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十年回首
推荐阅读:
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快穿:死遁后被反派大佬盯上了
穿越之宛启天下
重回1982小渔村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黑色档案,官场沉浮二十年
官路扶摇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最新网址:http://www.zwhl.cc
人活一辈子,没几个十年。企业也一样。十个春秋寒暑,放在历史长河里,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可搁在一个人、一家公司身上,那就是一段扎扎实实、刻满了脚印的路。2019年秋天,钱塘江边的桂花香得正浓。SUdU公司里里外外,也透着一股子不同以往的“热乎气儿”。咱们这家从四季青市场摸爬滚打出来的公司,要过十岁生日了。
行政部的同事来问我:“汪总,十周年庆典,咱们怎么搞?是弄个高大上的论坛,还是请明星来唱唱歌?”
我摆摆手:“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咱们就关起门来,自己人,好好聚一聚,说说话。”
庆典那天,没去五星级酒店,就包下了咱们自己线下体验店那个改造过的大仓库。灯光打得很暖,墙上挂满了十年来的老照片。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有跟着我干了十多年的云飞、林夕这些老杆子,有刘春宇、周红梅、吴永浪这些中生代顶梁柱,有钟旭、南希这些幕后功臣,还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核心代理、合作了多年的老供应商、甚至还有几位从摆地摊时就认识的老客户。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脸,我心里头,就像钱塘江起了潮,翻腾得厉害。十年了,真快啊。这是银行出来后的十年,如果从2003年摆地摊开始,创业有十六年了。
音乐声缓下来,该我上台讲话了。我没拿演讲稿,手里就拿着一个老旧的翻页笔。背后的大屏幕上,打出几个朴素的字:感恩十年,共创未来。
我走到舞台中央,没急着开口,先对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直起身,看着大家,笑了笑:
“兄弟们,姐妹们,叔叔阿姨们(看向几位老供应商)!咱们……认识有十年了吧?”
台下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十年。”我重复了一遍,语气放缓,“刚才在台下,我看着你们,脑子里跟过电影似的。好多画面,咕嘟咕嘟往外冒。”
我按了下翻页笔,大屏幕上出现一张模糊的照片:一个瘦了吧唧的小伙子,蹬着三轮车,车上堆着衣服,背景是庆春路昏黄的路灯。
“这是2003年,我,汪小闲,在摆地摊。那会儿,想得特简单,就是挣出学费,能吃上肉包子。最怕城管,见了他们,卷起铺盖就跑,比兔子还快。” 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轻笑。
又一张照片:我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站在银行柜台里,一脸青涩。
“2006年,进了银行,端上了‘铁饭碗’。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天天数别人的钱,心里却慌得很,老觉着憋屈,不是味儿。”
照片切换:四季青市场嘈杂的档口,我和云飞挤在堆满衣服的狭小空间里,对着一本账簿发愁。
“2009年,从银行出来,扎进四季青。收尾货,搞网批,天天跟布料、尺码、价格打交道。那会儿,睡过仓库,吃过泡面,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客户。云飞记得不?有回咱俩为了一批货的差价,跟人磨到后半夜,回来路上,蹲在马路边啃西瓜,你说,老汪,咱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台下,云飞眼眶有点发红,用力点了点头。
照片再变:阿里巴巴年会领奖台,我穿着西装,有点拘谨地捧着“十大专家红人”的奖杯。
“2013年,网批业务爆了,去阿里领奖。表面风光,心里却更慌了,知道平台的红利吃不久,得找新路。”
接着,是微商起步时,办公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是被谣言攻击时,团队通宵开会的凝重;是第一次“云端发布会”成功后的狂欢;是线下体验店开业时的人头攒动;是“微学院”里学员专注的脸庞;是技术中台打通那一刻,钟旭团队小伙子的欢呼……
一张张照片,就是一步步脚印。台下很安静,只有偶尔的抽泣声和深长的叹息。很多人跟着照片,回到了那段共同奋斗的岁月。
“十年了。”我的声音有些沙哑,“咱们从一辆三轮车,干到了现在这几百号人;从一个路边摊,干到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品牌公司;从我跟云飞两个人脑袋凑一起算账,干到了现在有技术中台、有数据驾驶舱。”
我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这十年,咱们赚了钱吗?赚了。但今天,我不想说这些数字。我想说的是,这十年,咱们攒下了一帮啥?咱们攒下了一帮能托付性命、能共担风雨的兄弟姐妹!这才是咱们SUdU最厚实的家底儿!”
我看向云飞:“云飞,我的老搭档!这么多年,管供应链,管仓库,你永远像颗定盘星!货出了问题,你顶着;产能够不上,你想办法。有你在,前线打仗的兄弟心里就踏实!谢谢你,老哥!”
我看向林夕:“林夕,咱们的设计灵魂!为了一个扣子、一个线头,你能跟工厂吵翻天。是你,让SUdU的衣服有了魂儿!谢谢你,让咱们的牌子挺直了腰杆!”
我看向刘春宇、周红梅、吴永浪、钟旭、南希…… 我一个个点着名,说着只有我们之间才懂的趣事、糗事、和共渡的难关。没有套话,全是掏心窝子的实在话。说到动情处,台上台下,眼泪都在飞。
“咱们这十年,不是一帆风顺。”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咱们犯过错,走过弯路,被人坑过,也自己钻过牛角尖。为战略吵过架,为预算红过脸,为流程拍过桌子。但为啥咱们没散?因为咱们心里都明白,吵归吵,闹归闹,目标是一个:把SUdU这摊事儿干好!这份吵不散、打不垮的情义,比啥都金贵!”
我深吸一口气,总结道:
“十年回首,我最大的感悟是三条:
第一,做事先做人。钱散人聚,人聚财来。对客户讲诚信,对伙伴重情义,这是咱们的根。
第二,慢就是快。别羡慕别人一夜暴富,守住自己的节奏,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透,根基稳了,楼才能盖得高。
第三,一群人才能走远。我汪小闲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是大家托着我,托着SUdU,走到了今天。”
最后,我举起酒杯,对着全场:
“这杯酒,第一口,敬咱们一起趟过的沟沟坎坎!第二口,敬咱们这帮生死与共的兄弟姐妹!第三口,敬咱们SUdU,下一个更好的十年!干杯!”
全场起立,掌声、欢呼声、碰杯声,像潮水一样,几乎要掀翻屋顶。那一刻,什么估值、利润、市场份额,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这群人,在一起,干了件了不起的事,并且还想一起干下去。
这场十周年庆典,没请明星,没搞排场,但它成了SUdU历史上最成功、最动人的一次内部活动。它不像一场商业庆典,更像一次家庭的团圆,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每个SUdU人,无论是元老还是新人,都清晰地感受到:我属于这里,我的奋斗有价值,我的汗水没白流。
企业做周年庆,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温故知新”。回顾来路,才知道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才能想明白未来该往哪儿走。庆典的核心是“感恩”和“凝聚”,而不是“炫耀”。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在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不是在口号里喊出来的。十年并肩作战形成的信任、默契和共同记忆,是任何管理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最深的护城河。
老板的真诚,是团队最好的黏合剂。放下架子,说说心里话,感谢该感谢的人,比发多少奖金都管用。钱能买来劳动力,买不来真心实意。
十年,是一个逗号,不是句号。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经过这场深情的回眸,SUdU这支队伍,心更齐了,劲更足了。我们知道,下一个十年的路,可能更崎岖,但只要我们这群人还在,这面旗就倒不了。
http://www.zwhl.cc/zw47910/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zwhl.cc。爱去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zwhl.cc