左边那个高个子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肩上有一道淡淡的刀疤——那是赵刚,曾在北境军阀的部队里当过兵,因为不愿屠杀百姓,逃到了西南。右边那个戴眼镜的少年,手里拿着一本《战术学原理》,镜片后的眼睛很亮——那是李磊,他的父亲是阿尔塔特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去年被东海岸的洋人害死了,他来军校,是为了替父亲报仇。

  “我叫陈文,来自庚南城。”陈文率先伸出手。

  “唐继辉,也是庚南城的。”

  “赵刚,北境来的。”赵刚的手很有力,握上去像铁钳。

  “罗明,以前住在东海岸。”李磊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四个少年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掌心的温度,像是要把这乱世的寒冷都驱散。收拾行李时,罗明从背包里拿出个布偶,是个缝得略显粗糙的小兔子,耳朵上还绣着个“旭”字。“这是我妹妹罗旭给我缝的,她说让它替她看着我,别让我在军校里闯祸。”他语气里带着点无奈,眼神却软了,“小妹才十二,却总想着要跟我一起‘保家卫国’,说等她再大些,也要来军校。”

  陈文看着那只布偶,想起自己父亲给的短刀,心里竟生出些暖意——原来不管是书香世家,还是将军府邸,牵挂的都是一样的家国,一样的亲人。
  http://www.zwhl.cc/zw4483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